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欧洲各国处于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大动荡时期。在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和塞万提斯的长篇杰作《堂吉诃德》把人文主义文学推向了高峰;而曾经照亮千万人心灵的人文主义理想却日趋幻灭,历时三百年之久的人文主义文学也开始缓慢地退出历史午台。文学典型凝结着时代的精神。哈姆莱特、堂吉诃德这两个不朽的文学典型恰是人文主义理想幻灭的两幅悲剧缩影。同是反映同一个时代悲剧  相似文献   

2.
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运用“滑稽模仿”的手法和骑士小说的叙事文体构建故事、塑造形象。堂吉诃德作为一个荒唐可笑的骑士,自然是人们嘲讽的对象。然而,作品巧妙的表现形式所体现出来的真正嘲讽意蕴并非堂吉诃德,存在着多重讽刺视角,正是在这多重讽刺视角的变换中,构建着塞万提斯式的“人文主义”内涵。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与《堂吉诃德》之比较①李新灿“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托尔斯泰回答:“人生的目的在于使人类得到全面发展”,①“人类生存的目的是尽一切可能使一切存在的事物得到最全面的发展”。②那么,怎样才能“使人类得到全面发展”“使一切存在的事物得到最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屈原的《离骚》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杜甫继承了《诗经》的风格,把现实主义诗风发挥到了极致,是现实主义诗风的代表者。二人虽风格不同,但是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时代环境、人生经历、性格理想、爱国精神、表现手法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无疑,生于后世的杜甫,对屈原的精神和遗产是有所继承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和中国现代悲剧《雷雨》在故事情节的设置、母题的选择等方面都有不少相似之处。本着重于两部作品在主题内容、人物形象方面的比较研究,借以阐述两在审美意识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在《庄子》和《反杜林论》中,自由问题备受关注。两有诸多相似之处,然而两在自由的基础、实现途径和最终指归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差异,只有利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进行深入的剖析,肯定其中的合理成分,同时结合中国化的特点,才能对其中的自由思想,做出具有时代意义的阐发。  相似文献   

7.
《悲悼》是“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的代表作,《金锁记》是中国近代女作家张爱玲的代表作,这两位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但这两部作品的结尾却呈现出了迥然不同的格调。文章从人物性格的不同、创作主体的不同以及作品所反映的不同社会背景分析形成结尾不同格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陈忠实和曹文轩都是很重要的当代作家。其代表作《白鹿原》和《天瓢》在很多方面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尤其是小说中的白鹿与白马驹、朱先生与范瞎子以及主要人物白嘉轩和杜元潮构成了两部小说既相似又相异的艺术趣味,并分别在各自小说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出入于现实与非现实之间--奥尼尔与曹禺悲剧观念比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尼尔与曹禺剧作多有相似之处,这不仅在两人的代表作《榆树下的欲望》与《雷雨》的表层显性形态如主题、人物、技巧、文化内蕴等诸方面表现出来,也在其深层隐性形态,如他们对生命、社会、对人的共同理解上表现出来.这些因素的整合,构成了两人各自的、同时也是相似或相近的悲剧观念.  相似文献   

10.
比较《白鹿原》与《百年孤独》,可以从它们共有的全景式写法、群体意识、梦幻与真实相通的世界、被打破的大同世界、真爱的控诉、不屈的原始生命力等六个方面发现两者在探讨人类命运、人类苦难的严肃主题和在表现各自本民族的群体意识、体现民族的特点上都有极大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1.
唐吉诃德和阿Q这两个人物有着相似的病态,也有着相同的命名问题。塞万提斯对堂吉诃德的命名和鲁迅对阿Q的命名都体现了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除了作者文化背景的差异外,更体现了作者的命名技巧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塑造两个层面入手 ,对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著名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所蕴含着的人文主义思想因素进行了深入地挖掘。并探讨了作品思想倾向与作家的丰富生活体验和长期的情感积累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郭全照 《镇江高专学报》2005,18(4):46-48,75
田纳西·维廉姆斯的戏剧<欲望号街车>展示了女主角布兰奇*迪布瓦和他人之间的欲望之争,以及这种欲望之争是如何重建了一个以动物性欲望为主导、却失去了超越性意义的"新世界"的.布兰奇就像可怜的唐吉诃德,为了她那个"温柔"而又"温情"的浪漫世界的梦想而绝望地抗争着,这是一出"悲喜剧" .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由于人对命运的抗拒、个人与社会的冲突、智者与庸众的斗争、理性与张狂的分离,世上一些人注定要被称之为疯子,那么,神圣疯子却是具有《圣经》传统的西方世界在圣与俗的对立中产生的一个独特文化现象和文学样态。《圣经》的先知以及与其有着一脉相承血缘关系的著名疯子堂吉诃德、白痴都属于神圣疯子。  相似文献   

15.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普遍性同矛盾客观性是统一的;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对立性和统一性,不是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不能讲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科学反思唯物辩证法矛盾学说,不能否认"矛盾"、"矛盾思维"。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光学显微技术,对不同生长环境的梓树Catalpa ovata G.Don叶片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结果表明:梓树的阳生叶比阴生叶大得多,为1.94~2.64倍;阳生叶的栅栏组织厚度是阴生叶的1.96倍左右.阳生叶的气孔微下陷,有利于减少水分蒸腾;阴生叶的气孔大部分微上拱.阳生叶的上表皮比阴生叶厚,为1.91倍左右;阳...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川贝母组织培养物中最适于用玻璃化法进行超低温保存的材料及其最适的玻璃化溶液脱水处理时间,将继代15 d的优质川贝母芽、愈伤组织和鳞茎接入MS+30 g/L蔗糖+5%二甲基亚砜的固体培养基中预培养6 d后,用60%玻璃化溶液II常温装载25 min,再于2℃下用100%玻璃化溶液II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脱水处理后投入液氮中保存.结果显示,在玻璃化超低温保存过程中,川贝母芽、愈伤组织和鳞茎的最佳脱水处理时间均为60 min,其中愈伤组织细胞保存后的相对存活率最高为80.08%.  相似文献   

18.
头花蓼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头花蓼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常用药,主要用于肾盂肾炎、尿道感染、利尿通淋等症。对它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已开发了热淋清系列制剂,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其资源,本文就头花蓼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相关方法,建立组培川贝母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薄层色谱等项目的检查方法并规定限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组培川贝母的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并规定限度,以此对组培川贝母进行质量标准研究.结果表明:组培川贝母的总灰分不应超过2%,酸不溶性灰分不应超过1%,浸出物不得少于20%,总生物碱含量应在0.2%-0.3%之间;本研究建立的质量标准可以控制组培川贝母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提取纯化半枝莲中的黄酮成分.方法:采用醇提法提取半枝莲中的黄酮成分,利用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进行检测.结果:半枝莲黄酮成分主要存在于20%乙醇洗脱部分和40%乙醇洗脱部分.结论:结果说明此提取纯化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