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中国蜡梅属(Chimonanthus)一新种一变种和四变型,并进行了幼苗形态以及化粉、叶表面气孔“油细胞”以及导管等方面的扫描电镜研究,从花粉形态及导管形式看,蜡梅科(Calycathaceae)同木兰目(Magnoliales)亲缘更近.  相似文献   

2.
根据近10年来对北京地区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的物候观测,探讨了早花蜡梅的花期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北京地区蜡梅的栽培与配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7个蜡梅品种的物候观察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是我国特有的珍贵传统冬季香花树种.为了了解不同蜡梅品种在北京地区的生长状况,通过对首都师范大学校本部7个蜡梅品种的物候观察,发现不同品种的蜡梅长势和花期差异显著,其他物候发生期差异不大.这为蜡梅在北京地区的引种栽培和园林应用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统计了18份樱属植物的核型数据,借助DPS软件用最大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探讨了属内系统结构和种间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樱属染色体基数x=8,染色体数目有2n=16、2n=24以及2n=32;染色体类型有4种,正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随体常见,核型类型有2A、2B、1B 3种;野生类群多为二倍体,栽培品种多倍化现象显著;大叶早樱(Cerasus subhirtella)、‘十月樱’(C.subhirtella‘Autumnalis’)、东京樱花(C.yedoensis)、山樱花(C.serrulata)聚为一类,支持黑果组(C.sect.Sargentella)成立;二倍体酸樱桃(C.vulgaris)、甜樱桃(C.avium)聚为一类,支持芽鳞组(C.sect.Cerasus)成立;虽然红山樱(C.jamasakura)与山樱花表型相似,但聚类结果显示二者遗传距离较远,前者与钟花樱(C.campanulata)遗传距离较近;本属栽培种类多倍化程度高于野生种类且有多个倍性,与其二倍体祖先表现出较远的遗传距离;聚类分析难以解释栽培种的起源。与传统的经典分类结果不同,矮生樱亚属(C.subg.Microcerasus)与典型樱亚属(C.subg.Cerasus)在聚类图上没有明显地分开。  相似文献   

5.
对杭州地区的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ink)品种进行了全面调查,根据花部形态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发现,杭州地区目前栽培的蜡梅品种有65个。按照内被片紫纹的多少分为3个品种群,分别为乔种品种群(Ch. praecox Intermedius Group)、素心品种群(Ch. praecox Concolor Group)和红心品种群(Ch. praecox Patens Group),同时编制杭州蜡梅品种检索表。此外,分析了蜡梅在杭州园林中的应用形式,提出在当今杭州城市绿化建设中,应多选用优良品种,充分发挥蜡梅的植物造景功能和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武汉地区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品种资源近2 a的调查,初步摸清了武汉地区蜡梅品种的分布情况,共确定蜡梅品种89个,包括素心品种(Ch.praecox Concolor Group)13个,乔种品种(Ch.praecox Intermedius Group)39个,红心品种(Ch.praecox Patens Group)37个;并根据花径、花型、花色、花被片数目等性状筛选出性状优良、观赏价值高的品种9个,分别为金缕罗裙‘Jinlv Luoqun’、素未央‘Suweiyang’、日落金钟‘Riluo Jinzhong’、胭脂玉颜‘Yanzhi Yuyan’、多被金莲‘Duobei Jinlian’、齿被玉盘‘Chibei Yupan’、霞帔‘Xiapi’、狗牙花‘Gouyahua’、犹抱琵琶‘Youbao Pipa’。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发现于贵州省施秉县云台山地区的细辛属(Asarum L.)一新变种,即:花叶短尾细辛(Asarum caudigerellum var.Huayeense X.X.Bai&X.D.Cao),该新变种与原变种短尾细辛(A.caudigerellum C.Y.Cheng et C.S.Yang)的区别是:叶面凹凸不平,有白色点状花斑,花期3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中国白蛉亚科(Phlebotominae)昆虫进行数值分类研究,探索其在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亲缘关系。【方法】选取中国白蛉40个蛉种作为分类单元以及白蛉的68项形态特征为分类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属级及白蛉属Phlebotomus的亚属级分类一致。司蛉属Sergentomyia的亚属分类与传统分类有一些区别,聚类分析将司蛉属分为8类,其中尼克组nicnicgroup与司蛉亚属subgenus Sergentomyia和传统分类一致;泉州司蛉S. quanzhouensis和唐氏司蛉S. tangi聚入帕蛉亚属subgenus Parrotomyia;尹氏司蛉S. yini聚入新蛉亚属subgenus Neophlebotomus,应氏司蛉S.iyengari、马来司蛉S. malayensis、吐鲁番司蛉S. turfanensis、兰州司蛉S.lanzhouensis和南京司蛉S. nankingensis聚为一类;歌乐山司蛉S.koloshanensis、方亮司蛉S.fanglianensis和云南司蛉S.yunnanensis与尼克组nicnicgroup聚成一类,此类...  相似文献   

9.
描记采于广西天鹅县板么乡一洞穴的金线鱼巴属一新种,以采集地县名命名为天鹅金线鱼巴Sinocyclocheilus tianeensis Li,Xiao et Luo.sp.nov.新种与产于乐业的鸭嘴金线鱼巴S.anatirostris Lin et Luo相近,但有下列特征可明显区别①新种体被密集细鳞,后者裸露无鳞;②新种眼虽退化,但仍能见到隐于膜下的小眼,后者眼已完全退化成盲眼;③新种体色紫褐色,后者无色呈半透明状.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研究了6-BA、2,4-D、IAA、NAA、IBA、KT对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及探索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配方.激素筛选实验结果表明2,4-D能诱导蜡梅分化出愈伤组织.在2,4-D浓度梯度实验中,设计了0、0.1、0.25、0.5、1.0、1.5、2.0 mg/L 7个浓度,结果表明浓度为0.25~1.0 mg/L的2,4-D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最好.在6-BA浓度梯度实验中,也设计了0、0.1、0.25、0.5、1.0、1.5、2.0 mg/L 7个浓度,均未诱导出愈伤组织,表明6-BA不能单独诱导出蜡梅愈伤组织.以葡萄糖、6-BA和2,4-D三因素组合正交实验共设置了25个组合,得到诱导蜡梅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1%葡萄糖+0.25 mg/L2,4-D+1.5 mg/L6-B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