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腾飞与文学发展是全球语境中的一个重要话题。针对这一话题主要有两种观点:持悲观论调者认为科技腾飞导致文学终结;持乐观论调者认为科技腾飞带来文学进步。究竟谁是谁非是理论界亟待解决的关系到文学及其研究是存在还是消亡的根本性问题。本文认为科技腾飞既没有导致文学的终结也没能带来文学的进步,而是推动了文学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表现为:一,现代科技媒介与制作方式为文学发展拓宽了空间,生产了新的文学种类,为文学大家庭增添了新成员;同时也改变了文学的活动方式。二,新的文学种类的出现、文学活动方式的改变以及高科技时代的后现代语境,使文学的价值功能发生变化,从而赋予文学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大众的、消费的品格。  相似文献   

2.
雅克.德里达文学终结论的预言并不新鲜,在西方美学界早就有人提出过艺术终结论。电信时代出现的“世界图像”并不会直接导致文学时代的终结,世界的图像化,将使文学的女神插上高科技的翅膀更加自由地飞翔在艺术的天空中。  相似文献   

3.
焦明甲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361-1363
伴随技术时代来临,人们思维发生变化,海德格尔所说的"计算—表象思维"开始侵蚀文学艺术;文化工业化导致文学走向复制,文学的意识形态批判功能正在弱化;信息产业的发展,图像时代来临,崭新美学观念——消费主义美学诞生,对文学造成巨大冲击。在这样一个"文学终结"时代,文学应该怎样?作家何为?黑格尔关于艺术本质的理论告诉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学会更有作为。  相似文献   

4.
在这个全球一体化的“文学终结时代”,不同于过去.时下,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工作者正在积极规避传统“伦理价值”批评范式,以文化批评、生态批评、图像理论为主要载体,通过现代“文化人类学知识建构”,开阔批评视野、拓展批评深度,增强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论阐述和作品分析中指出,八十年代后半期新写实小说的出现,是与历史转型特定阶段相适应的一种文学转型,体现了文学中的“平民意识”。从文学观念和文学手法上看,表现出对现代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的双重反拨和双重吸收,丰富了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的艺术经验。“平民文学”也应有“精英意识”,才会取得更大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6.
“文学”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文学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学创作,反之亦然。因此,如何在新的文学创作需求下,对“文学”观念作出科学而恰当的理论界定与诠释,是当下文学理论界面临的重大学术问题。毫无疑问,这不能期望靠个人的一时感悟或折衷多家理论来完成,它需要反观历史,放眼世界,立足当前,只有这样或许才能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阐说。对此,古风先生的新著《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存活论》首先作出了可贵尝试,他将“文学”话语的历史梳理与当代建构结合起来,不仅使结论具有历史的厚重感,且有明显的现实针对性,因此是真正值得期待的重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精英文学或者说知识分子文学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向:一次是三四十年代,受时代及政治影响,提出了文学的大众化问题,求知识分子向工农兵大众学习,并对自身进行思想改造。一次发生在九十年代,在文学市场化商品化大潮中,大众文化以其消费性、娱乐性、可复制性等特征,对精英文学造成了巨大影响。以时代为背景,比较大众化和大众文化这两次对精英文学的“纠偏”或“补充”过程,分析精英文学受到的“外力”因素,并在审美现代性的基础上,探讨精英文学重建以及健康发展的问题,具有十分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学是巧妙的真话。“真话”指客观真实和主观真实。判断作家是否说真话,要“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还要看是否有感染力。“巧妙”地说真话的方式主要有:说“假”话;说鬼话、狐话;男人说女人话;说关于古人的话等等。“巧妙”的含义主要有新颖、含蓄、自然等。是否说“真话”是判断真、假文学的标准;是否“巧妙”是判断文学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现代传媒正日益成为一个“超级文化问题”,其影响力几乎已经波及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文学也不例外。文学与诗学事实上的传播学转向,使“主体论文艺学”渐次式微,也使“诗学重构”必然成为媒介时代的诗学策略。随着文化研究的崛起与“泛文学时代”的来临,现代传媒的操纵作用愈益彰显,文学的媒介性也得到了进一步肯定,“工具论文艺学”必然会拥有自己的话语权。“走向媒介诗学”,是当代诗学突围困境的一种有价值的尝试与拓展。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文学”这个概念在这里包含了“文革”后到世纪末的文学,如果把从“文革”以后到世纪末的文学视为一个整体文学的发展,它是一个创作主体不断发展的过程,但五四新文学传统一直若隐若现地埋藏在作家们的心底里,人的文学和现代汉语的审美形式,始终成为五四新文学的两大传统制约着文学的走向。/同时,在五四新文学传统的整体影响下,中;国作家们还重新建立了世界性的神界,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与90年代的文学有很大的差异,可以分别称作是共名时代的文不和无名时代的文学,学习文学史要求学习者大量地阅读与分析文学作品,不仅从审美的角度来提高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也从大量的作品阅读中来感觉,理解和把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后现代文化形态的充斥,网络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文学的存在与否持怀疑态度。美国著名学者希利斯.米勒教授提出的"文学终结"论引发了一场关于文学生与死的论争。文学是否会消亡?可从文学的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人类中心主义主体性特征消解的角度,正视文学的重重危机,但这并不是对"文学之死"的肯定。从米勒《文学死了吗》一书中可以找到文学不死的理由,即无论文学外在形式如何变换,都是引向文学内视性的现实"魔法",最终指向的都是另一个无言的、隐性的、等待被发现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文学概说》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文学”这个概念在这里包含了“文革”后到世纪末的文学。如果把从“文革”以后到世纪末的文学视为一个整体文学的发展 ,它是一个创作主体不断发展的过程 ,但五四新文学传统一直若隐若现地埋藏在作家们的心底里。人的文学和现代汉语的审美形式 ,始终成为五四新文学的两大传统制约着文学的走向。同时 ,在五四新文学传统的整体影响下 ,中国作家们还重新建立了世界性的视界。 2 0世纪 80年代的文学与 90年代的文学有很大的差异 ,可以分别称作是共名时代的文学和无名时代的文学。学习文学史要求学习者大量地阅读与分析文学作品 ,不仅从审美的角度来提高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也从大量的作品阅读中来感受、理解和把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3.
对德里达和米勒关于电信时代的到来会使文学走向终结的观点,国内学者批评的居多。分析语言和媒介的关系可知,媒介不只是传达信息和感情的被动体,媒介能改变其传达的内容。媒介的变化会引起人类感受方式的全新变异。文学的前途,值得忧虑。  相似文献   

14.
刘少华 《科技资讯》2006,(20):116-116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纸媒为依托的传统文学,正一步步从“平面时代”过度到声画结合以及多媒体复合的“立体时代”,白纸黑字再也不是文学的唯一表现手段,电视、电影、广告、网络以及DV的广泛应用和发展,给了文学更新、更自由的展示空间,使文学的传播渠道和受众群体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有了文学做基础,电视、电影、广告、网络以及DV等镜像文化才能有其发展表现的空间,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5.
始于80年代后期的关于“东亚模式”的讨论.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又被众多学者所关注.专家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主要在于以下三点:“东亚模式”是否存在,“东亚模式”的本质和特征,以及“东亚模式”是否终结。本文对理论界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讨论作了一个小结。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文学”这个概念几乎是包罗万象的。它可以指涉“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等政治家口号下的文学写作;它也可以指涉“创作自由”、“人道主义”、“新启蒙”、“个性解放”、“表现自我”等知识分子与文学家们的倡导。它可以用来概括“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也可以用来概括“朦胧诗”、“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处在“新时期”。组成我们现如今的广泛的“共识”,广泛“认同”的观点,都是由“新时期”来提供的。90年代以后,往往是对80年代某些观念的强调、延续或者以此为基础的推断。“新时期文学”的最基本态度还可以用这几个概念来描述:“人道主义”、“个性主义”、“文学独立”。人道主义精神是“新时期文学”的最强音,也代表了1970年代末以来文学的最感人最健康的声音。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以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为文学资源,“新时期文学”展开了对文化大革命传统社会主义“极左”政治的全面否定和批判。“新时期文学”的人道主义旗帜上有“自由”、“博爱”,却鲜有“平等”。人道主义者更倾向于把当下的问题看成是“社会转型”中的问题,这种态度一致延续到1990年代。但是没有对平等价值的奋力追求,又何来人道主义呢?而人道主义者的现实和历史位置究竟又在哪里呢?“新时期文学”10年盛会那段时间内,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是关于“忏悔”。忏悔在当时的表述下,是对今日之我的肯定,是自我与历史的“切割”。让文学与时代、社会“切割”,让文学回到文学本身,考察“人本身的灵魂”,在这一点上,“新时期文学”与“五四”新文学有着本质的差异。后者也有所谓“忏悔意识?  相似文献   

17.
在语言本体论意义下质疑文学"终结"论的客观性,并以语言学理论发展中"有限"与"无限"两极间张力的分析为参照,考察理论更迭中文学研究的困境。认为理论与理论使用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是"终结"现象背后促使理论合理发展的真正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文学时代。在其纷繁的不断变化的文学现象内部,沉潜着两种基本力量交织构成的两个发展向度,即商业氛围支配下的“即时性”文学走向和道德理性支配下的理想主义文学走向。它们在现象上有各不相同的明晰的表现,在价值内涵上显示了90年代中国文学不同的文化选择和因此而生的矛盾与冲突。90年代文学的这种状态给我们提供的启示在于,文学发展虽然受生活的制约影响,但作家主体行为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寻找时代精神资源,深入把握生活基本状态,这是理解90年代文学和寻求新世纪文学发展规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和大众传媒的发展,进入新世纪后的文学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表面看去,文学现象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一年一千部的长篇小说,还有数以万计的中、短篇小说,“80后”作家、网络写手、博客、网络小说风头正劲,不禁让人感叹当下文坛的热闹非凡。但细细想来,难免担忧,这种表象上的繁华是否会犹如泡沫般虚无而显得多少有些飘忽不定呢?  相似文献   

20.
文学人类学不只是研究文学的跨学科方法,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文学理念。从19世纪的“世界文学”理念,到20-21世纪的文学人类学理念,表明文学观的一场重要变革,从西方第一世界贵族化的文学观到涵盖全球第四世界诸多原住民的文学观,变革的核心在于学术伦理的大转向:从殖民时代的霸权到后殖民时代的全球公正与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