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项目属于医疗卫生专业领域。恶性脑胶质瘤的治疗是世界上至今仍未解决的难题。项目组针对恶性脑胶质瘤当前治疗的基础研究薄弱、临床治疗理念陈旧、传统治疗方法单一的现状,进行了恶性脑胶质瘤靶向治疗新技术研究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统计了 2 0 0 3年度我国科研机构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 ,并通过与往年对比分析 ,以及学科分布、国内科研机构分布、国际合作分析 ,认为虽然我国近几年科学论文发文量有了很大提高 ,代表基础研究水平的SCI文章数量也于 2 0 0 2年达到世界第 6位。但是我国在代表世界最高学术水平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数目 ,却有所减少 ,且多数文章我国科研机构处于从属地位。这表明我国基础研究水平与科技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我国仍然缺乏原始创新思想和促进原始创新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构词法、国际共识和中国实践,再次讨论“生态环境建设”提法,并认为:“生态环境”不应成为环境领域和生态领域的术语;“生态”与“环境”的具体含义应视其用于生态学抑或用于环境科学而定;“ecological restoration”(生态恢复)不应包含“新建”与“创建”;应放弃“生态环境建设”而保留“生态建设”,后者应主要用于人工生态系统,并可英译为“ecological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4.
藏酋猴人工繁育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灵长类动物、中国特产物种、世界稀有动物,四川较多。2005年四川省相关部门将藏酋猴实验动物化开发与研究确立为四川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支持项目。野生藏酋猴实验动物化研究是创新项目,逐渐被更多科研工作者认识。本项目研究人员完成了从野外到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育,开展了一系列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5.
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重庆市主城大气灰霾形成机理基础研究”项目组,历时3年,率先对西南山地城市--重庆地区的灰霾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研究。在全面分析大气细粒子的理化特征及变化规律、来源的基础上,从灰霾形成的“物质条件”和“气象条件”,两方面初步阐释了重庆市独特下垫面类型和气象条件下灰霾形成的机理基础。该研究在重庆属于首例,在全国也处于领先水平。通过该项目,填补了国内高温高湿、低山丘陵地区灰霾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的空白,也是对全国气溶胶的理化性质与城市群灰霾的形成机制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该项目作为重庆市“蓝天行动”(2013~2017年)的重要科学研究基础,为重庆市控制细粒子污染、减缓灰霾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为逐步实现灰霾污染预报预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重庆市实施国家区域大气联防联控规划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的重大变化,全球科技发展格局正酝酿新版图,发达国家竭力保持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新兴经济体国家则希望“后来者居上”。使得基础研究对科技发展、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更为深远,战略意义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非常严重的国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地质灾害防治面临更加精细的需求,为此,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以云南省新平县为试点,开展比例尺为1:50000的地质灾害相关科学技术示范研究,属于地质大调查项目,编码为1212010541106-2。新平县位于哀牢山地区,属于云南“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与青、藏、滇、缅“歹”字型构造中段的复合部位。出露红色地层、哀牢山变质岩和少量碳酸盐岩,受区内长期复活的红河深大断裂和哀牢山深大断裂的影响,新构造运动活跃,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均较强烈,  相似文献   

8.
欧根·维斯特是第一个从术语学角度对“世界话语”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他的这项研究对维也纳术语学派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从简介这项研究产生的学术背景入手,着重介绍了维斯特的“世界话语”理论,并论述了“世界话语”理论对形成维斯特普通术语学理论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原始思维摇篮,经验知识积累和自然图景素材等三个方面具体揭示了古人发明火和火化学工艺的认识价值,以追溯古代的神话、哲学和科学思想发展历史源头的认识基础。文章认为,这是在哲学史,科学史,化学史领域中应予加强研究的重要方面,需要具体,深入地探索和挖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基础科学》2008,10(4):53-53
《中国基础科学》(双月刊)是科学技术部主管、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期刊。其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发展基础研究的方针、政策,报道国家基础研究规划、计划,展示国家基础研究进展,介绍中国基础科学领域杰出人物和机构,记录我国基础科学研究重要事件。本刊内容兼顾科技政策宣传、科研计划管理和学术研究,是中国基础研究领域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的综合性刊物。读者对象为科研人员、科研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