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钌(Ⅱ)配合物[Ru(bpy)2MDHIP]2+(MDHIP=2,4-二羟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和[Ru(bpy)2ODHIP]2+(ODHIP=3,4-二羟基-咪唑并[4,5-f]][1,10]邻菲咯啉)与DNA的作用机制,并研究了这两个配合物与Cu2+的配位情况及配位形成双核配合物后的荧光性质变化.结果表明取代基的位置对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机制及荧光性质等都具有较大影响.配体MDHIP上的2-位OH可以与相邻咪唑环上的N原子形成分子内氢键,增强配合物与DNA的插入作用.但其4-位OH取代基又会产生一定的位阻,使配合物只能以部分插入模式与DNA作用.而配体ODHIP上3-和4-位的两个OH取代基不能与相邻咪唑环上的N原子形成分子内氢键,并会产生更大的空间位阻,使得配合物不能插入到DNA的碱基对中.但ODHIP上的2个OH可以同时与Cu2+配位形成双核配合物,使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模式由沟面结合改为插入结合,配合物的荧光减弱.  相似文献   

2.
为寻求高效的蓝光材料,用改进的Sonogashira法合成了一系列含三键齐聚芴,所得产物均经过核磁、质谱及元素分析等方法鉴定.这些化合物室温下在溶液中及薄膜状态均发射蓝色荧光,其发射峰随聚合度增大依次红移,并以OF3R4为发光材料制作了电致发光器件,器件最大发光亮度达到5 812 cd/m2.  相似文献   

3.
高效红光材料开发是制备温暖照明光源的关键一环.利用氟化物较低的声子能量和较弱的电子声子耦合效应,设计了一种Mn4+激活的双钙钛矿Cs2NaInF6红光材料,对材料的晶格结构、元素组成、表面形貌、能带结构、格位占据情况、激发和发射光谱、量子效率和荧光寿命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材料在紫外和蓝光区的激发带较宽,在红光区的发射峰半峰宽较窄,且掺杂粒子数分数为0.27%的样品具有最强的荧光发射和最高的量子效率(69%),其荧光寿命为5.65 ms.基于“红-黄-蓝”三色组合的白光LED器件具有较高的显色指数(93.0)和较低的色温(2 914 K),表明了其在暖白光LED器件上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上转换发光显示器中发蓝光的上转换发光材料KY3F10:Tm,Yb.测试了该材料的XRD衍射图谱.给出了该材料在980 nm激光激发下的发光光谱.分析了该材料的上转换发光机理,得到480 nm峰值发光是由Tm3+1G43H6跃迁产生的.KY3F10:Tm,Yb具有较强的上转换蓝光,同时存在的较弱的红光易于用滤色膜滤除,满足显示对三基色中蓝色的要求.该材料是上转换发光显示所需的一种较好的蓝光材料.  相似文献   

5.
2,9 -二(2-咪唑并[4,5 - f]邻菲咯啉) 邻菲咯啉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邻菲咯啉和2,9-二甲基邻菲洛啉为原料,合成了新的桥联配体2,9-二(2-咪唑并[4,5-f]邻菲咯啉)邻菲咯啉。通过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热分析、电子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等方法,对该配体进行了表征和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9,10-菲醌、对苯二甲醛和醋酸铵为原料,在乙酸介质中合成了4-(1H-9,10-菲并咪唑基)苯甲醛(PIB)。研究了PIB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发现其对溶液的酸碱度十分敏感,可以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pH指示剂;同时测定了PIB在pH=7~8范围内,不同金属离子对荧光发射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PIB对Ag~+具有明显的选择性识别。  相似文献   

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等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二对萘并[1,2-d]咪唑类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和电荷传输性能.它们均由空穴传输性单元三苯胺和电子传输性单元萘并[1,2-d]咪唑构建而成,并在二者之间引入苯环调节分子的共轭体系.而二对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区别仅在于所含3H—萘并[1,2-d]咪唑和1H—萘并[1,2-d]咪唑单元的构型有所不同.计算结果表明,尽管4种化合物的共轭长度和[1,2-d]咪唑单元的构型不同,但它们具有非常相似的空间几何结构、电荷传输性能以及发光性质.4种化合物具有线型结构,其空穴传输性能显著大于电子传输性能.理论计算的荧光波长(465~484 nm)与实验值(448~466 nm)吻合较好,4种化合物在CH2Cl2溶液中发蓝光.  相似文献   

8.
以肉桂醛、盐酸羟胺为原料,"一锅煮法"合成了肉桂腈,通过红外光谱(IR)、~1H NMR、紫外光谱(UV)、元素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所合成的化合物是我们的目标化合物肉桂腈。荧光光谱表明:固体肉桂腈在363 nm紫外光激发下发出405~500 nm范围内的强蓝光,与作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蓝光420~480 nm左右相吻合,是一种潜在的用于蓝光转换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设计并通过4步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联有邻菲咯啉配位基和发光性能优良的萘基的金属络合物型发光材料化合物(PAN)2Zn,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为:硼酸酯用三异丙基硼酸酯,超声功率为175W,超声时间为15 min,C-C偶合反应的催化剂Pb(OAc)2/P(Ph)3=1∶4(mol),温度为140℃.另外对它的光物理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PAN)2Zn的最大发射波长为360 nm,并且能够形成激基缔合物,存在明显的溶剂效应,是比较理想的蓝光材料.  相似文献   

10.
红色荧光标识材料的物化性能与品质决定了其作为主要防伪手段在证券和货币上的运用 .通过对红色荧光标识材料在油墨中应用的研究 ,比较了 3种红色荧光标识材料的优劣 ,以选择最佳的油墨配方 .通过 8种物化指标的测量 ,讨论了连结料、填充料对油墨荧光性能的影响 .与市场上的产品A ,B相比 ,荧光标识材料C在耐碱、耐醇、耐洗衣粉、耐潮热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