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秦儒家的义利观以“义”为核心,围绕义利之辩展开,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苟子在百家争鸣中充分阐释了他们重义轻利,义以为上,以义克利等义利思想。通过分析儒家的义利观,我们看到建立在“义利合一”基础之上的道德回报对于提高整个社会道德水平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建立道德回报的有效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义利关系与社会财富分配直接相关,在社会生产关系转型时期总是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我国学术界多认为“孔孟主张义利对立、尚义排利”,这是对孔孟极大的误解。从孔孟的言论和行动看,他们“重义而不轻利”,“尚义而不排利”。儒家义利观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了两次蜕变,这是孔孟义利观被误解的主要原因。为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的义利观,必须区分儒家义利观的精华和糟粕,批判地继承孔孟义利观中的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上国家发展的议事日程。社会主义契约伦理作为伦理道德建设的要求,其形成具有了客观的历史条件,但还需要理论工作者在理论上的努力构建来进行引导。对社会主义契约伦理的义利观的研究是我们理论工作者关注的核心内容,义利观的构建需要从前人的义利之辨中汲取合理成分,还需要分析新的历史条件下义利关系的变化,总结出社会主义契约伦理义利观的必然性、建构性、原则性,并对其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4.
郑斌孙 《科技信息》2008,(23):202-202
在中国近代,传统义利观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严复对传统的“义利”关系进行了重新梳理,提出了“开明自营”的思想。本文通过对严复义利观的阐述,来分析其义利观对今天我们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包括义利合一、以义制利、重义轻利等基本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汲取儒家传统文化的精华,用正确的义利观引导煤矿企业处理好生产与安全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企业经济效益与国家长远利益的关系,培育义利合一的煤矿安全生产理念,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对义利问题的看法主要有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以义为重”论;以管仲、商鞅为代表的“以利为重”论。“重义轻利”或“重利轻义”,都是价值取向的失衡,阻碍社会进步。同时也有一些思想家如墨子、荀子等主张义利统一,提出“义利并重”论。历史发展到今天,正确认识和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义利观,选择义利统一的价值取向,将成为当今中国人要逐步解决的重要理论与实际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义利说 ,是先秦儒家“第一义” ,其义利思想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义、利何者为第一性 ;义利之辨证关系 ;如何运用义利观治国理财。先秦儒家义利思想的形成是以人性论为哲学基础的。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先秦儒家义利思想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苏洵以“运动”为其宇宙生成论“道”的根本,从而衍生出在结构上以性情互为表里,在生活中以重情为原则的哲学思想。苏洵哲学思想中的义利不同于其他儒者的义利观,他大胆倡导义利相合,认为义利二者应该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徒言义或者利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义利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义利思想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六个必须坚持”在价值立场论、能动反映论、方法原则论、实践归宿论、科学思维论和新时代天下观等方面的具体体现。习近平义利观为当代国际交往和人类和平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刻地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上有机统一了义利关系,着眼于全体人民利益,强调道德对经济的以作用;中观上要求企业通过“利创”达到“利己”,要求企业以种种道德行为树立形象,在市场的“形象竞争”中获得主动;微观则为个人全面发展、集体主义思想的自觉形式、道德的阶段性提升提供了可能;因此,是一种道德经济。这一认识,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文明道德一体化地推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承接着深厚伦理文化基础的义利观在近代的衍化 ,从一个侧面昭示了传统思想向近代思想的转折进程。它以传统的经世致用为先导 ,以中体西用为铺垫 ,终于在十九世纪末的维新思潮中形成高潮。其中 ,梁启超基于西方自由权利思想而演化出来的具有全新意义的义利观和严复依据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经济学说而提出了“义利合”及“开明自营”思想尤其具有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2.
墨子的义利观对“义”和“利”做了本质规定,提出了义利关系的一般原则,并给予了其实施的经济、政治、伦理方面的保证。其义利伦理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们对利益的态度和看法受到社会历史条件、阶级斗争、社会分工以及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利益观"。中国古代义利观经历了重义轻利论、义利合一论、重利轻义论和义利皆弃论几个发展阶段。西方功利主义利益观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的,是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的道德哲学,它的提出和发展对规范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提供了意识形态的约束作用,可以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提供有益的借鉴。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指出利益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因,利益问题是一切社会关系中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利益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将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本文拟就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强调以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作为价值导向,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三个方面,来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见利思义、以义取利,利与义相统一的新型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15.
孔子义利观的基本特征是义先利后,义利统一,是中国古文明初始时期的一种典型的价值观。孔子的义利观有着丰富的现代内涵,其中种种思想一旦赋予时代新意,便可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中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荀子承继孔子,他深入地探讨了礼的起源,在发生学上完善了孔子礼学思想;荀子“援法入礼”,以礼“合群制分”的思想使礼在社会功能上更加扩大化;荀子以礼“正名”的思想完善了孔子礼学中的正名理论;其以礼节欲的义利观发展了孔子礼学中的义利之辩。荀子以礼为道德之极,全面推进了孔子礼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靳楠 《科技信息》2012,(30):223+225-223,225
先秦儒家、法家作为诸子百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学派,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源远流长。义利之辩自古有之,而先秦儒、法是源头,对后世义利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义利观的问题上,在两家都认为"利欲之心"是"人之本性"的基础上,又有不同的侧重点,进一步比较分析、挖掘借鉴其丰富的义利观内涵,对构建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利观,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本文拟就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强调以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作为价值导向,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三个方面,来正确认识礼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见利思义、以义取利,利与义相统一的新型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19.
义利观是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1] 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端正私营企业经营者义利观 ,是私营企业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障 ,是私营企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客观要求。端正私营企业经营者的义利观需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着力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有一种观点 ,认为儒家在义利关系问题上是重义轻利 ,本文通过对孔、孟、董、朱诸子义利观的剖析 ,说明这种观点只是诠释家的结论 ,与“本文”并不符合。为了合理地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必须对此进行辨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