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验研究了Al_2O_3粒子在a—黄铜中的喷射弥散行为和弥散粒子对合金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减小喷射粒子原始直径和加入少量的Ti元素是提高Al_2O_3粒子在基体内弥散效果的有效途径;进一步的实验和观察表明:弥散分布的Al_2O_3粒子阻碍了合金形变时的位错运动,从而提高了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化学浸润法氧化物弥散强化铁素体合金的静态再结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用化学浸润法(CS)进行氧化物弥散强化(ODS)的铁素体合金形变后在退火过程中的组织变化,结果表明:合金的再结晶温度在750~780℃之间,形变量的合金退火后能获得细小均匀的晶粒,弥散相能有效钉所初次再结晶完成后晶粒尺寸的临界尺寸Dlin以下晶界,弥散强化相Y2Ti2O3在形变和退火过程中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3.
4.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出成分为Fe-12.5Cr-2.5W-0.4Ti-0.02V-0.4Y2O3 (12Cr-ODS,质量分数,%)的铁素体钢.通过电镜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12Cr-ODS铁素体钢的组织与性能,并定量计算了不同强化机制对合金屈服强度的贡献.电镜观察发现12Cr-ODS钢为等轴的铁素体组织,平均晶粒尺寸为1.5 μm,不同尺寸氧化物在基体中均匀分布.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2Cr-ODS钢具有优异的室温拉伸性能,屈服强度达到738 MPa.合金主要强化机制为氧化物弥散强化、氧化物弥散强化钢加工强化、热错配位错强化和晶界强化机制,各种强化机制计算得到的理论屈服强度为750 MPa,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内氧化法制备表面弥散强化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包埋法对Cu-Cr-Zr合金圆柱试样进行内氧化处理及相关的组织和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下,通过控制氧分压,经过一定时间在Cu-Cr-Zr合金表面形成一层Cr2O3/ZrO2颗粒弥散分布的内氧化层。内氧化层晶粒大小由外向内逐渐增大。内氧化层硬度由表面向内逐渐降低,平均硬度略高于未氧化层硬度。固溶时效处理对内氧化区域的硬度影响不大,经冷变形后,无论是内氧化区域(弥散强化区域)还是未氧化区域(时效析出强化区域)均可获得较高的硬度。  相似文献   

6.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制备氧化物弥散强化(ODS)铁素体钢的方法,用该方法研制的12Cr--ODS钢具有优异的室温和高温拉伸强度、较低的韧脆转化温度、良好的抗蠕变性能和抗辐照肿胀性能.分析了预合金粉末中氧化物(Y2O3)经焙烧热分解、热等静压的界面反应和热变形析出过程和演化行为,并提出选用合理的工艺技术有利于氧化物强化相均匀化.  相似文献   

7.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出成分为Fe-12.5Cr-2.5W-0.4Ti-0.02V-0.4Y2O3(12Cr-ODS,质量分数,%)的铁素体钢.通过电镜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12Cr-ODS铁素体钢的组织与性能,并定量计算了不同强化机制对合金屈服强度的贡献.电镜观察发现12Cr-ODS钢为等轴的铁素体组织,平均晶粒尺寸为1.5μm,不同尺寸氧化物在基体中均匀分布.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2Cr-ODS钢具有优异的室温拉伸性能,屈服强度达到738 MPa.合金主要强化机制为氧化物弥散强化、氧化物弥散强化钢加工强化、热错配位错强化和晶界强化机制,各种强化机制计算得到的理论屈服强度为750 MPa,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喷射沉积Al-Si-Fe-Mn-Cu-Mg合金的析出强化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热分析(DSC),显微硬度测定和透射电子显微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喷射沉积Al-20Si-5Fe-3Cu-1Mg合金的时效过程,结果表明,两种沉淀强化相S-Al2CuMg和σ-Al5Cu6Mg2从合金基体中析出,有效地提高了合金的室温强度和高温(300度)强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酸溶法萃取铜-氧化铝系弥散强化无氧铜中氧化铝弥散相的超细颗粒,并进行X射线分析。研究了弥散强化无氧铜材料中弥散相的结构状态、颗粒大小及其分布,以及它们与材料性能之关系。通过X射线分析证实了CuAlO_2化合物的存在是弥散强化无氧化铜焊接起泡的根本原因。所有这些为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MoSi2弥散强化铜的制备过程,通过比较MoSi2弥散强化铜和纯铜在不同烧结温度下的有关性能(硬度、导电性、密度),指出MoSi2弥散强化铜是一种有潜力的强化铜,其最佳烧结温度为900℃。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氧化石墨(GO)用化学方法还原为石墨烯纳米片(GN)后极易再配列为类似石墨结构层状物的问题,本工作在GO还原过程中用聚苯胺(PANI)修饰石墨烯纳米片(P-GN),发现即使干燥后,P-GN仍可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呈分散状态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单矿物及双矿物混合体的细粒悬浮液稳定性,总结了多矿物互凝的基本规律,进而研究了物理分散法及化学分散法。研究表明,几种无机或有机聚合物具有远比水玻璃更强的分散作用,而分散剂与超声波处理的联合分散作用是最强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铝及铝合金颗粒(含6063铝合金废屑)直接热挤压的生产工艺,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制品组织性能及内外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铝及铝合金颗粒直接热挤压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掺La_2O_3钼丝的显微组织与强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粉末冶金及金属压力加工方法制备了掺La2O3钼丝和纯钼丝,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电子拉伸机、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对上述2种坯料及其不同温度退火后的丝材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掺La2O3改善了坯料的组织性能;掺L32O3钼丝中的第二相主要是La2O3粒子,它能显著改善钼丝的强韧性能。  相似文献   

15.
微波辐照下均分散氧化亚铜超细粒子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用沉淀法制备了氧化亚铜均分散超细粒子,实验表明:随加热方式、CuSO4浓度、表面活性剂或螯合剂的不同,粒子的开状呈方形、雪花形、球形多种形态,特别是雪花形粒子,尚未见文献报道,与传统加热方式相比,微波辐照制备的粒子均分散性更好、形状更规整。  相似文献   

16.
描述了用直流弧放电等离子体喷流CVD法来合成金刚石薄膜的过程。通过实验确定了金刚石生长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金刚石薄膜的生长速率约为64μm/h。借助拉曼光谱证实了膜为金刚石膜,扫描电镜拍摄的照片清楚的显示了晶体的形状。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一种制备金属超微粒的新物理方法——溅射法.介绍了该方法的装置并阐明了其基本物理原理.通过Ag、Au超微粒的制备及其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与分析表明,用此法可制备纳米量级的球形金属结晶超徽粒.  相似文献   

18.
氧化铁微粒子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微粒子氧化铁的表面性质,测定并计算了其孔径分布和比表面积。结果表明,用胶体化学法制制备的微粒子氧化铁,以中孔(20~50A)为主,在所测的两种试样中其比表面积分别为290m~2/g和830m~2/g。  相似文献   

19.
依据磨鞋硬质合金堆焊层断裂、磨损及剥落的失效形式,自制4种堆焊焊条并对铸造碳化钨堆焊层进行淬火或淬火+深冷处理。试验证实自制焊条碳化钨和管皮重量比直接影响到抗冲击磨损性能及碳化钨的剥落。碳化钨和管皮重量比恰当,堆焊层硬质相的阴影效应和基体、粘结相对硬质相支撑效应的相互作用是提高抗冲击磨损的原因。淬火及淬火+深冷处理磨鞋堆焊层,其抗冲击磨损性能比铸造碳化钨堆焊层分别提高17.4%和43.0%。组织分析表明深冷处理对堆焊层硬质相影响不大。其粘结相成分、形态、分布的变化是深冷处理提高抗冲击磨损性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重复镜像法获得了“穿棒法”的二维场模型的解析解.由此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若电流偏心,可以在有限范围内使磁场强度有所增强;本文分析讨论了国内外几种磁扮探伤标准中存在的缺陷;以及C.Edwards 和S.B.Palmer 两人认为“磁扬强度与芯棒位置无关”的看法.解析解并为制定合理的标准和正确运用电流偏心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