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了解高血压病与时间治疗学的关系.方法 对高血压病人的昼夜血压进行测定,摸清其节律性.结果 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可平衡降低血压水平,维持夜间血压适度下降,抑制清晨觉醒后的血压骤升.结论 时间治疗学可提高高血压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与时间治疗学的关系。方法对高血压病人的昼夜血压进行测定,摸清其节律性。结果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可平衡降低血压水平,维持夜间血压适度下降,抑制清晨觉醒后的血压骤升。结论时间治疗学可提高高血压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曹玲  刘芳  侯亚萍 《甘肃科技》2012,28(21):151-152
探讨了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和血压变化的影响。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社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的行为和血压变化。经社区护理干预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遵医嘱率、不良生活方式改变率、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率等4项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同时,高血压患者的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社区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卫生行为,降低其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参与1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咨询服务,探讨临床药师在治疗顽固性高血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门诊1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经医生推荐给临床药师,临床药师根据患者每天不同时间段的血压和心率情况给予联合用药方案及服药时间指导,进行3个月的个体化用药服务。结果在门诊针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提供个体化用药服务,提高患者血压控制有效率。结论临床药师个体化用药咨询服务对于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海拔地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在对62例高海拔地区高血压患者病情、病程、血压、靶器官的损害程度以及生活习惯、文化程度、职业等情况进行初期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实施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入院、出院记录对比,判断干预效果.结果 93%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服药等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90%高血压患者出院时血压达标.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高海拔地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血压值降低明显,可操作性与实用性较强,值得在广大高原医疗卫生部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国内科技     
血压测量 血压值较高者常与原发性高血压、脑中风、动脉硬化有关。40岁后每年测量一次血压,高血压就容易被发现,有利于早期治疗。 血脂检测 血脂过高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动脉硬化常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的严重后果。步入中年后,每年一次的血脂检测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高血压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亦成为常见多发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与老年人心脑血管事件之间的密切关系已引生起广泛的关注,积极治疗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因其血压波动性大合并症多,  相似文献   

8.
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对甘肃省平凉市中医骨伤医院2015年3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分析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情况及生活健康水平。所有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干预前水平(P0.05),且患者生活健康水平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护理干预可对患者高血压治疗起到显著作用,可在控制患者血压同时改善患者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我国目前约有高血压患者1亿6千万,且发病率仍在持续增高。精确测量血压不但是诊断高血压最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而且对于高血压的分类、危险分层以及指导治疗非常重要。不准确的血压测量会导致大量高血压患者的漏诊和误诊。本文就血压测量中的主要误差及产生原因,给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一些方法建议,以便达到血压的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颈椎病引发的颈性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施以小针刀闭合性手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将颈椎病伴高血压患者共105人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A)53例,对照组(B)52例,分别为针刀闭合治疗组(试验组)和颈椎牵引治疗组(对照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变化,来确定针刀闭合治疗颈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结果:治愈率试验组(A)为64.1%,对照组(B)为21.2%,两组比较P<0.01效果极显著。结论:针刀闭合性手术综合治疗颈性高血压,可明显降低患者血压,并且可以改善其颈椎病引发的一系列不良症状,临床上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1.
用动态血压仪自动测压和标准水银柱血压计对正常人和高血压病人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的观察。其血压波动情况是夜间睡眠及午睡时血压有所降低,收缩压较舒张压明显。日常活动、工作或运动试验时收缩压均显著高于睡眠状态(P<0.01),但日常活动和工作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按部就班的工作对血压波动影响不大。情绪激动可引起血压升高,高血压病人应予警惕。良好的睡眠和午睡对防治高血压病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变异性(ABPV)与高血压伴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24hABPM)仪 ,对46例原发性高血压(EH)伴冠心病(CHD)和60例EH无并发症患者及45例正常人进行24hABPM ,以24h、白天、夜间血压均值 ,血压变异性为参数指标。结果:三组24h、白天、夜间血压均值相互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 01)。血压变异性 ,EH伴CHD与高血压无并发症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 01) ,而高血压无并发症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白天收缩压变异性有明显差异性外 ,其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伴冠心病与动态血压变异性及动态血压均值有密切的关系。血压变异性可作为一项有别于平均血压的独立的预测心血管病变及自主神经受损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药物对家兔及大鼠血压的影响.找出最适合学生的实验方法.方法:利用直接测定血压方法观察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A)、异丙肾上腺素(ISP)、酚妥拉明分别对大鼠及家兔血压有何影响.结果:AD对大鼠血压呈现双相效应,而对家兔仅有升压作用.NA对大鼠和家兔均可引起升压作用.ISP可引起大鼠血压降低,而对家兔血压几乎无影响.预先用酚妥拉明引起降压再用AD、NA、ISP后,对大鼠可见到AD的血压翻转效应,使NA的升压效应减弱或消失,而对ISP的血压几乎无影响;对家兔无AD的血压翻转效应,可使NA的升压效应减弱或消失,而对ISP的血压几乎无影响.结论: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药物对大鼠的血压影响与人最接近,建议使用大鼠做此实验.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多数无创血压测量采用的是袖带示波测量法,仪器携带不方便;通过气泵对袖带进行充放气,测量周期长,不能够对人体血压进行连续地测量,考虑研制穿戴式血压测量头带,对人体血压进行无创连续测量.采用高分辨率心电采集芯片ADS1292R采集头部微弱心电信号(electrocardiogram,ECG),同时使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在眉骨处采集时间上严格同步的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photoplethysmography,PPG).分别定位ECG和PPG的特征点,计算PPG信号传播延迟(pulse wave transit time,PWTT),并和同一时刻血压值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建立血压测量模型,即可根据PWTT求得血压.对试验者进行实验表明,采用该便携式无创血压检测装置与传统无创血压测量法对比,误差维持在5%以内.该检测头带信号采集均在头部完成,穿戴方便,功耗低,舒适性强,是一种可行的便携无创连续血压监测装置;同时可将检测结果通过蓝牙实时传至用户手机或PDA装置显示并存储,完成长时间动态血压监护.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研究肾动脉外膜消融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RH) 血压的影响。方法 雄性 16 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 鼠 25 只,随机分为两组: 肾动脉外膜射频消融组( n = 13) 和假手术组( n = 12) 。采用自制射频消融仪对双侧行肾动 脉外膜行环状消融。结果 肾动脉外膜消融组术后 1 周大鼠血压为 120. 4 ± 14. 6 mm Hg,降低至正常血压水平,血 压下降幅度达 44. 6 mm Hg,与术前相比,P = 0. 00,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 3 周血压为 127. 9 ± 13. 0 mm Hg,血压下降 幅度达 37. 1 mm Hg,与术前 1 周相比,P = 0. 00,有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大鼠血压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但血压 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肾动脉外膜消融组术后大鼠心率降低,与术前相比,术后 1 周降低 22. 7 次/min,P = 0. 141,无 统计学意义; 术后 2 周、3 周进一步降低,分别降低 41. 2 次/min 和 60 次/min,与术前相比,P = 0. 009、P = 0. 000,差 别有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大鼠心率也有降低趋势,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肾动脉外膜消融组大鼠肾动脉直 径、肾动脉血流速度术后 3 周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别; 结论 肾动脉外膜消融能有效降低 SHR 血压和心率,对肾动脉直径和血流速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脑出血患者急诊手术的麻醉技术,减少与麻醉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方法:在1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诊手术中,采用快速静脉诱导气管内插管,用异丙酚微量泵静注复合全麻;甘露醇等降低颅内压;乌拉地尔控制高血压.结果:150例患者术中术后状态平稳,无麻醉并发症.结论:采用快速静脉诱导气管内插管,用异丙酚微量泵静注复合全麻;甘露醇等降低颅内压;乌拉地尔控制高血压能够较好的满足麻醉要求,提高围手术期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讨压力性左肥厚心肌细胞的逆转情况。方法:采用Goldblat大鼠血管性高血压动物模型,造成压力性左室肥大。用切除缩窄肾的方法使发生高血压的动物血压降对正常,左室的压力负荷减轻,肥大的左室发生逆转。用体视学方法定量分析心肌细胞内肌原纤维与线粒体所占体积在肥大的与逆转过程的相对变化,探讨心肌细胞内能量产生与消耗这两个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严重肥大的心肌细胞经过与过度负荷等时段的降压去负荷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局麻方法,预防球后、球周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在表面麻醉后,于颞上方赤道部,结膜囊切开1mm分离暴露巩膜,用长22mm弯钝头针进入球结膜囊,沿巩膜壁到达赤道后,注入利布合剂等混合液1ml左右.结果:本组病例达到Ⅰ级麻醉效果满意,术中无眼压高及球后出血等一系列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血压测量主要以间歇式为主, 且难以摆脱充气袖带束缚的问题, 在脉搏波特征参数法测量血压的基础上, 提出基于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回归的连续血压测量方法。以脉搏波为主要研究对象, 提取脉搏波相关特征点, 并对其进行周期分割, 得到脉搏波时域特征, 寻找动脉血压和脉搏波时域特征之间的关系, 建立连续血压回归模型。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对每一心拍的血压值进行连续测量, 且测量结果符合美国医疗器械促进学会(AAMI: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Medical Instrumentation)推荐的标准,平均误差不超过0. 67 kPa、标准差不超过1. 07 kPa。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时,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以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后对血压的影响。方法:23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口服罗格列酮(文迪雅)4mg~8mg,1次/日。治疗前后测定BMI、血压、HbA_(1C)、FBG、PBG、FINS、PINS,并按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1)罗格列酮治疗12周后,BMI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压治疗后明显下降,降压幅度达(6.75±0.03)/(7.25±0.53)mmHg,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治疗后HbA_(1C)、FBG、PBG、FINS、PINS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3)治疗后HOMA-IR下降,IAI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INS/FBG无显著性差异。(4)我国老年患者使用罗格列酮的安全性及耐受性较好。结论:罗格列酮治疗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能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改善IR,显著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且其安全性、耐受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