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政治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它影响着人们的政治取向,在价值观念、政治行为、政治人格、文化环境、个人现代化等方面,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政治现代化首先是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西方封建政治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有的特征,对其早期的现代化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一方面,它制约着民族国家意识的发育,阻碍着宪政思想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为政治现代化提供了文化条件和理论支持。西方封建政治文化在其对政治现代化的影响过程中创生了丰富多彩的现代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3.
从阿尔蒙德起的政治文化研究发展至今,政治文化研究已成为联系西方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学术对话通道,同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作为政治文化的主要构成要素——政治评价即政治价值观,在不同环境和时代背景下,其代表着不同的内涵,同时也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公民政治价值观的形成并最终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需要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4.
关于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现代化之影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是政治现代化的首要前提,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现代化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从中西早期政治现代化的总体情况来看,传统政治文化一方面为各自的政治现代化提供了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又制约着各自政治现代化的价值选择和发展速率。  相似文献   

5.
政治文化与政治现代化关系密切。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有的特征,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对其早期现代化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一方面,它制约着后者的价值选择和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它又为后者提供了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现代化的影响具有必然性、辩证性和持续性,这种影响将是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6.
政治文化和政治稳定都是政治发展中的重要概念,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人的心理和精神的反映,是政治发展的深层结构因素,它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民族或每个政治角色的政治行为方式及价值取向,对国家或民族的政治发展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本文尝试从政治文化的概念、特征、功能入手,分析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的关系,阐明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洁 《科技信息》2011,(21):200-200,199
大学生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将来的主力军,他们的政治素质直接关系着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关系着我们社会主义革命事业薪火相传的大问题。校园政治文化对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影响最深最远,因而营造校园政治文化,是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大学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保证,是引导大学生健康顺利地完成政治社会化的要求,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全方位考察人大制度建设中的问题,需基于社会政治文化角度的了解。探讨人大制度建设传统氛围,可以友现,在人大制度建设中,仍深受着传统政治文化即主要表现为传统社会权威、政治心理、政治伦理主义的影响。这种现象,不容忽视,需要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以独一无二的魅力影响着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指导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在当前西方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部分大学生盲目崇尚西方文化、迷失正确的思想价值取向,而本土思想文化底蕴缺失。因此,在当今新形势、新环境下更应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植根于民族的土壤,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努力寻求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潘春丽 《科技资讯》2008,(31):189-189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等新的境遇,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课题。通过分析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因素,笔者提出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改进和增强实效性措施,力求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民生项目选择的主观性和经验化,综合考虑民众需求、财务状况、项目特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建立了一个可适合各级政府部门的基于平衡计分卡(BSC)的民生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及民生项目选择的模糊网络分析(FANP)模型,并提出了基于该模型的民生项目选择思路及决策流程.最后以某政府部门民生项目决策为例,对BSC-FANP模型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为民生项目的合理选择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2.
过渡时期,我国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制度和政治教育制度.这些制度的形成,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和完善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民主政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毛泽东一生孜孜追求民主说明其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开创者。他倡导和争取"人民民主",唤醒人们的民主意识,推动民主运动的兴起,促进了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大发展;他晚年喜好和极力推行"大民主",使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导致政治文明建设停滞和大倒退。  相似文献   

14.
政治取向影响着人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观的形成。引导大学生政治取向的方法,包括政治引导、自我教育、政治心理调适、激发政治参与、大众传媒和因特网的利用等。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多管齐下、多种方法并用,才能保证大学生正确的政治取向。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从不同角度对国民素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认为,国民素质低下是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清政府的反动政治统治及其施行的遇民政策,造成广大民众精神状态猥琐,文化素质低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唤醒广大民众的政治意识。他还设计了革命成功后培养民众参政议政能力的具体途径,探讨了如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问题的思考,突出了人的现代化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政治制度不仅包括由规定国家性质、国家形式和保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具体规则等三部分所构成的基本规定,即基本的政治制度;同时也包括主要以法律法规形式表现或形成的、规范政治主体在社会生活中行为模式的附设性规定,即附设的政治制度。研究附设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构成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民利益是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的利益。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带有全局性和决定作用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它是人民群众各种具体利益的基础。人民利益由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等构成。实现人民利益,既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取最大限度的净利益,又要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林磊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11):101-104
抗战时期,在广东战时省会曲江(今韶关),由中共主办、支持的左翼进步报刊积极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抗敌策略,在内容方面呼吁团结抗战、民主政治、关注民生,在民众中树立了权威性和公信力。作为省港抗战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左翼文化人群体推动的粤北进步报刊文化活动在加强民众的民族观念、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在各种政治力量竞逐文化主导权时体现的传播优势,在融合城乡之间文化差异所做的努力,对于当下新时期的区域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是政治文明和道德文明共有的特质:政治文明是道德文明的制度前提。道德文明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必备条件,二者共同起着调控社会的作用。坚持政治文明与道德文明的良性互动,必须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与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把人民当家作主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不再停留于政治道德层面的邓小平的政治伦理思想丰富而又深刻。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是其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政治制度伦理思想和政治主体伦理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政治伦理思想,反映了新形势下政治伦理的新的形式特点,对于我们进一步探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