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网络测量技术已成为当前互联网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 时钟误差是网络测量中最主要的直接误差来源. 传统网络测量技术重视修正和提高时钟精度,但忽视了测量中客观误差对结果的影响,这种做法不适用于对高速网络的分布式协同测量中的误差进行定量描述. 基于此,结合误差分析理论和网络被动测量的具体特点,提出了针对单点双信道被动测量系统的一般性时钟误差概率模型,引入误差不确定度来定量描述协调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在应用林尼克结构干涉测量系统进行测量时,发现系统存在一个近似为二次曲面的测量误差。根据光学干涉系统的测量原理,分别对林尼克结构干涉测量系统的相移器误差、摄像机误差和光学系统误差进行了分析,确定光学系统误差是干涉测量系统的主要误差源,其中显微物镜焦点轴向误差是产生系统测量误差曲面的主要原因。以平面为实验测量样件,应用测量系统对参考光臂显微物镜的不同轴向位置进行了测量,通过分析测量结果验证了焦点轴向误差对系统测量误差的影响,并与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田英 《科技信息》2007,(15):345-347
讨论了基于相关性理论动态测量圆度误差的方法,可实现圆度误差的在线测量,为研制新型测量仪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采用误差分离技术提高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4.
圆度误差的动态测量及误差分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基于相关性理论动态测量圆度误差的方法,可实现圆度误差的在线测量,为研制新型测量仪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采用误差分离技术提高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5.
谈误差理论中的一些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真值的不可知性,测量中总存在误差.长期以来误差理论方面的资料偏少,专业计量人员偏少,加之误差分析理论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学科,这就使得各资料说法不一,有些概念比较模糊混乱.本文对误差理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及问题作一些考证,以加深对误差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横向贯通误差是评价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精度指标.合理分配允许贯通误差并进行相应的施测精度方案设计是隧道工程测量工作的关键.对影响隧道贯通的不同测量阶段的精度及其对贯通误差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基于贯通误差限差"按需分配"原则进行测量方案设计的方法.通过必要的数值计算,为多种隧道工程的测量方案设计提供比较直观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相位失配误差是声强测量系统的主要误差源,仅靠提高仪器的精度很难消除这一误差。文章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修正声强测量系统相位失配误差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修正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地下工程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地铁盾构隧道测量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盾构隧道测量的误差分配及控制措施,论文首先简要阐述了盾构隧道测量的定义和范畴,而后分析了隧道贯通误差的来源,最后深度探讨了贯通误差的分配及误差控制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循 《科技资讯》2014,12(24):43-44
本文基于笔者从事城市隧道工程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地铁盾构隧道测量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盾构隧道测量的误差分配及控制措施,论文首先简要阐述了盾构隧道测量的定义和范畴,而后分析了隧道贯通误差的来源,最后深度探讨了贯通误差的分配及误差控制方法,贯通测量的具体实施,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地识别振动信号中存在的虚假信号,采用全息谱方法对具有时间延迟和相位延迟的理想测量面和典型测量面形状误差转子的振动信号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同时,分析并讨论了两种情况下测量面形状误差引起的虚假振动信号对实际振动信号的影响,总结了两种情形下的振动和全息谱特征,得到了具有测量面形状误差的转子振动信号特征.通过试验和现场数据验证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从而为现场转子测量面形状误差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识别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主元分析(PCA)的显著误差检测与校正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风粉浓度软测量的测量数据中出现显著误差,将会严重恶化测量数据品质,破坏数据统计特性,导致软测量失败,因此显著误差检验和校正是误差处理的首要任务。本文讨论了基于主元分析(PCA)的显著误差检测与校正原理,运用Q统计方法,结合贡献图对某电厂热风送粉系统风粉浓度软测量中可能出现的显著误差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PCA主元分析的显著误差检验和校正方法在风粉浓度软测量工业应用中可行。  相似文献   

12.
在大学物理实验中,运用测量误差理论和测量不确定理论对测量结果进行质量评估十分重要.本文从测量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A类测量不确定度、B类测量不确定度、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较测量误差在评定测量结果中的优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大学物理实验中,运用测量误差理论和测量不确定理论对测量结果进行质量评估十分重要。本文从测量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A类测量不确定度、B类测量不确定度、间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较测量误差在评定测量结果中的优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误差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测量误差是测量不确定度的基础,测量不确定度是经典误差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产物。从测量不确定度和测量误差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及使用方法等方面,分析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5.
形状误差的分布类型及评定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经典的统计理论出发,根据形状误差评定的数学模型,将形状误差的测量误差分布归纳为折叠正态分布和瑞利分布两种类型,根据形状误差测量的条件和两种概率分布的性质,推导出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空间直线度等形状误差的测量结果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并用实验对这一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基于现代信号分析方法的动态测量误差分解与溯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讨论信号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尝试着将现代信号分析方法运用于一种新的理论——动态测量误差溯源理论,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动态测试仿真系统,分别用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方法对系统输出的总误差进行分解与溯源,并对两种方法的处理结果作了比较,指出了小波分析方法在动态误差分解与溯源中的实用性和优越性,同时也验证了动态测试误差溯源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大型圆柱工件形位误差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角法测距原理,使用高精度激光CCD位移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针对激光CCD灵敏度高,干扰噪声容易混入测量数据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误差分离方法--运用谐波分析的思想方法和小波理论中Mallat多频率分析算法进行误差分离,经过误差分离以后的数据用人工免疫算法求出形位误差。以大型高精度油膜轴承为应用对象,研究了圆柱形工件形位误差在线测量方法。实验证明此方法精度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干涉仪测量球面曲率半径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数字波面干涉仪对光学球面曲率半径进行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分析了2种测量方法的误差来源及测量精度,给出了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结果表明,基于光栅尺的直接测量方法的精度受限于齐焦位置与猫眼位置的判读精度,其测量不确定度在10~70μm的范围内,与f数相关并与球径仪的测量精度相当;利用平面干涉仪测量球面波矢高后间接计算曲率半径的方法适合f数大于1 000的长曲率半径的测量,其精度为0.8~0.3m,与干涉仪的标准平晶平面度和测试稳定性密切相关.通过提高标准平晶的平面度和控制测量环境,针对口径6mm、曲率半径9m的激光陀螺反射镜进行的曲率半径测量精度达到0.05m,与ZYGO NewView7 000 3D型表面轮廓仪的测试结果差异为0.03m.  相似文献   

19.
井眼轨迹随钻测量中的测斜仪器不对中随机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更加准确地描述随钻测量时产生的井眼轨迹误差,利用误差分析方法对随钻测量时测量仪器与井眼轴线不重合所产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拉格朗日插值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这种不对中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属于随机误差的范畴,该误差对井斜和方位测量结果的作用是相同的,且服从均匀分布。算例分析表明,这种随机误差相对于系统误差所造成的井眼位置的不确定范围要小得多。测点处的随机误差椭球的中心与测点之间的距离很近,但是,随着钻头尺寸与钻铤尺寸差别的增大,此距离增大,并且椭球的3个半轴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