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合肥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球科创新枢纽和科创名城基本建成,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近年来,合肥市“押宝”京东方、千亿注资长鑫存储、“接盘”蔚来汽车、申请筹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接德国大众集团建立合肥电动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中心、  相似文献   

2.
《合肥科技》2008,(2):5-6
2月22日下午,科技部火炬中心马彦民副主任在合肥市科技局王节局长、陈伟副局长、菅青副局长、高新区管委会郭超主任等的陪同下,在考察了合肥市科技局、高新区科技局、合肥民营园后.来到合肥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参观“中心”公共设施建设,听取了关于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建设情况的汇报.并就目前“平台”发展的相关问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3.
《合肥科技》2007,(10):11-11
从2008年起,想要了解获取与科技创新有关的服务,就去“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看一看吧!这里将包括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科技文献信息服务、专业技术公共服务、投融资公共服务、科技创业服务、专利技术服务等7大平台,明年全部开始运行。  相似文献   

4.
<正>一、安徽省科技体制改革的现状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1.构建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安徽省建成以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引领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作为安徽省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加速推进。截至2021年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引进各类人才2299人,形成“3+4+N”大科学装置集群,  相似文献   

5.
《合肥科技》2006,(4):2-2
在4月12日的安徽省科技大会上,我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对外发布。根据“十一五”规划制定的目标,到2010年,我市将建设成为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创新基地。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30%以上,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较“十五”末下降20%,初步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框架。率先将合肥建成国家科技创新城市。  相似文献   

6.
“合肥将用15年时间建成国际著名的科教城”,在“对接会”举办的合肥投资环境推介会上,合肥市常务副市长江明向外来投资商透露了合肥建设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市的进度安排。  相似文献   

7.
《合肥科技》2007,(5):1-1
中央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后。全国各城市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势头很猛,形势逼人,作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合肥的科技创新更被众城市所“紧盯”。2007年合肥将有哪些创新之举?记者从合肥市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合肥2007年推进试点市建设“蓝图”已谟划在胸。  相似文献   

8.
《合肥科技》2007,(6):6-7
作为全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肥的建设已初显成效,如何进一步提升试点市的“含金量”,是每一个身在合肥的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6月20日下午,全市科技创新会议召开,为合肥科技创新之梦“布局谋篇”。  相似文献   

9.
《合肥科技》2008,(2):9-9
积极申报以合肥为中心的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强调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创能力”,推动高新区以“千亿元产值开发区”为目标进行“二次创业”……作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今年起,我市的科技创新将在一个“新”字上施展“大手笔”,形成带动全省创新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0.
国际视野下,创新驱动成为新一轮世界经济格局重塑的唯一战略选择。以全球生产结网形成的世界城市体系,在未来必将基于创新链重构和分层。"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是合肥城市发展定位的核心品质。选取长三角城市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南通、扬州、镇江、杭州、宁波、芜湖、蚌埠与合肥,进行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实证测算并评价分析合肥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与赶超压力,研究提出合肥建设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提升创新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合肥科技》2006,(7):5-5
合肥市主要领导年初时曾表示,我市作为唯一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相关工作将在今年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多管齐下”推进我市科技创新。合肥市多个部门日前拿出了一份“责任状”——《〈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工作方案〉任务分解》。为解决最根本的资金来源问题,合肥市将筹建股份制“合肥科技发展银行”。合肥市科技局将制定、出台创新型企业评价认定制度和标准,到2010年共培育150家创新型企业。  相似文献   

12.
《合肥科技》2005,(4):14-15
3月30日上午,合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三方在合肥科学城指挥部办公室驻地签署了关于组建“合肥微软技术中心”的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微软技术中心正式落户合肥高新区。  相似文献   

13.
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大力发展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始终是我们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过去的一年,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全省科技系统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成为浙江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一大特色,成为浙江科技事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成为浙江科技工作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一大品牌。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充分肯定我省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工作,誉为“浙江的创造”,“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  相似文献   

14.
《合肥科技》2007,(5):5-5
近年来,我市一直在探索如何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切实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而建设“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便能很好地破解这一难题,也是合肥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和加快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的突破之举。  相似文献   

15.
信息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文娟 《安徽科技》2010,(10):26-27
继科技部、中国保监会正式批准将合肥高新区纳入为第二批国家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城市(区),成为进入试点的第三家国家级高新区以来,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大力推动全区科技保险创新发展,积极探索科技保险工作新模式,广泛宣传和动员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参与科技保险,充分发挥了保险工具对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保障与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合肥科技》2007,(3):2-3
这边技术“养在深闺”,那边产业求“技”若渴作为科技创新试点城合肥如何发动“引擎”?  相似文献   

17.
《合肥科技》2005,(12):2-3
为贯彻落实《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工作方案》,日前,我市农业部门明确提出了培育“一个主体”、实行“五个结合”.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8.
《合肥科技》2008,(1):10-10
继高新区、科学岛、科学城之后,合肥西部再添一科技园区。1月16日,总体规划面积约12平方公里的合肥高新区南岗科技园正式开工建设。“南岗科技园”最终将与“科学城”和“航空城”相融,成为合肥西部一片迅速崛起的新兴城区。  相似文献   

19.
《合肥科技》2007,(8):9-9
8月18日下午,第七届中国&#183;合肥高新技术项目一资本对接会暨APEC科技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八方宾朋。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领导也在京表示,届时将组织全国各地的科技队伍、高级专家,为“对接会”提供全方位支持,从根本上促进高科技企业在合肥科技发展中的主导优势,带动全国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  相似文献   

20.
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止众多企业“伤筋动骨”,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近日,在奉贤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举办的“汇集资源、聚焦创新”——奉贤滨海知识创新主题活动中,如何破除产学研结合中的瓶颈、促进科技企业融资成为众多企业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