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海子诗歌意象丰富,意蕴深厚,极具艺术张力,例如“秋”意象。本文从三方面论述海子抒情诗中“秋”意象。首先,“秋”象征丰收而荒凉的人世;其次,论述“秋”的感伤;最后,“秋”是幻象丛生的国度。  相似文献   

2.
由全球化冲击所带来的大众文化诉求的日益扩展为当代汉语文学的审美选择提出了全新的课题。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向传统的文学审美方式提出了挑战。现实式的“审美”已越来越趋向于普适化,进而变成了人们生活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普适性的大众文化在日益蔓延,但文学也因此恰好有了从“诗”上升到“思”的机会和条件,它同时也为我们实现文学自身的精神超越提供了可能的契机。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大众文化与西方大众文化接触日益频繁,从而加大了东西方大众文化的相互激荡和冲突。由于在成长发展上的后发性,中国大众文化成为西方大众文化“化中国”的重要途径,面对全球化的压力,中国大众文化不能退却畏缩,而应该以积极的“中国化”姿态来迎接挑战,用中国自己的大众文化构筑防止西方大众文化“化中国”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4.
大众文化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文化现象,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塑现代社会。网络的发展,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现象更加明显,网络文化更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强势文化,呈现出"去中心化"的特征。事实上,浮躁的大众文化幻象背后隐藏着意识形态的本质,它表达的是特定主体在一定时期内所具有的价值观。为正确引导大众的价值追求,应对大众文化进行适应性重塑。即大众文化建设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弘扬中国精神;注重以"情"动人,协调和整合价值取向;加强对话意识,顺应大众媒介特征,引领流行风尚。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文章从坚持“双百”方针及“二为方向”、经济效益服从于社会效益、贴近人民生活实践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把握大众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6.
如果“三维世界是一个幻象”成立,则人们对于宇宙真相的认识就更近了一步。  相似文献   

7.
“日常生活审美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产行为,它生产的不仅是物质,还有幻象,它在改变人与艺术的关系的同时导致崇高精神的丧失,表面具有民主色彩,实际却有等级之分。在“日常生活审美化”所造成的消费盛宴中,人们的身体在场,而精神却是缺席的。  相似文献   

8.
快乐之道     
北京香山有个“歌唱俱乐部”,每天清晨,一些上班簇和离退休老人,自发地聚集在香山的广场上,在“队长”指挥下,开怀大唱。在歌声中驱散胸中的郁闷,缓解工作的压力,松弛生活中绷紧的神经。一些有疾病的老人,由于乐在其中,居然病情也得到好转。  相似文献   

9.
作为大众文化之一的电视剧艺术.在以平面化、娱乐化、商业化为特征的大众文化语境下,受创作机制、市场份额、观众需求等因素的制约。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尤其容易受到媚俗的“侵袭”。本文试析电视剧作品中出现的几种媚俗现象。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以其自身特有的魅力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沐浴在春风中,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向前走,我越来越感受到:它有着生机勃勃的旺盛的生命力,它给予了广大教师新鲜的“血液”。在不断地“充电”和“造血”过程中,我和我的学生一道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一册和第二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领悟着新的理念,透过新课改,看到学生学习的热情,从教材内容到教学方法到学生,我都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小学科技》2009,(3):F0002-F0002
闸北区实验小学是上海市素质教育基地、上海市文明单位,李莉校长一直十分注重学校科技教育的发展,“打造让学生有收获、有快乐的科技课堂”是李校长和每一位科技教师的共同心愿。学校的每位科技教师都有一技之长,有的擅长纸模型制作,有的擅长剪贴报制作,  相似文献   

12.
文化批判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领域。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盛行的大众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控制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意识形态。在批判大众文化的同时,他们讴歌精英文化的乌托邦指向和批判功能。在当代社会,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一样,事实上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所以,通过文化批判实现社会形态的更替的企图是注定不会成功的,真正具有变革社会功能的,只能是具体的物质实践。  相似文献   

13.
论广告诉求及其唯美实现--一种艺术现象学的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艺术以其诉求的功利性区别于纯粹艺术,广告诉求通常以审美的方式去实现自身的功利目标。诉求的审美化涉及情感.并由此制造了真善美的幻象。在极端的审美化与唯美主义的语境下,广告使人们的消费欲望得到了空前的刺激.而消费主义在根本意义上规定了大众文化。因此,通过现象学的方式,如何让广告艺术回归存在与美的生活世界自身,这无疑是广告文化批判的一个独特视野。  相似文献   

14.
大众文化的崛起与文化产业的兴盛带来了许多理论话题与现实问题。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带有鲜明文化革命色彩的传统批判理论曾盛极一时 ,是伯明翰学派与后现代主义诸家为大众文化批评带来的反拨和突破使其步入了多元共存的文化“后革命”时代。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先后引进 ,刺激了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开展 ,也能解决一部分中国的大众文化现实问题 ;但要警惕和防止以“他者”的文化眼光来遮蔽中国本土的问题情境 ,或把西方社会的文化问题硬性移植到中国而变成“假想敌”。  相似文献   

15.
《蝴蝶君》一剧曾获得美国托尼戏剧奖,剧中的反东方主义的主题已被广泛研究过,而本文则主要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分析了剧中主人公的自恋情结,以及西方殖民者的自恋。而“蝴蝶”是剧中主人公自恋的幻象,是其自恋心理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视野中的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正在接受高等学校教育的大学生,而其影响并非都是积极的。高等学校教育有必要而且可能担负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这一时代所赋予的“新的重要使命”。大众文化与高等学校文化的疏离、高等学校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大众文化对大学生身心发展负面影响是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与重构的重要原因。高等学校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高等学校教育新的文化使命、高等学校文化的特殊规定性使得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成为可能,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开放和教育对象的广泛性为高等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与重构提供了条件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快乐学习作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尺度。就目前小学生而言,有部分学生希望自己写好作文,获得老师的赞许,同学的羡慕。然而,有部分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每每提到作文,愁眉不展,握着的笔似乎有千斤重。有的即使写了也是语言枯燥,内容贫乏。就那么干干巴巴的几句话,敷衍了事,甚至有的习作文不对题,这样导致学生怕写作文,失去兴趣,为了去除学生习作的畏惧心理,培养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写作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18.
从“二战”开始,所有发达国家只有一种大众文化和大众市场,但这种局面会由于移民的冲击而动摇  相似文献   

19.
屯垦叙事成为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新近发掘的亮点,从文化研究视角出发对电视剧《戈壁母亲》进行症候式解读,发现其借助于大众文本叙事形态、有效地链接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大众文化接受语境,成功地超越了个体的“怀旧”和历史线性叙述的局限,在大众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接合中实现了“去政治化的政治”。  相似文献   

20.
从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短篇小说集《木麻黄树》中不难看出作者的马来幻象往往将其置于后殖民批评的视角之下,一方面发掘毛姆在描绘殖民地的风景和人物的时候难以避免的殖民者的“优越感”,另一方面分析毛姆对殖民地蕴涵着的巨大能量和危险的隐约体认,力图证明毛姆对殖民主义抱有的复杂态度。正是这种复杂的态度使得毛姆描绘马来婆罗洲的作品在思想意识上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