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SDS-PAGE和PCR—SSCP分析技术,对新疆不同地区的BNYVV分离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个分离物蛋白质外壳的蛋白亚基分子量均为20kD;来自库尔勒的K4和K5分离物编码外壳蛋白质的基因不同于其他地区和本地区的分离物,二者彼此间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在新疆甜菜丛根病株上分离到一种杆状病毒,侵染甜菜、菠菜、苋色藜、昆诺阿藜和番杏;与BNYVV抗血清有反应、传播介体为甜菜多粘菌(Polymyxa betae)。稀释终点为10~(-3)~10~(-4),致死温度60~65℃,10分钟,体外保毒期约5~6天。粒体有4个主要的长度:80、110、260、400nm左右,宽约18nm。通过上述鉴定工作,认为该病毒与国外报道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甜菜丛根病(Sugar beet“rhizomania”disease)是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意大利发现的一种土壤传播的病害。此病引起甜菜侧根不正常生长~[l]。以后,类似的病害也发现于日本~[2]、法国~[3]、德国、南斯拉夫、希腊、捷克斯洛伐克和美国等国家 相似文献
4.
5.
将克隆入pGEM7zf(+)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新疆分离物外壳蛋白(CP)基因的cDNA的pGEB3,用XbaI切下,Klenow补平,再用BamHI切下cDNA片段。用NdeI切开原核表达载体pJW2,用Klenow补平,再用BamHI切去小片段。将该cDNA与pJW2大片段用T4连接酶连接,构建了BNYVVCP基因的表达载体pJWB4,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经培养和高温诱导,pJWB4成功地表达出了BNYVV的外壳蛋白。将pGEB3和pBI121用Xbal和BamHI酶切T4连接酶连接,构建了BYVVCP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到DH5α,筛选出正向连结的阳性克隆pBIB3,转化入农杆菌LBA4404(pAL4404),经用PCR扩增和γ32P标记的探针杂交约证实为阳性克隆。往甜菜植株中转化工作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6.
由田间自然感病和甜菜黑色焦枯病株,坏死黄脉型病株及无明显症 甜菜上分离到一种球状病毒,病毒呈二十面体,直径约25nm,有空心和实心2种粒子,具有分子量为24.7kd的外壳蛋白和长度分别为3.8kb,1.4kb,1.1kb的3个双链RNA组分,该病毒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侵染性,蚜虫不能传毒,土壤诱发可传播,易通过汁液摩擦接种侵染多种植物;但回接甜菜只偶尔出现个别褪绿斑或不规则褪绿斑,并不表现田间症状,表明该病毒与甜菜黑色焦枯病等病害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香蕉束顶病毒的分离与提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香蕉束顶病毒的分离与提纯@曹先维@孟清@李宝庆@张鹤龄@孙茂林¥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内蒙古大学生物学系¥云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香蕉束顶病毒,分离,提纯香蕉束顶病毒的分离与提纯曹先维1,孟清2,李宝庆1,张鹤龄2,孙茂林3(1.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51... 相似文献
8.
在新疆甜菜的根部和叶片分离到两种病毒分离物。回接到甜菜上均产生环斑和沿脉线纹。最后形成坏死斑。病毒粒体为20面体,平均直径28nm。除侵染甜菜外还侵染苋色藜,昆诺阿藜、番杏、菠菜等,引起局部坏死斑,在普通烟、心叶烟、菜豆、黄瓜、番茄上无症状侵染,病毒致死温度为70℃,10分钟,体外存活期13天以上,冻干病叶三年后仍有侵染力。通过PEG沉淀。差速离心,琼脂糖柱层折及蔗糖梯度离心,可得到较高浓度的纯化病毒,病毒的紫外吸收最低值在245nm,最高值在260nm。病毒外壳蛋白的分子量为54000道尔顿,病毒基因组核酸为两个组份。在琼脂双扩散实验中,能与番茄黑环病毒(TBRV)抗血清产生较弱的沉淀线,与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坏死病毒(TMV)。烟草环斑病毒(TRSV)不发生反应,从上述结果可以初步认为这两种分离物为番茄黑环病毒侵染甜菜的一个株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一种甜菜退绿斑驳病毒的分离和鉴定。这种病毒对藜科植物有较强的亲和力,而难以侵染茄科及其它科植物。感病的甜菜表现为系统的退绿斑驳,其它藜科植物则产生局部枯斑、坏死斑及系统顶端坏死。物理化学性质测定表明,这种病毒在体外很不稳定,致死温度为40—45℃;;稀释限点10~(-2)—10~(-3);;体外存活期仅有8—10小时(10—15℃)。病毒粒子含有脂类性质外膜酸球形、椭圆形或其它不规则形态,直径约70—90nm,当用无离子洗涤剂处理除去外膜后,剩下形态较规则的球形核衣壳部分,直径约55—60nm.。超薄切片观察表明,病毒粒子存在于细胞质中,并总是伴随着细胞质浓密染色物质出现。 相似文献
10.
以E.Coli J-3为原料,经菌体破碎、链霉素处理、热处理、硫铵分级、磷酸钙胶处理、DEAESephadex A-50柱层析、羟基磷灰石柱层析、Ultrogel AcA 34凝胶过滤、HPLC层析九个步骤,得到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纯的天冬氨酸酶。并探讨了各种环境因素对变性复性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变性、复性条件会诱导不同构象的产生。诱导酶的性质与天然酶不同。 相似文献
11.
陈怀新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1)
蚕蛹中蛋白质由于分离过程脱色去蛹臭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而影响它的应用.本文介绍的分离提纯方法,提取的蚕蛹蛋白的纯度高,百分含量高达92%,收得率在65%以上,而且白洁度好,无蛹臭味. 相似文献
12.
蜂蜡、糠蜡中三十烷醇的分离提纯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蜡或糠蜡用乙醇处理,然后用碱醇在苯中皂化,由蜂蜡所得不皂化物再经戊醇-盐酸提取,中层用苯重结晶;由糠蜡所得不皂化物用丙酮萃取后真空分馏,其一馏份也用苯重结晶,两者都得白色鳞片状晶体(m.p.85.5—56.5℃)。其乙酰化物用乙醇重结晶得白色片状晶体(m.p.69—70℃)。元素定量分析及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物质是三十烷醇-1。 相似文献
13.
三角帆蚌蚌瘟病是目前危害我国三角帆蚌最严重的疾病。我们于1982年~1985年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蚌瘟病是由某种病毒引起的。同时与上海医科大学生物物理教研室超离心机室一起对三角帆蚌瘟病病毒进行分离、纯化等工作,对其生物学特性也作了些研究。至今已成功地从三角帆蚌瘟蚌的组织中提取到了病毒,并获得了一些电镜照片,现将有关的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文昌鱼酸性磷酸酶的分离提纯及其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从厦门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Gray)体内部分提纯一种酸性磷酸酶制剂。酶液比活力6.467μmole/mg prot/30min,提纯47倍,以等电聚焦法测其等电点为pH4.05。该酶在醋酸盐缓冲系统(37℃)中,以苯磷酸二钠为底物,测得最适pH4.5,K_m值为1.25×10~(-3)M(以对硝基苯磷酸二纳为底物测得最适pH4.5,K_m值为2.08×10~(-4)M)。pH影响K_m值而不影响V_(max),表现为竞争性类型。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其活化能为9.15千卡/克分子。F~-,Hg~(2+),Mo~(6+)表现不同的抑制,PCMB终浓度为5×10~4M时酶活力下降70%。 相似文献
15.
牙鲆贫血症病毒分离株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CHSE-214细胞,从患贫血症的牙鲆肾脏组织分离出一株病毒。电镜揭示为无囊膜、6面体、粒子直径约60nm;理化特性表明:病毒复制不受IUdR、BVdU的影响,对氯仿、乙醚不敏感性,热(60℃,30min)、酸(pH3.0,3h)中稳定;可被抗IPNV-Sp、Ab和VR-299株血清中和,其中抗Sp株血清的ND50为1:2560;病毒能在5~30℃增殖,最适为15~25℃;在盐度0.8~2.0%的培养液中,生长无明显差别;在16种鲑科和非鲑科鱼类细胞上,15℃培养1~4d出现CPE;感染细胞丫啶橙染色显示为黄绿色;用BirnavirusYAV株引物,PCR检出该病毒。结果提示该病毒株应属dsRNA的Birnavirus。 相似文献
17.
18.
采用硫铵分级、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150凝胶过滤等方法,从黑曲霉A.S.3.4309变异菌B-11的发酵液中,分离出三种电泳均一的糖化酶(G I.GⅡ和GⅢ)。收率分别为0.8%,50%和18.6%。性质研究表明,G I,GⅡ和GⅢ均由一条多肽链组成。 相似文献
19.
20.
采用硫酸铵沉淀和柱层析 (DEAE-Sepharose F.F., Sephacryl S-200, TSK-DEAE)初步分离纯化了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HP1可溶性氢酶,研究了温度、pH值、电子载体等对氢酶催化放氢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可溶性氢酶催化放氢的最适温度为30℃,催化放氢的最适pH值为7.5,甲基紫晶(MV)是氢酶催化放氢的最适人工电子载体,氧对氢酶催化活性有较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