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测储量能否尽快升级直接影响着勘探开发决策部署和储量接替。以石油预测储量单元为研究对象,以优选储量单元升级为目的,依据预测储量和控制储量油藏动静态资料,对照控制储量单元特征,提出预测储量升级潜力优选的聚类分析方法。通过对储量单元的地质、物性及产能等特征的聚类分析,从预测储量单元中筛选出和控制储量具有高相似度的预测单元,为下一步储量升级动用提供优选目标。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对可升级预测储量进行早期识别,而且能够节省研究成本、提高决策效率。  相似文献   

2.
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致密岩性气藏,储层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利用确定法难以客观评估储量风险。为此以气田X区为例,采用概率法开展储量风险评估研究,通过各变量的概率分布函数和多次随机模拟计算,定量评估气藏参数的不确定性和不同风险对应储量规模,结合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明确气藏主要风险因素,优化地质模型计算的储量结果。研究表明,(1)概率法模拟计算的地质储量概率分布,提供了不同风险下的地质储量,有助于投资决策和开发方案制定;(2)参数变量的敏感性分析能确定影响各层储量结果的主要参数,对参数敏感性进行排序,估算变量变化区间对储量结果的影响,实现缩短储量评价周期和提高评价准确性;(3)地质模型储量与概率法的基准储量(P50)进行对比,结合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调整模型属性参数,优化后的X区各小层地质模型储量与基准储量的误差均在10%以内。概率法对岩性气藏给出不同风险下的储量规模,能客观评估储量风险,优化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3.
概率储量方法能很好地描述储量的不确定性.基于多线程技术对储量分析系统进行构建,讨论了多线程间的通信和同步机制,采用命名事件同步方式解决了在利用多个随机种子进行多次储量计算,求取概率储量时储量分析模块与随机模拟模块对模拟生成结果的争用等问题.最后给出了基于多线程架构的储量分析系统中各个线程间的协作关系及具体实现方法.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榆林某气田层的储量分析中,并取得满意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研究剩余可采储量的分布规律是调整、挖潜的物质基础,而准确计算单井的水驱控制储量是分析剩余油分布的重要方法。通过分析单井的水驱特征,认为由于储层物性的差异和水驱控制程度的不同,单井之间的开发动态差异大,单井间的水驱控制储量相差悬殊;在油藏的开发过程中,储量会发生再分配,部分单井会“借走”邻井的储量,使其水驱控制储量比地质储量大。因此,评价研究单井的水驱控制储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永全 《甘肃科技》2010,26(9):35-36
新、旧标准资源/储量分类有较大的区别,经过新、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的归纳与对比,认为新标准资源/储量与旧标准储量是不能简单地一一对比,只可以做大致地、相当地对比,这样对比,是矿产资源储量核查、矿产资源评估、矿产供给研究工作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了解城市嵌草式铺装系统中的碳储存功能,在山东省新泰市开展现场采样调研,分析嵌草式铺装系统中的生物碳储量及土壤碳储量特征。结果显示:新泰市嵌草式铺装系统总体碳储量平均为(2792±458)g·m-2,其中,土壤碳储量占总体碳储量的主体地位;地上生物碳储量、根系生物碳储量及土壤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有所不同,在不同站点之间,地上生物碳储量及土壤碳储量存在显著差异,根系碳储量的差异不显著;嵌草式铺装地上生物量与地上碳储量(R2=0999;P<0001)、总体碳储量(R2=0493;P<0001)具有显著关系。表明城市嵌草式铺装系统具有一定碳储存潜力,通过栽种植物的合理配置与有效管理,能够提升嵌草式铺装系统的碳储存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矿山储量动态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收集以往的勘查资料,实地调查矿山开采的历史与现状,认真了解拟开采布局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保有查明资源储量、当年动用(采出和损失)资源储量等,将矿山地质测量中所有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才能编制出质量和可信度较高并切合实际的矿山储量年报。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井网加密前后地质储量的变化及分布特征,本文采用三角网法计算不同井网密度条件下、不同沉积类型砂体的地质储量,确定井网加密前后不同沉积类型砂体的地质储量分布特征。随着井网的不断加密,除三角洲外前缘亚相不稳定席状砂体外,其它各类型砂体的地质储量均有增加的趋势;不同井网密度下,不同类型砂体的地质储量的变化特征,与砂体分布特征一致,分布相对稳定的砂体地质储量变化不大,分布相对不稳定的砂体地质储量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9.
我国杨树林的碳储量和碳密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使用材积源生物量法,测算我国杨树林碳储量及碳密度。结果表明:(1)我国杨树林总碳储量为261.84 Tg,碳密度为25.92 t/hm2,其中,人工林碳储量为179.22 Tg,碳密度为23.67t/hm2;天然林碳储量为82.62 Tg,碳密度为32.65 t/hm2;杨树人工林碳储量占全国乔木人工林总碳储量的15.9%。(2)北方地区杨树人工林碳储量达172.94 Tg,占杨树人工林总碳储量的96.5%,为我国杨树人工林固碳增汇集中区域;内蒙古、河南及山东杨树人工林碳储量分别为35.45、24.51、22.42 Tg,占总碳储量的55.9%,为我国利用杨树人工林固碳增汇的大省。(3)杨树中幼人工林面积达547.68万hm2,占总面积的72.3%,其碳储量达117.95 Tg,占总碳储量的65.9%,是我国杨树人工林碳汇潜力所在。因此,杨树人工林,尤其是北方地区杨树人工林,为我国利用杨树固碳增汇主要森林,也是我国北方人工林重要的碳贮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国内外油气藏储量的几种计算方法,并结合实例分析并计算储量参数,最后对储量参数进行评价,通过对储量的计算结果和储量丰度值大小,得出目标油藏属于小型低丰度油藏。  相似文献   

11.
缝洞型潜山油藏储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缝洞型潜山油藏具有特殊的储集类型和特征,其饱和度参数解释、有效厚度划分、储层平面分布的确定是储量计算中的难题。利用成像、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对东部的埕岛油田埕北30块缝洞型潜山油藏,定量描述其裂缝、计算裂缝孔隙度和解释含油饱和度,将测井与地震资料相结合,确定井点以外储量参数分布;对西部的塔河油田塔3,4块油藏,针对缝洞型油藏的储量不确定性,采用容积法、动态法、概率统计法多种方法计算储量,并给出了储量的期望值。通过对东、西部缝洞型潜山油藏采用的不同储量计算方法对比分析,形成了一套适合于该类油藏储量参数研究和储量计算的方法。经过开发井资料进一步证实,该方法计算的储量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探讨油藏储量动用状况定量化表征的原理及方法。从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角度,提出了利用油藏阶段采收率与最终采收率的比值来定量表征储量动用状况的新概念——储量动用质量。运用这一新概念,分析评价了胜利断块油藏的储量动用状况,并建立了以储量动用质量百分数为[0,40%)、[40%,60%)、[60%,70%)、[70%,90%)、[90%,100]5个区间作为衡量储量动用状况较差、差、达标、良、优5个级别的评价标准。通过计算,得出胜利断块油藏储量动用质量为67.5%,为"达标"级。研究表明,储量动用状况定量化表征不仅取决于油藏开发工作的质量,而且还取决于油藏储量的质量(品位)。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油气储量价值等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气储量的特点,对油气储量价值的优劣等级进行划分。选取影响油气储量价值等级的7个因素,即储量规模、储量丰度、储层埋深、原油黏度、渗透率、凝固点和采收率,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对油气储量价值等级划分进行仿真,并运用网格搜索法确定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参数惩罚因子C和核函数参数σ。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是评价油气储量价值等级的有效方法,训练正判率达到95%,检验正判率达到81%。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油资源后备储量不足,国内缺口逐年增大,没有建立储量资产交易的管理体制,不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论文分析了国内石油资源实行商品化的意义,参考石油公司石油储量管理及交易方法,建立了在不同条件下石油储量交易价格模型。  相似文献   

15.
对数种煤炭储量计算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揭示了其理论依据,通过对不同地质类型煤矿床比较,指明了各类煤炭储量计算方法对不同地质类型煤矿床的理论适用性。结果显示对于合理选择储量计算方法,提高储量计算精度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蔺彪  闫纾梅 《科技信息》2010,(35):195-195
1自然资源 鄂尔多斯市土地总面积86752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407.35千顷;森林资源总面积30.67千公顷;草地总面积5877千公顷;潜水总面积66.67千公顷;尤为突出的是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煤炭储量1496亿吨,天然气储量7000亿立方米,高岭土储量65亿等等。  相似文献   

17.
林龄对侧柏人工林碳储量以及细根形态和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徐州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量转化方程及土壤调查数据分析了3种林龄下(40、48和55 a)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乔木层碳储量在系统碳储量中所占比例随林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土壤层碳储量比例呈下降趋势,灌草层和枯落物层碳储量随林龄增加无明显变化。整个系统的碳储量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加,其中55年生侧柏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109.55 t/hm2,分别是40和48年生的1.22倍和1.09倍,而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储量差异引起。(2)细根生物量方面,细根中低级根(1~3级根)生物量在不同林龄林分中无显著差异,高级根(4、5级根)和总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大而明显减少。细根形态方面,与40 a的相比,在表层土壤中,48年生林5级根的直径显著降低,5级根的根长和1级根的比根长显著提高;55年生林4级根的直径和根长以及1级根的比根长显著提高。在亚表层土壤,48年生林3级根的直径和4级根的根长显著增加,1级和2级根的比根长显著降低;55年生林3~5级根的直径和5级根的根长显著提高,3级根的根长以及1级和5级根的比根长显著降低。(3)3级根的直径与土壤层碳储量显著负相关,5级根与生态系统总碳储量显著正相关。2级和3级根的比根长与土壤层碳储量显著正相关,而3级根的比根长与乔木层碳储量、枯落物层碳储量和生态系统总碳储量显著负相关。4级和5级根的生物量与枯落物层碳储量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层碳储量极显著负相关;细根总生物量与乔木层碳储量和总碳储量极显著负相关,与灌木层和草本层碳储量显著负相关。因此,细根形态和生物量的变化可能是导致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SEC储量定义及评估准则入手,结合国内上市储量评估的实践,阐述了新增探明、已开发、未开发三类上市储量,按照SEC准则确定评估参数(开发参数、经济参数)和现金流法计算剩余经济可采储量的方法,并以实例进行了说明。最后指出了SEC储量评估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对国内上市储量评估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采空区是固体矿产开采过程中已被开挖的所留下的采场、硐室等,采空区的储量编录是矿山储量动态管理的基本要求,准确的储量计算结果可有效指导矿山后续的生产工作,提高经济效益,但目前国内各矿山大多采用简单的几何计算方法求取采空区储量,无法准确、客观地评估矿山的资源储量情况,为了精确估算采空区储量,以新疆某矿区为例,首先分析了适合建立采空区的三维模型方法,以及固体矿产储量估算中采空区建模的2种方式:剖面法和中段法;建立模型后,将基于地质统计学建立的矿体三维模型和采空区模型进行布尔求交,根据切割后模型,体积加权计算采空区储量;最后通过实例对比采空区和剖面法三维矿体模型求交结果的储量信息,验证了基于地质统计学计算储量结果更为接近实际勘探储量,这对于矿山的数字化动态管理,矿山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系统地阐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关于油气储量的定义及分类标准,比较了SEC准则下的储量与国内储量定义的异同。总结了SEC准则下5种常用的储量评估方法及适用条件,并着重分析了目前国际上最为常用的动态分析法——递减曲线分析法。随后以西非某深水浊积砂岩油藏为例,结合该油藏不同生产井的产量、压力、含水率、工作制度等油藏动态生产形势,分别选取了不同储量评估方法,并结合该油藏单井经济极限产量,最终确定了SEC准则下的储量。本文对已开发油藏SEC准则下动态储量评估方法及实际应用进行了总结与探讨,对于同类型海相浊积砂岩油气藏SEC动态储量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