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漫谈新闻英语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从以下3点探讨了新闻英语的特点1)因追求速度而求助一些现成的词语,具体体现在一些缺乏新意的词语、隐语的滥用;2)为了使文章生动,新闻记者经常使用形象生动、耸人听闻、花哨时髦的词语,也经常使用俚语,有时还创造一些新词;3)为了避免责任,新闻记者经常使用一些含糊其词的词语和一些滑稽可笑的委婉语。  相似文献   

2.
斐安理先生(Henri Frei)这一部书,虽则普遍地讨论到外来语之单音化或多音化的问题,然而特别着重在中国语与日本语里的外来语。他在序里说:“我经过中国到日本,注意到中国人与日本人因承受西洋观念而产生的语言形式,大部份是相反的。我想,这种歧异的主要原因,在乎两族语的机构刚刚相反;一个是单音语,一个是多音语。而且这种歧异在另一些族语里也可发见,不过有程度上的不同罢了。”全书的要旨在此。序后接着就是外来语的同化作用一章。同是一字,被各族语所借用,也就因族语之歧异而成为种种不同的形式。例如英语的CIUblklabl,法国人续起来是 …  相似文献   

3.
脓带(袋)     
“一染脓带垛在身上.”(72)“脓带”,是口语化音.因择字不当,以致语义难明而误注为“连脓带血”.脓带应为脓袋,指鼻涕.涕如脓而盛涕之鼻为袋.连类而及,以鼻之所出而言涕.与脑袋之袋不同,并非脑之袋物;脑袋是音变而来:  相似文献   

4.
引言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英语界学者对于现代英语中的“俚语”(Slang)论述不多,且还存在着不同的见解。这些见解主要有三种:一是认为“俚语”是标准语的对映物,把其中一部分与“行语”(Jargon)等同,另一部分与“会话语”(colloquialiam)等同;二是认为“俚语”是一种使语言新颖奇特而被采用的一种词语;三是完全否定“俚语”的存在,而把类似的词语划入各种词汇或各种修辞的范畴之中。  相似文献   

5.
<正>“涊”字已见于上古(考虑到此字所有一字库均无,文中应用频率高,排版制字的困难,本文该字一般用“它”代之), 曾因假借作过“梁、粱”二字(词),而使它后来又成为“梁,粱”二字声符之事实,拙文《“(?)”字及其读音》(见《萍乡高专学报》1994年3期)里已有论证.在此基础上,本文只就它的上古造字时的本音及后来的变音、至今音等情况作较详的讨论.、以补原《“(?)”字及其读声》的不足.由于它仅见于先秦金文而不见于上古字书及其他文献,所以,上古以后的文献无处可觅其踪迹,所有字书、韵书则不可能有为它注音的直接材料.它的拟音只能另辟(?)径,其中关键的是它上古造字之初本音的拟定.  相似文献   

6.
博浪     
《词话》中的博浪,是承袭自元杂剧的.博浪、吉浪,本为脸庞的“庞”的反切.《行院声嗽》“脸,博浪.”初,用以言面貌俊美;继而渗入放荡义,《警世通言·30》“风流博浪”,渐失本来面目.究其因在于“浪”字.近人丁惟芬《俚语证古》“浪,淫荡也,起淫谓之浪;浪为淫荡之合声.”后世博浪之“庞”转化  相似文献   

7.
《文选》注所引小学书,录之於下,其现存之书如《尔雅》、《说文》、《广雅》之类不录。吕忱《字林》,清任大椿辑《字林考逸》,近李增杰先生又著《字林考逸续补》,二家书余未见。今余所录,不去《字林》,它日将参校焉。《字林》有音切,音有但有音切而无释义之文者。  相似文献   

8.
一、为+之+动“为”作介词,《马氏文通》谓“司名者其常,司代字则‘之’字居多”(见该书198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271--272页)。故今就“为”之司“之”字者而言。 (一)“为”解“因”,读“weì” (1)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庖丁解牛) (2)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遂之生。(芙蕖)  相似文献   

9.
“(扌扉)”字在《金瓶梅词话》中出现几十次,不是偶然的误字.它表示了当时语言中活跃着的词语,汉语史研究者不能漠然视之.“(扌扉)”字不见于古今字书.连集古今大成,包容了简帛、碑铭、敦煌手卷、元明书刊字形的《汉语大字典》也没有收录.咬文嚼字的学者们在这里留下了空白.白维国《金瓶梅词典》(中华书局1991,下简称白《词典》)、张惠英《金瓶梅俚俗难词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以下简称张《词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但他们对“(扌扉)”字的得形、得音、释义仍有可商榷之处.1992年在枣庄召开的国际金瓶梅讨论会上,有的先生提出“(扌扉)”字是形声构形的方音字,即是“摔”字方音写法,“(扌扉)打”即“摔打”.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一本书的用字用词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用方音方言义释字,必须能解释所有相关字例,才得以成立.  相似文献   

10.
起源于苏州的昆曲原本是民间的低俗娱乐,自文人士大夫加入创作后,昆曲变风变雅,一跃而上庙堂,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为典雅的代表。然而无论是山野俚俗之音,或是对家国破碎、天下不幸的慷慨悲歌,都是“昆曲”这一艺术形式于汉民族性格、情感、精神的绝佳反映。  相似文献   

11.
在《论衡》一书中,“之”字一共出现了5108次,主要为动词、代词、助词和固定用法等几类。从“之”的语法功能来看,带“之”的结构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谓语等,还可作复句的分句,表转折、原因或条件等。此外,“之”字还可以作为语气词、衬音助词等使用。  相似文献   

12.
表"呕吐"的"变"是"(疒反)" 的音借字,"(疒反)" 之"恶心呕吐"义为古代字典词典韵书习训.的或体又作、.早在汉代扬雄<方言>就有了,与变只是字用关系,记录的词义或义位是一样的.的"呕吐"义当是反胃恶心引申而来.对谭代龙和王绍峰二先生对"变"表"呕吐"义的词义引申理据分析作了适当辨正,指出二君皆是惑于"变"的字形而导致词义探因失当的.  相似文献   

13.
词是音义结合的符号,是语言的基本存在单位.因此,词语修辞便成为人们最基本的修辞活动之一。 词语修辞在我国有悠久的传统,古人一般把词称作宇,所以词语修辞又叫炼字。 在长期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古人深切地体会到用字对立言造语的重要作用。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里指出:“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精英,句不妄也。”这就从词、句、章、篇的相互联系中突出了词的基础地位与作用:既然词、句、章、篇是由小至大递为条件的,那么,用词作为吐语行文的第一关,其得失、妍蚩、巧拙对整个言语作品的影响就必然是直接的、巨大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一、勘误部分:P31 1、标题《“粱”字的古音》应加“今”字作《“粱”字的古今音》.2、第一段末行《“粱”字及其读声》之“声”应作“音”.3、第四段倒数第3行“兹不赘”加“述”字作“兹不赘述”.P32 1、右边顺数第19行“以上古的本音始”之“以”字作“从”字.2、右边倒数第5行“故不妨先以有反切的中古音系”之“以”作“从”字.3、右边倒数第3行(“(?)”在《集谐》)之“谐”字作’“韵”字.P33 右边倒数第4行“二、它的第一个变音是[ts‘lian]之韵尾“n”作“η”.  相似文献   

15.
撰著提要     
一文学哲学史地类 古书疑义举例补—(一)语中异字同义例:如庄子山木篇日“天地之行也,运物之泄也,’,行泄义同。大宗师篇曰“神鬼神帝生天生地”,神生俱有引出之义。(二)一字不成词则加助语例:如书盘庚“民不过有居”;诗瞻仰:’‘蟊贼蟊疾麻有夷届”,有,夷绋以助语。(三)助语用  相似文献   

16.
文稿中的易错字、词,或因作者对字、词的富义及规范用法把握不准而将音同,义近、形似的字、词错用、或因字、词的规范用法与习惯用法有分歧而导致作者使用失误,笔者选取一些易错字、词、依据有关辞书,结合实际,略加辨析。  相似文献   

17.
扬雄<方言>中的"用字之奇",是指用来记录方言词语的字虽然在传世的先泰两汉文献中见到过但不是通常的用法,这些字都是扬雄根据方音而借用来记录方言词语的.具体包括借音字、联绵字和译音字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通假,是指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中音同或言近的字通用、假借.就是说文章中所用的本来是甲字的词义,却用了一个与甲字读音相同或相近而词义不同的乙字替代了甲字.这在当初本是刻写或传抄时因音同或音近而笔误.后人或同时代的作者,有的便也用乙字替代甲字.于是形成了古汉语书面语中文字通假的现象.文字通假的出现和形成,造成了文字的形义分离,给阅读古书带来了一定困难.不懂得通假,就其字解其意,难免望文生训,误解原意.《素问》:“味过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意思是过多地吃辛辣的东西,会使筋脉损害松驰,精神也受到损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常常以日记见志,每有所触,即援笔为记,或记事,或发论,或抄书,或讲学,或用文言,或用俚语,惟意之所至,信笔而书,故多各具特色,其史料价值,为世人所公认。若日记能配以生动流利的文学语言,则更能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明末画家兼诗人杨龙友的《台荡日记》,即是山水游记中较好的作品之一。杨文聪,字龙友,号山子,贵州贵阳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生,举万历四十  相似文献   

20.
离骚:“索(?)茅以筵(?)兮,命灵氛为予占之,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集注说:“占之慕之,两之字自为韵。”闻一多楚辞校补云:“案慕与占不叶,义亦难通。郭沫若氏谓当为莫口二字,因下一字缺坏,写者不慎,致与莫误合为一而成慕字。案郭说是也。惟谓所缺一字,耽、钦、琛、探、寻、朋等必居其一,则似不然。知之者,此字必其音能与占相叶,其义又与求美之事相应,此固不待论,而字形之下半尤必须能与莫相合而成慕。余尝准此三事以徧求诸与占同韵之侵部诸字中,则惟‘念’足以当之,念缺上半,以所遗之心上合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