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女子铅球运动员刘相蓉最后用力阶段的技术特征为研究内容,运用文献资料法、三维摄像解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运动学研究。研究发现,刘相蓉在最后用力阶段躯干过早用力,髋部前移小,身体重心速度利用率低。左腿积极蹬伸支撑,出手高度高;出手角度适宜,但出手速度慢。铅球的出手差为负值,铅球做功距离缩短。  相似文献   

2.
自由泳是竞技游泳中速度最快的一种 ,其前进的主要动力是手臂划水 .因此 ,掌握好自由泳手臂划水环节 ,对提高自由泳游进速度至关重要 .本文作者于 2 0 0 0年夏采用人体三维转动的方法对 12 1名 98级女生进行自由泳划水教学实验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人体三维转动1.1 肩、髋的三维转动人体肩、髋是典型的球窝关节 ,有 3个相互垂直的转动轴 .它使人体能绕额状轴作屈伸运动 ,绕矢状轴内收外展 ,绕垂直轴旋内旋外 ,还可绕中间轴做环转运动 .肩、髋关节的每个轴在转动时都有一组肌肉在关节周围拉引关节及骨胳转动 .在完成一个动作时 ,如果…  相似文献   

3.
运用近景动态立体摄像方法,以"两轴一杆平行"观点作为过杆技术评定标准,采用新的过杆时相及技术指标,对中国6名优秀男子背越式跳高选手的过杆技术进行了三维运动学分析.研究表明:在起跳离地瞬间,选手的肩横轴角为73°±3.1°和髋横轴角为72°±8.4°,这样不仅为选手获得更高的腾空高度提供了保证,而且为选手在横杆上形成肩横轴、髋横轴与横杆平行创造了条件;在过杆阶段,选手充分利用头部的状态反射和肢体变化,逐步把围绕身体纵轴的旋转降低到最小,突出了围绕额状轴的翻转,在横杆正上方时身体逐步形成"两轴一杆平行"的过杆技术;若不能很好地控制和利用肩横轴和髋横轴的转动以及头部的状态反射,会造成右肩、右髋过低,肩横轴角、髋横轴角偏大,影响"两轴一杆平行"的技术效果和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铅球最后用力阶段左支撑用力效果与出手角度的关系,尤其对传统的出手角度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和阐述.  相似文献   

5.
运用生物学等原理,对铅球飞行轨迹进行计算分析,提出影响铅球运行远度的因素和最后用力对运动成绩起的决定性作用,并运用人体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方法对最后用力各个环节的技术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激发肌肉潜能,加速运作节奏,以适宜的角度,合理的高度和最快的出手速度投掷铅球的规范动作标准。  相似文献   

6.
背向滑步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身体右侧各环节速度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影像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对20名背向滑步推铅球选手最后用力时身体右侧各环节的速度变化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最后用力时身体右侧各环节并不是严格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发力的,在此找出运动员推铅球时的动作结构特点,来反映人体肌肉群的用力顺序、肌肉收缩速度和协调用力程度的状况,对指导实际教学与训练就有着非常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掷铁饼技术的分析,研究了掷铁饼过程中,人体重心、肩、髋、腿、脚的方向、位置与速度的关系及其相互之间的连贯性,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旋转掷铁饼技术的各环节及最后用力技术中人体-器械系统的速度特征,指出应加强第一次双支撑到腾空再到第二次双支撑以及最后用力阶段的衔接,正确把握旋转速度,提高旋转后动能的转移和出手时的拨饼技术,以保证铁饼在出手前有更长的加速轨迹.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法,分析了创造铅球世界纪录的运动员所具有的个人技术特点,考查了百余年来铅球技术的完善与创新过程,总结出技术发展的3个方向(1)提高助跑的距离与速度;(2)延长最后用力的作功距离;(3)充分发挥参与最后用力的肌群力量,尤其是速度力量.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铅球最后用力阶段左支撑用力效果与出手角度的关系,尤其对传统的出手角度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和阐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对标枪(以右手投掷为例)最后用力阶段左右腿的技术,尤其是左腿支撑技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得出在标枪最后用力阶段右脚着地时,右膝关节要有一定的角度,右脚尖应尽量指向投掷方向;左腿制动是实现人体直线速度转换为转动速度并实现动量传递的重要环节.在训练中,还应注意原地掷枪技术和最后用力技术的区分.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4.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现行力学教材和普通物理教材大都把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矩守恒定律视为质点组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的推论,忽视了守恒星的本质意义,是不正确的.本文绘出正确表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