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易卜生《玩偶之家》与女主人公娜拉的形象给了郭沫若宝贵的启迪。他的历史剧代表作《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中的主人公都不同程度地继承了娜拉的叛逆性格,是娜拉带郭沫若走近易卜生,而这其中的距离远近又与郭沫若本身的思想个性不无关联。从易、郭剧作中个人主义的人物风采,以及易、郭两人的女性观,探讨了易卜生对郭沫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诗人、杰出的剧作家郭沫若,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十部历史剧,这就是二十年代的《卓文君》、《王昭君》、《聂(?)》;四十年代的《棠棣之花》、《屈原》、《孔雀胆》、《虎符》、《筑》、《南冠草》;六十年代的《蔡文姬》、《武则天》。这十部历史剧运用历史题材,借古喻今,着眼于今人写古人,紧密配合现实斗争,形象地反映了时代的风云。郭沫若的历史剧以其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磅礴的热情、奇特的想象,雄浑豪迈的气势、诗化的语言,在艺术风格上独树一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青年时期的"叛逆"形象主要源自《沫若自传》的文学塑造,长期以来,学界亦是在此基础上形成所谓郭沫若的"叛逆性格",并进而认为此种性格"与生俱来"具有"必然性"。本文以郭沫若早年留学日本期间家信的合集《樱花书简》为中心,通过其透露的郭沫若勤奋向学的传统一面和《沫若自传》塑造的叛逆形象间的距离来发掘"叛逆"、"叛逆性格"遮蔽下郭沫若真实而平凡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年代,向培良在《中国戏剧概评》一书中对郭沫若早期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等提出了严苛的批评,认为郭沫若历史剧"教训"色彩浓重、人物塑造机械呆板、脸谱化等.向培良意在以此引进和宣传纯正的戏剧艺术观念,从戏剧创作和戏剧理论两方面正本清源.他的批评意见显然未能真正发挥效用,郭沫若在后来的历史剧创作中一仍其旧并有巨大反响,但这些意见为后人看待历史剧、认知戏剧提供了理性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汉宫秋》中所塑造的王昭君既不同于历代文学伤口中中含悲抱怨的昭君, 又有别于我国早期古典悲剧中薄命红颜的女性形象,而是一个刚柔相济、深明大义、包含着民族感情和爱国精神的具有悲剧审美价值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的文学活动从创作《女神》开始,郭沫若研究从评论《女神》开始。《女神》问世已经90年,但是对于《女神》和《女神》时期的郭沫若,仍有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女神》不是一个完全意义的研究文本,郭沫若同时创作的还有其他许多新诗;《女神》是一个中国青年在日本留学时期创作的,那是它所由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缺失了这样许多考察内容和研究视点的《女神》研究,只能算是一个"跛足"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主张"诗人译诗,以诗译诗",其"风韵译"理论在诗歌翻译界独树一帜。《英诗译稿》是郭沫若的最后一本译诗集,本文试着从其中一篇译诗——"偶成"来分析郭沫若"风韵译"的诗歌翻译思想。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历史文学作品的创作在我国已经初步繁荣起来,出现了一批把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较好地结合起来的作品,历史小说《李自成》、《曹雪芹》、《戊戌喋血记》,历史剧《王昭君》、《正气歌》、《秦王李世民》等作品,受到了读者和观众的欢迎,人们对这些作品给予较高的评价。与此同时,关于历史文学作品中的历史真实性问题,在学术界重新引起了一些争论,报刊上发表的许多评论,也常常涉及这个问题。为了促进历史文学创作的更加繁荣,本文拟以《三国演义》和郭沫若的历史剧如何处理历史题材问题为例,对历史文学作品中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问题,作一点研究,谈一些管见。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的是中国现代作家郭沫若(1892—1978)创作于1904—1912年间的少年诗稿。郭沫若的出名更多地在于他那些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的"早期诗歌",如《女神》,但他同时也写自传。论文从比较的视野对郭沫若的自传体作品《少年时代》和收录在《郭沫若少年诗稿》中的那些诗歌与传统的唐诗进行了对比分析。郭沫若从小熟读唐诗,所以他在1904—1912年间写作的诗歌深受唐诗影响。在他早年写作的诗歌中,郭沫若非常注重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的这些诗歌可以看作他年幼心灵的独特理想和愿望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的文学活动从创作《女神》开始,郭沫若研究从评论《女神》开始。《女神》问世已经90年,但是对于《女神》和《女神》时期的郭沫若,仍有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女神》不是一个完全意义的研究文本,郭沫若同时创作的还有其他许多新诗;《女神》是一个中国青年在日本留学时期创作的,那是它所由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缺失了这样许多考察内容和研究视点的《女神》研究,只能算是一个"跛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史上,郑学稼以"第四种人"著称。对早期郭沫若,有过别具一格的论述。郑学稼论郭,主要从郭沫若与创造社、浪漫主义文学和左翼文学的关联中展开。如果说创造社是中国文学史中浪漫主义的符号,郭沫若的名字,则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其中《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翻译,更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独放异彩的珍珠。郭沫若从浪漫主义文学转到普罗文学,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政治化的表征,而文学政治化也正是左翼文学的病源。  相似文献   

12.
“科学的春天”30周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0年前的3月——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的论断振聋发聩。闭幕式上郭沫若的讲话《科学的春天》轰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郭沫若是20世纪20年代初新文学的践行者与解放者,也是新思想的吸纳者与传播者。其早期作品除展现激情和进取外,亦深受当时流行的种种舶来文化之影响。尼采哲学思想,即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盛行一时的"尼采热"中,郭沫若不仅积极研读、尝试翻译其作品,更在尼采之超人哲学的影响下,创造出了一大批浪漫而深刻的新诗作品。《凤凰涅槃》,即是这批诗作中的典型代表。诗中自我牺牲,涅槃重生的"凤凰"形象与"超人"批判、坚韧、孤傲等特征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以文本细读为手段剖析两者关联,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凤凰涅槃》,进而加深对郭沫若早期思想和新诗变革,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内在规律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二三年七月三日,郭沫若写了《道德与良心》一文,发表在同年七月七日《创造周报》第九号上。这篇文章对于研究郭沫若早期的伦理思想很有价值,但不知什么原因,作者所编的专集、文集和选集均未收录此文,有关研究郭沫若的论著、资料,也很少涉及这篇作品,实际上它已成为一篇佚文了。笔者撰写此文,试图对《道德与良心》作一简略的介绍、评论,希望能对认识郭沫若早期思想的特点有所帮助。因为郭沫若这篇文章篇幅很短,故全文照录如下:  相似文献   

15.
根据相关事实可以知道,叶德浴先生的《郭沫若对鲁迅态度剧变之谜》、《关于郭沫若的〈蒐苗的检阅〉》两篇文章呈现出不明情况、扭曲事实、想当然、断章取义、未能知人论世、牵强附会、故意曲解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3,34(1):125-126
2012年12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主办,郭沫若纪念馆承办的"郭沫若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第四届中国历史学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武寅副院长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秘书长、第四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评奖委员会秘书长黄浩涛介绍奖项并宣布第四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获奖著作和作者名单.出席会议的相关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图1),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郭书春研究员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首次荣获一等奖(图2);张秀民著、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韩琦研究员增订的《中国印刷史(插图珍藏增订版)》荣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17.
王昭君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传颂,曾以各种方式登上舞台。随着社会进步、科学发展,近年来有一些关于昭君题材的电影上映。昭君生活在距今两千多年的汉代,记载其故事的信史较少。她的故事已不能完全被考证,但在众多被塑造的昭君形象中,历史剧《王昭君》里的昭君更容易被现代人接受,而这一形象之所以被我们接受,与她身上体现出的个性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8.
萧红在其成名作《生死场》中刻画了一个哈尔滨附近村庄的人们(尤其是女性群体)的生与死的故事。在小说中,女性的生命价值被践踏,难逃"被虐"的命运,而女性也在有意无意中将自身所受到的种种压迫强加到同类或比自身更为弱小的孩子身上,对他们施以"虐人"行径。本文拟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探讨萧红在《生死场》中对女性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试图挖掘造成小说中女性"被虐"与"虐人"的双重困境的根源,并由《生死场》出发来探究萧红独特的女性写作的背后原因。  相似文献   

19.
作为历史人物的王昭君,她的形象不断出现在剧作家笔下,但她的文学形象,在不同作家如古代戏剧家和20世纪的郭沫若、曹禺的笔下,却是不尽相同的,而且还经历了一个明晰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投射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现实社会秩序中的地位和精神构成的变化,透露着创作主体个人及其所代表的群体对现实和未来的诉求与想象。  相似文献   

20.
对郭沫若历史剧的真实性,曾不断有人提出疑问,较近的一次批评,大约要数文汇报80年11月16日周振甫《积学、酌理与文艺批评》一文了。文章列举史料加以分析,说明历史上东汉蔡邕之女文姬没有嫁给南匈奴左贤王;曹操赎文姬只是把她从奴隶的地位中救拔出来,没有要她续《续汉书》;蔡伯皆《续汉书》稿子早已散失,无法续写,又指出剧情几处明显的漏洞。虽然文章对郭沫若的《蔡文姬》的真实性并未作什么结论,但人们读后不能不认为郭沫若写了一个子虚乌有的故事,而且不合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