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孤子传输系统中引进三阶色散微扰,根据非线性薛定谔(NLS)方程,利用变分法对有三阶色散效应扰动的光孤子在光纤中的传输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孤子解.结果表明,三阶色散使孤子的中心位置和相位随传输距离作线性漂移,随着三阶色散系数的增大,这种漂移更加厉害,当其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会破坏孤子传输的稳定性,甚至导致孤子崩溃.  相似文献   

2.
针对色散管理孤子系统中孤子幅度、脉宽等参数的动态周期变化特性,采用时域和导频滤波复合控制方法,建立了光脉冲的传输方程,研究了短皮秒DM光孤子系统中控制孤子自频移(SSFS)影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采用变分法分析了高速DM啁啾高斯准孤子在喇曼自频移条件下传输演化特性,采用沿线上导频滤波控制方法,将自频移控制在设计范围内,稳定了孤子中心频率.对40 Gbit/s长距离高速DM孤子传输系统的传输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所得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3.
设定了光孤子传输的实验系统,采用色散搭配技术进行光孤子传输实验,利用光纤光栅滤波器消除DFB—LD的红移啁啾,得到变换限制脉冲。通过比较一阶孤子传输前后的自相关曲线和传输前后的频谱图,说明实验系统成功实现了一阶孤子无畸变传输34km。  相似文献   

4.
通过数值解非线性耦合薛定谔方程,研究高速光孤子通信系统中高阶色散和偏振模色散对孤子传输的影响,并数值模拟孤子在单模光纤中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偏振模色散导致孤子脉冲展宽、峰值功率下降、峰值点随传输距离漂移;高阶色散和偏振模色散使孤子加速展宽、脉冲沿出现非对称的振荡结构,脉冲峰值点随传输距离的漂移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5.
从描述色散管理光孤子传输的非线性薛定谔(NLS)方程出发,利用对称分步傅里叶方法对方程进行数值 求解,模拟研究了色散管理孤子(DMS)在光纤中的传输演化特性。结果表明,孤子在通过周期性搭配具有相反色 散系数的光纤中传输,极大地降低了孤子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孤子的传输演化特性得到很大改善。指出了色散管 理孤子的优点以及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含频率啁啾的高斯脉冲在色散管理孤子系统中的传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啁啾的存在将使脉宽和幅度沿传输距离涨落,并引起能量加重因子的增加。还研究了由谱窗技术产生的近变换限制脉冲在色散管理孤子系统中的传输问题。结果表明,通过合适的能量加重,近变换限制脉冲传输非常稳定,且其性能比相应的均匀低色散孤子系统还好,这表明色散管理系统比均匀光纤系统在光孤子源方面具有更大的啁啾及波形容差。  相似文献   

7.
首先解析求解具有PT对称结构的(2+1)变系数非线性薛定谔方程,获得PT时空孤子解;然后详细地讨论了PT时空孤子在3种不同衍射/色散介质中的演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衍射/色散系数为常数或指数衰减函数时,无啁啾PT时空孤子的强度随传输距离始终保持不变,而啁啾PT时空孤子的强度随传输距离呈现增长趋势,此时PT时空孤子的传输是不稳定的;当衍射/色散系数为周期性调制函数时,无啁啾PT时空孤子的强度随传输距离也是始终保持不变的,而啁啾PT时空孤子的强度随传输距离呈现周期性变化,此时PT时空孤子能够稳定传输。  相似文献   

8.
从修正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MNLSE)出发,采用变分法,导出了在高阶色散和五阶非线性共同作用下类明孤子脉冲参数随传输距离的演化方程组;求出了振幅与脉宽、脉宽与啁啾之间的约束关系及脉宽随传输距离演化的解析解;分析讨论了光纤中高阶色散和五阶非线性共同作用对类明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含修正项的非线性薛定谔(MNLS)方程出发,采用变分法,推导出在三阶色散情况下类明孤子参数随传输距离的演化方程组及其解析解,研究了三阶色散对光纤中类明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计算机系统的仿真方法研究应用相敏光放大器(PSA)作为在线放大器的平均光孤子系统中PSA的增益对孤子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仿真的结果表明:由于PSA增益的相敏特性,孤子脉冲经PSA放大后会出现能量损失,导致长距离传输后脉冲幅度下降。适当调高放大器增益能够补足孤子能量的损失,显著延长孤子的稳定传输距离。但是,如果系统中色散波较大,放大器增益的微调量也相应较大。而过大的放大器增益会使得孤子脉冲经PSA放大后出现显著的旁瓣,长距离传输后旁瓣能量的积累将导致孤子间严重的互作用,劣化系统的传输性能。因此,适当提高放大器增益只能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改善系统的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11.
考虑一类(2+1)维破裂孤立子方程,应用动力系统的分支理论,给出了一类(2+1)维破裂孤立子方程(1)的行波解的分支相图,由此得到了一类(2+1)维破裂孤立子方程(1)的精确行波解的参数表示。  相似文献   

12.
文中研究Polar码在图像传输系统中的应用,讨论Polar码的译码迭代次数、码长、码率等因素对恢复图像的影响,并与等同条件下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I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LDPC)在图像传输中的性能进行比较.数值仿真表明:随着Polar码译码迭代次数增加、码长增长和码率减小,图像传输的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BER)减小,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PSNR)增大.同时在码长为2 048,码率为0.5时,Polar码在图像传输中的性能比LDPC码的性能有明显地提高,在输入信噪比为3 dB时,Polar码的误块率有102增强,PSNR值有4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多中继协作系统设计提出了以最小化每符号全系统平均能耗为目标的高能效协作传输(energy-efficient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ECT)和以最小化系统中断概率为目标的中断概率最优化传输(outage probability-optimal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OCT)两个最优化不同系统性能的协作传输策略。仿真结果表明,ECT传输策略在能耗方面优于OCT策略,且ECT传输策略下的中断概率远远大于OCT传输策略。因此,系统的节能设计必须在能耗与其他系统性能之间进行折衷。  相似文献   

14.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高峰均功率比值(PAPR)的问题,对传统的部分传输序列(PTS)算法进行了改进,把传统的只进行相位的扰动改进为相位和幅度同时作用,改善了系统的PAPR性能.对相位序列的取值范围进行了研究,验证了取值范围的变化对PAPR值的影响.同时,改进的算法也抑制了加入边带信息以后的系统的峰值再生问题.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PAPR性能有了1dB的下降,边带辅助信息的复杂度有一定的下降.  相似文献   

15.
在色散管理系统中建立了周期扰动模型,研究了三阶色散对孤子传输的影响。根据输入孤子脉冲形式的不同(基阶孤子、二阶孤子和双孤子),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三阶色散对它们各自传输造成的影响和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终端位相调制及正色散补偿是光孤子系统中的一种新的传输控制技术,本文首次对系统参数对误码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恰当地选择系统的光纤色散参数,终端散补偿因子以及传输速率能使系统的误码率达到最低。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电荷泵电流不匹配引起的高阶Δ-Σ调制器(DSM)量化噪声建模,提出一种改进型小数分频频率合成器(Frac-N)模型,即:在传统小数分频频率合成器的反馈支路上嵌入一个不含分频器的宽频带锁相环(PLL)构成的噪声滤除器(NF)。另外,为了减小鉴频鉴相器(PFD)输入端相位误差,设计了一个线性度能达到89%的电荷泵。该频率合成器采用0.18μm CMOS电路实现,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噪声滤除技术可以对高阶DSM产生的带外量化噪声进行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上行链路的反馈资源利用率,研究了多小区重叠覆盖下的相位反馈问题,并推导出用户自适应反馈比特分配的最优解.用户可根据自身传输信道与干扰信道的信道质量,以及来自不同基站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信息,自适应地确定相应比特数.通过在预编码中根据反馈的相位差信息进行相位补偿,使得用户端接收信号能够相干叠加.研究表明,该方案在不增加系统反馈开销的条件下,能够较为明显地提高系统吞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