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新疆六种盐生植物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生长在新疆石河子盐碱荒漠的6种盐生植物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植物表现出许多适应旱生和盐生环境的特点。其基本特征为:叶表面有表皮毛、盐腺或乳状突起,气孔下陷;栅栏组织和储水组织发达,构成等面叶和肉质叶;具粘液细胞;部分植物叶片退化成鳞片状,而由同化枝执行光合功能。茎中维管束发达,具异型维管束,维管束帽及纤维细胞的存在增强了植株的坚固性。  相似文献   

2.
新疆五种旱生植物叶和同化枝解剖构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研究了骆驼刺、盐豆木和胡杨的叶、以及野胡麻和沙拐枣同化枝的解剖构造。它们显著的旱生构造是:表皮细胞壁加厚,有厚的角质层;同化组织均发育成栅栏组织,栅栏细胞内叶绿体丰富;在薄壁组织中有粘液细胞;贮水组织和机械组织发达。  相似文献   

3.
盐生植物在对盐渍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结构。从根、茎、叶三方面总结了盐生植物的耐盐结构特点,旨在为盐生植物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植物体微观结构资料。  相似文献   

4.
培养条件对盐生肉苁蓉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细胞培养可以补充野生肉苁蓉资源的不足。研究了培养条件对盐生肉苁蓉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系统比较了愈伤组织与天然盐生肉苁蓉主要成分的异同。结果显示:用改良Miller或改良MS培养基、25℃暗培养、激素配比为不含BA,IAA1mg/L,或配比为BA0.5mg/L,IAA3.0mg/L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生长。愈伤组织的主要成分指纹图谱与天然盐生肉苁蓉基本一致,只是愈伤组织的主要成分含量高于天然盐生肉苁蓉。实验表明:盐生肉苁蓉的愈伤组织培养可以生产与天然盐生肉苁蓉相同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5.
杨晓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6):10720-10726
以安哥拉宽扎盆地的构造演化、沉积充填特征研究为基础,重点开展了宽扎盆地的盐上和盐下构造单元划分及盆地油气成藏基本条件研究,系统总结了宽扎盆地的白垩系油气成藏模式,指出了有利勘探区。宽扎盆地经历了裂谷阶段、过渡阶段和被动陆缘阶段的构造沉积演化阶段,不同的构造演化控制着宽扎盆地的盐上、盐下构造单元变化及生储盖条件的变化,形成了盐下自生自储运聚成藏模式和盐上下生上储跨越式运聚成藏模式。宽扎盆地临近大西洋枢纽带以西及附近深海的盐下地垒(高地)与盐岩分布厚盐区的叠置区域是盐下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其勘探潜力大。宽扎盆地盐上Albian阶碳酸盐岩及砂岩发育的盆地近海区域是盐上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6.
国产散生竹地下茎的比较解剖观察及分类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国产散生竹16属77种、5变种和15变型的地下茎解剖结构的比较观察研究,发现竹类地下茎解剖结构特征在种属间是有差异的。根据散生竹属竹种地下茎解剖结构特征的差异性以及地下茎机械组织逐渐退化的演化规律,同时参考它们的生态分布探讨了散生竹类属间的系统演化地位及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柴达木盆地的盐生植物进行了梳理、评价,以期确定可用于盆地内多类盐土地的生物治理改良,且有较大经济价值而可持续发展的本地盐生植物,并依据这些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及其生长环境来选择一些适合引种的外源的经济盐生植物候选物种.  相似文献   

8.
山东盐生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盐生植物共有29个科,59个属,81种,其中自然分布有26科,54属,74种,本文首次对其组成成分和区系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山东盐生植物区系与北温带植物区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自然生长于青海湖畔的3种典型盐生植物——灰绿藜、鹅绒委陵菜和西伯利亚蓼叶片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并以西宁地区同种非盐生植物作为对照.结果显示:(1) 3种典型盐生植物叶绿体中具个体较大、数目较多的淀粉粒;(2) 线粒体被叶绿体包围,甚至有的线粒体被叶绿体“吞噬”;(3) 线粒体的数量较对照明显增多,且增多的线粒体大多出现在叶绿体周围;(4) 叶绿体类囊体膨大,有的类囊体膜破裂,部分瓦解,甚至空泡化;(5) 3种典型盐生植物叶肉细胞内出现一种特殊结构——潴泡.研究表明,青海湖畔3种典型盐生植物形成的上述结构特征是对高原盐生环境的高度适应,是青藏高原特殊生态条件长期胁迫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几种不同盐生植物叶的比较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宁夏地区5种盐生植物叶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解剖学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5种盐生植物在叶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显微结构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同种不同生态环境植物解剖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羊草不同生态环境的植物体营养器官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发现同科、同属、同种的植物,因其生境的改变,而产生形态结构上的突变,形成同种不同生态型的植物体。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生态环境马蔺植物体解剖结构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生长在不同环境马蔺植物体营养器官进行比较解剖研究,发现同属、同种的植物因其生态环境的改变,形态结构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形成同种不同生态型的植物.  相似文献   

13.
选取屋顶绿化中9种常见的庭院观赏阔叶植物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微观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利用隶属函数法对这9种阔叶植物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并对10项叶片解剖结构指标与抗旱性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9种阔叶植物抗旱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为迎春、花椒、连翘、红刺玫、红叶李、蜡梅、紫藤、南天竹、月季; 10项叶片解剖结构指标中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与抗旱性的关联度最高。综合分析表明,不同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差异显著,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可作为筛选屋顶绿化抗旱植物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的支持力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三种类型茎的解剖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共同的解剖特征是:皆具有较发达的厚角组织;在皮层内侧与维管组织之间均有周维纤维,我们认为这些结构特征是对这三种类型茎具有特殊支持力的适应。  相似文献   

15.
肖军  袁林 《泰山学院学报》2010,32(6):117-120
以泰山学院4种常见阔叶树五角枫、皂荚、黄栌、木槿等为研究对象,对各种类叶片的主要解剖构造特征进行观察和测定,并综合分析它们在控制水分上的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控制水分的主要解剖特征各异;应用模糊数学分析,选择角质层厚度、栅/海比值、上、下表皮厚度、气孔的长度等5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4种阔叶树叶片解剖构造在耐旱性上的能力大小排序为:五角枫〉木槿〉皂荚〉黄栌.  相似文献   

16.
对自然状态下南方红豆杉茎干向下萌生的气生不定根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气生不定根具有以下结构特征和发育特点:(1)根为二原型,侧根正对着木质部发生;(2)幼根内皮层细胞具凯氏带加厚,维管柱内紧挨中柱鞘内侧具有2~4层大型薄壁细胞;(2)根中无髓和树脂道;(4)次生结构发生于根毛区,维管形成层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转化形成;(5)中柱鞘和栓内层细胞富含单宁类物质;(6)次生韧皮部有石细胞,次生木质部射线发达.  相似文献   

17.
木豆(Cajamus.cajan)营养器官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木豆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结构,采用石蜡永久制片、光学显微摄影等方法,对木豆根、茎、叶的解剖学结构进行了观察,并对根、茎、叶的发育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木豆主根的初生木质部多为4原型,少数3原型;侧根为3原型、4原型、5原型、6原型、7原型等,具有发达的根瘤;茎的初生构造维管束大小交替排列、成一环状,属于外韧维管束,髓腔较大,茎的次生构造木质部导管木化程度高,木纤维数量多,有髓;叶为异面叶,表皮毛为多细胞型,下表皮气孔密度多于上表皮,上下表皮均有角质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竹类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植物资源,竹叶表皮细胞富含硅质,导致制片过程中切片易破碎,不能获得清晰完整的竹叶切片。开发竹叶切片处理方法,对于研究竹类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具有重要的实践和应用价值。筛选有效的氢氟酸处理浓度以及时间是观察竹叶内部解剖结构的前提。【方法】采用石蜡制片的方法,以竹叶为材料,首先优化去硅环节,筛选出适用于竹叶的最佳氢氟酸浓度和时间;之后采用此最佳处理方法制片,观察竹叶内部细胞结构并结合去硅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竹叶叶表皮和基本组织的形态解剖结构进行比较,发现真正影响竹叶完整石蜡切片制备的结构是叶片上下表皮的硅质细胞和主脉,这些结构使得制片易破碎,无法得到完整竹叶内部解剖结构。通过试验发现经过体积分数为25%的氢氟酸去硅处理2 d后再进行石蜡制片可以使竹叶上下表皮细胞和叶脉结构完整,得到理想的石蜡切片。【结论】竹叶去硅处理最佳氢氟酸体积分数为25%,处理时间以2 d为宜。  相似文献   

19.
复杂脑网络研究:现状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脑网络研究为例,详细介绍了大脑网络的构建、结构网络、功能网络以及结构与功能的联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对大脑结构网络和功能网络的分析得到很多重要的拓扑性质,如"小世界"、"无标度"、模块化以及核心脑区的分布等;另外发现认知功能、神经精神疾病与大脑结构和功能网络的拓扑结构变化或异常有关;总结了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大脑网络研究工作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将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