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迪 《科技资讯》2011,(33):198-198
学困生的形成是由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方面决定的。其中内部原因包括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学习方法差、学习效率低;认识水平低,依赖心理强。外部原因包括教育制度原因、教师原因、家庭的原因、社会原因。针对学困生的成因,分析改变小学学困生现状的对策有:学校教育方面应该从激发动机入手,树立自信,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困生想学;从改善环境突破,融洽感情,让学困生爱学;从培养兴趣着力,教给方法,让学困生会学;指导家长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另外结合家庭方面及社会各方共同关注学困生,理解学困生,从而帮助他们摘掉落后的帽子,重新拾起对前进的渴望。  相似文献   

2.
高等院校中存在一部分学生,既家庭贫困,学习成绩又差.通过爱心激励法、自信心激励法、自尊心激励法、进取心激励法、与家长结合激励法,对"贫困大学生中的学困生"进行转化,使他们及早脱离"学困"行列,从而提高高等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3.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教育教学中复杂、艰辛而长期的一项工作,通过爱心激励法、信任激励法、尊重激励法、帮助激励法、赏识激励法和评价激励法对"学困生"进行转化,使"学困生"及早脱离"学困"的行列,以适应新一轮课程的改革,全面素质都得到提高.积极探索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背景下学困生问题是教育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通过讨论学困生的一般表现和成因,在此基础上将学困生分为两大类型:情感态度欠缺型学困生和知识能力欠缺型学困生.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选取3名典型的学困生作为个案研究,进一步诊断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三位学因生对数学学习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通过个案研究,得出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若干策略:深入分析和诊断,因材施教;平等交流、客观评价,激发真正自信;及时反馈,为理解而教.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校学生学习行为的动态监测及个性化教育管理,提出了衡量学困生及其影响因素的多维学困测度与分析方法.围绕高校积累的学生数据,构建了多维学困指标,并整合A-F方法,维度的聚合与分解等手段,对不同学科和家庭背景下的学生的学困特征进行评估.这项研究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找出学困人群,描述他们的特点,并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采取差异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出现了一部分学困生,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运用新课标理念,帮助英语学困生排除学习障碍,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尽可能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  相似文献   

7.
郑军林 《科技咨询导报》2009,(15):147-147,149
本文通过丰富的理论依据,通过教学实践,陈述通过培养英语学困生运用情感策略主动学习从而转化英语学困生。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激发学困生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乐于与他人合作,培养学困生和谐、健康向上的品格。  相似文献   

8.
所谓学困生,就是指学校里的学习后进生。教育教学实践表明,不论哪所学校,也不论哪个班级,都有一些学困生存在。学困生虽然为数不多,但影响范围广,是教学的阻力之所在,因而不容忽视。学困生在思想品德上或学习上的后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心理上一种特殊矛盾的反映。究其原因,不外是: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散漫,学习松懈;学习方法不当,效率不高;基础差,接受能力不强……凡此种种,均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从而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当然不愿、也不能对学习后进生视而不见。一旦出现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及时、主动地想方设法去转变他们,尽可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这里谈谈我转化学困生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所谓学困生,就是指学校里的学习后进生.教育教学实践表明,不论哪所学校,也不论哪个班级,都有一些学困生存在.学困生虽然为数不多,但影响范围广,是教学的阻力之所在,因而不容忽视.学困生在思想品德上或学习上的后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心理上一种特殊矛盾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以初三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化学课程教学为切入点,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文献法和个案考察法,分析了学困生化学学习障碍的成因,得出主要有自卑、基础差、学习速度慢、拖拉有惰性、逆反和骄娇心理等几种类型,根据他们不同的学困原因采取了相应的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1.
转化“学困生“的六种激励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教育教学中复杂、艰辛而长期的一项工作,通过爱心激励法、信任激励法、尊重激励法、帮助激励法、赏识激励法和评价激励法对“学困生”进行转化,使“学困生”及早脱离“学困”的行列,以适应新一轮课程的改革,全面素质都得到提高。积极探索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转化“学困生“的六种激励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教育教学中复杂、艰辛而长期的一项工作,通过爱心激励法、信任激励法、尊重激励法、帮助激励法、赏识激励法和评价激励法对“学困生”进行转化,使“学困生”及早脱离“学困”的行列,以适应新一轮课程的改革,全面素质都得到提高。积极探索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教育教学中复杂、艰辛而长期的一项工作,通过爱心激励法、信任激励法、尊重激励法、帮助激励法、赏识激励法和评价激励法对“学困生”进行转化,使“学困生”及早脱离“学困”的行列,以适应新一轮课程的改革,全面素质都得到提高。积极探索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蔡维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5):191-192
在我国的大学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如基础知识、技能、习惯、方法等,使得大学英语学困生的数量日趋上升。很多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厌倦感极强,甚至个别学生几乎放弃了英语的学习,最终成为英语学困生。本文根椐英语学困生的不同成因进行深入分析,从心理方面对学困生进行深入研究,强调应强化学习英语的动机,给予心理暗示;并结合英语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提出具体的帮辅措施,以促进学困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徐文辉 《科技信息》2012,(21):289-289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困生是一个客观存在群体。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总有一些学习成绩不尽人意的学生.他们便是被我们教师称为学困生的孩子。“学困生”这顶帽子,宛如一盆冷水.泼得他们心灰意冷;使其变得消沉、孤独、无望、麻木……其实学困生是相对的、变化发展的,学校没有一成不变的学困生。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行动起来.关注学困生,针对学困生的实际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经过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努力工作.学困生一定会转化为好学生。  相似文献   

16.
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各个班级都或多或少存在。但转化学困生又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如果方法不得当,往往是事倍功半。因此,要想有效地转化学困生,必须做到精准帮扶,只有做到了对学困生的精准帮扶,才能使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取得很快地提高。本文就从帮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分析原因;分层进行,精准帮扶;结对帮扶,利用优等生带动学困生;总结、激励和提高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困生进行精准帮扶。  相似文献   

17.
高中数学“学困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有其复杂的成因,既有学生主观因素,也有外因的综合影响。教师要针对“学困生”的成因,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尽快转变“学困”状况,促进学生整体进步、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困生”的转化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找到“学困生”学困之根源,采用恰当的方式,长期坚持,用爱心呵护,成功转化“学困生”。  相似文献   

19.
转化学困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历来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棘手的难题,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我们责无旁贷。由于种种原因,学困生普遍学习兴趣低下,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性格孤僻,课堂发言不积极,导致学习能力低下。该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利用编制儿歌和口诀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赵向云  张莉 《科技信息》2010,(13):265-265,366
造成高三英语学因生的重要因素是他们的思维结构与知识结构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的形式与以前学习时打下的基础密切相关,是知识缺陷日积月累的结果.其次是学困生要求的非形式化与英语教学内容的严谨性、逻辑性、有序性的矛盾。一定的教学干预措施能逐步排除知识结构的障碍。学困生转困工作是一项实践周期长,涉及因素多,工作难度大的教育教学改革,许多实践我们还停留在表面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提高,今后我们应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特点,拓宽改革面,加大实践力度,把对策集中到学因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能力的提高、学困生学与教师教的依附关系上,继续进行探索,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