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雪景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5):31-36
中国是最早出现军旗的国家之一。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特别是战争的发展,中国古军旗如林如云,蔚为大观。然追根溯源,盖出自先秦“九旗”。惜因历史久远,实物易朽,已见“九旗”之述,难免绌讹。笔者从历史、文化、考古等层面约略考述,仅查遗补漏耳。 相似文献
2.
关于先秦政区的划分,古代有州制的传说。其说法甚多,见于先秦典籍者,主要有《禹贡》九州、《职方》九州、《尔雅》九州、《吕览》九州四种。 《禹贡》九州。《左传·襄公四年》曰:“芒芒禹迹,画为九州”。传说大禹治理洪水后,把足迹所到之处划为九个大区域,称为九州。《禹贡》曰:“禹别九州。”是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禹贡》是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记载了大禹治水的经历、九州的划分、山川的方位及脉络。《禹贡》九州除冀州外,余八州皆言疆界。“济、河惟兖州”。《传》曰:“东南据济,西北距河。”《疏》云:“据,谓跨之。距,至也。”济,古济水;河,河水,今黄河。古代,济、河二水经常改道。其时河水自今河南省武陟县东北流至浚县西,折北至今河北省平介县北,东北流分为“九河”,最北一支为干流,北流至深县南,折东北至静海入海。济水分河北济水与河南济水。《禹贡》“导水”曰:“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此为河北济水。“(河)溢为荥,东北出陶丘北.又东至于河,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此为河南济水。“河、济惟兖州”之“济”,指河南济水。其时济水自今河南省荥阳北分河水东出,经封丘县南,至今山东省东明县南码头集入山东境,折东北经定陶县北入古巨野泽,出泽北至东阿县 相似文献
3.
先秦献捷礼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军礼,特指诸侯国对蛮夷戎狄用兵胜利后向周天子告捷的庆祝活动,诸侯国之间发生战争不行献捷礼。春秋时期,诸侯国向周天子的献捷礼明显减少,同时出现了诸侯国相互献捷的新现象。献捷礼的变化反映了随着民族融合的空前加强,周夷矛盾渐趋缓和,而周人内部矛盾日渐尖锐的社会事实。 相似文献
4.
5.
6.
郑围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1999,(1):110-112
先秦时期的图书馆有其独特的方式,并且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主要体现在图书管理的机构、设施以及管理方式和图书分类上,其管理的特点则体现在书籍的采编、整理、管理设施以及服务方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史志龙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近年来出土的有关"社、稷"祭祷的简文,证明卜辞中的"兇"当释为"稷"而非"蓑",稷与社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自然神灵,而不是郑玄所称的"原隰之神".社、稷皆有坛."社稷"一语既是诸侯国家政权的代称,又是天下的代称."社稷"一语的合称在商代就已经出现,而非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8.
9.
10.
路美艳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7):87-88
文学的自觉意味着文学走上了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摆脱了附庸和从属的地位,同时社会的主流意识认识到文学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形成了独立的文学观念,进而依据文学自身的特质自觉地创作。本文就什么是文学的自觉,以及先秦两汉文学发展的情况作了简单的梳理和阐释,希望能够找到文学自觉的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1.
先秦两汉时期岭南的青铜冶铸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廷瑜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4,10(2):34-38,41
通过考古的方法对岭南青铜冶铸业的发展史进行了研究.详细论述了商周时期岭南青铜冶铸技术的萌芽、春秋战国时期岭南独具特色的青铜冷铸业以及秦汉时期岭南青铜铸造工艺达到了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2.
颈作为身体词,是语言中最核心的词之一。汉语学界有关先秦“颈”、“项”语义对立的观点由来已久,综合考察先秦文献,并结合人类认知的过程来分析,“颈”表脖子前部很可能是人们在特定语境中认识产生了偏差,将隐含在情理、习惯中的“前部”义强加到“颈”上造成的。“颈”和“项”的区别不在于前后位置而取决于长短,指称脖子前部的可能是“亢”。 相似文献
13.
在先秦时期我国早期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虫害是威胁我们的祖先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在众多的害虫之中,能造成大规模灾害的主要害虫有蝗虫、螟虫和蚜虫。在长期与害虫作斗争的过程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掌握了一些防治害虫的方法,人工防除法、利用农业技术来防除害虫及药物杀虫法是最常用的防治害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程峰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7(1):46-50
本文从两方面论述了焦作地区在先秦时期的历史地位:经济方面,夏时,焦作的经济就比较发达,是夏人聚集之地;商时,为其经济中心之一;西周、东周时期,为其经济支柱地区。政治、军事方面,夏时,焦作地区为少康中兴的基地;商时,为其政治中心和征伐方国的军事基地;西周时期,为其重要封国所在地,为控制东方起着重要作用;春秋时期,晋启南阳,东抗齐,南拒楚,称霸诸侯;战国时代,泰取野王,奠定三晋灭亡的基础,同时揭开秦灭六国的序幕。因此,焦作地区在先泰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有鲜明特色的体育养生理论和实践,其内容博大精深,特别是先秦时期体育养生理论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与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值盛世的今天也必须吸收现代科学文化营养,并将其发扬光大,这些体育养生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健康长寿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1,13(3)
先秦时期是中国防疫的萌芽时期。本文通过对先秦时期疫灾概述,先秦文献中对瘟疫的若干认识,秦代睡虎地秦简中的防疫法制思想等,对先秦时期的防疫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隔离是一种最古老的有效预防瘟疫的方式,至少从秦代开始就由国家通过立法来严格执行隔离措施,以达到阻断传染病传播链条的目的。古代的做法对现代社会的传染病防治来说,也是一种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蒋廷瑜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4,10(2):34-38
通过考古的方法对岭南青铜冶铸业的发展史进行了研究.详细论述了商周时期岭南青铜冶铸技术的萌芽、春秋战国时期岭南独具特色的青铜冷铸业以及秦汉时期岭南青铜铸造工艺达到了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8.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古代秘密警察的历史应该是最久远的.先秦时期虽无具体职官,但秘密警察已实际存在,其特点是政治密探职能的分散化和兼职化.先秦时期秘密警察活动方式大致有三种:监视型、谍报型和离间型.建立特务网,设置秘密警察,是统治者“操术”的结果.秘密警察必然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秘密耳目、私人鹰犬和制裁异己的利刃. 相似文献
19.
王俊奇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4,24(1):93-97
通过对甲骨文、考古新发现和古传典籍的研读,探讨先秦武术的历史。先秦武术主要经历了原始社会的萌芽和奴隶社会的初步成形两个阶段。人类从制造石器和狩猎活动中学会了使用锋刃、投掷和击打等基本技术,这是武术的萌芽期;奴隶社会,更激烈的战争逼迫人类制造出更坚硬的兵器,并研究和改革格斗技术以适应战争的需要,这时的武术已进入成形阶段。 相似文献
20.
目前史学界对怎样评价庄子及其哲学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试图从一个侧面——先秦道家的思想演变来探讨庄子的哲学性质.一、道家思想由老子创始由庄子集大成我们后人要追寻道家思想的开山祖师,历来就有很大的争议.不过,最后还不能不找到老子,肯定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是第一个把“道”作为哲学最高范畴并把“道”看成世界万物的总根源而给以系统的哲学论证.所以在分析道家思想时,就以老子为始点,以庄子为终点,从先秦道家的思想发展中,看清庄子在那时所居的重要地位.道家学说到庄子才集大成,正如儒家学说到荀子才集大成,法家学说到韩非子才集大成一样,乃是战国末期封建政治经济统一趋势在学术思想上的反映.道家从老子到庄子还有其中间环节,根据《庄子·天下》记载,道家内部似乎有宋钘、尹文和田骈、慎到以及环渊、老聃三派之分,而最后才为庄子.庄子俨然以直接继承老聃即他所向往的“古之博大真人”①自命.可见,宋钘、尹文和田骈、慎到两派在思想上是对庄子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