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博斯腾湖入湖水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斯腾湖水质恶化和湿地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影响博斯腾湖流域的地区发展。研究通过系统聚类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博斯腾湖2005-2007年入湖水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2005-2007年综合污染指数有所下降,水环境质量略有改善;近三年影响博斯腾湖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和氯化物,对水体污染的贡献最大,应继续加大农田排水和入湖河流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2.
灰色聚类法在水库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灰色聚类法的原理和步骤,并应用于宁德市金涵水库富营养类型的评价中.结果表明,金涵水库2004和2008年水质属于贫营养状态,2003,2005,2006和2007年水质属于中营养状态.利用灰色聚类法对一些灰色现象作出判断,说明灰色聚类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评价方法,对正确把握水质现状以及实施水污染综合整治提供比较具体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50年博斯腾湖与孔雀河水盐演变过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地收集分析焉耆盆地近50年的水文、气象、水土开发、社会经济等地面数据,从盆地、绿洲区、湖泊湿地等各层次分析博斯腾湖的自然与人为作用的水盐过程。建立绿洲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湖泊湿地演变的量化关系。认为博斯腾湖20世纪50年代就是一个微咸水湖,绿洲区近50年水土开发加剧了博斯腾湖的盐化程度;1982年博斯腾湖西泵站运行,使博斯腾湖由长期处于积盐状态转变为脱盐过程;孔雀河水质从0.45g/L增加到0.89g/L。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长江水质的评价与预测的模型。对长江近两年水质总体情况和地区分布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近10年(水文年)的主要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给出了I—V类、劣V类水无量纲百分比发展趋势和污水排放量发展趋势的超越函数混合模型和趋势图,由此预测未来长江水污染的情势。最后对解决长江水质污染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博斯腾湖流域近51 a气温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1 a博斯腾湖流域平原区平均温度以0.313℃/10 a的速度上升,高于整个南疆地区,与全疆变化一致;流域山区增温趋势较快,平均以0.328℃/10 a的速度增温,冬季增温显著,暖冬趋势明显;2)近51 a平原区降水以2.639 mm/10 a的速度增加,年际变化比较大,降水量的增加显著于温度的增加.流域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以13.045 mm/10 a的速度增加,相关系数为0.387;3)温度和降水在平原区没有明显相关性,但在山区温度高时降水量大,温度低时降水量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4)平原区温度和降水用Mann-kendall方法检验没有达到突变水平,山区温度在1997年发生了由低向高的突变,降水在1990年发生了由低向高的突变.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汾河近10年的污染趋势及汾河沿途各污染物变化趋势,指出了汾河水污染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汾河水污染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熵权的概念,以干旱区博斯腾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评估模型,采用1993—2012年期间博斯腾湖的水环境监测数据,分析近20年博斯腾湖的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结合水位数据,探讨了博斯腾湖生态健康状态与水位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博斯腾湖水生态系统健康状态整体保持在中等水平,其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与水位变化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两者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78。当水位低于1 046.2 m时,其生态健康状态较差,而水位超过1 046.8m时,生态健康状态较好。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利用2001-2010年近10年的监测数据从年际、月际和空间三个层面对博斯腾湖总氮、总磷浓度的时空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2001-2010年博斯腾湖TN浓度年际变化较小,平均值基本上维持在0.85mg/L左右,该湖的TN浓度大部分属于Ⅲ类,达中营养化状态,在部分监测点监测到的TN浓度则属于Ⅳ类、劣Ⅴ类,富营养化水平已达富营养化、超富营养化;TP浓度年际变化相对较大,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2006年TP浓度平均值为最高,该湖的TP浓度基本属于Ⅱ类,为中贫营养化状态,但部分年限的部分监测点TP浓度超过Ⅱ类,富营养化水平较为严重;(2)博斯腾湖的TN浓度平均值月际变化较小,为0.7-1.0 mg/L,属于Ⅲ类,为中营养化状态。TP浓度平均值月际变化较大,属于Ⅱ类,富营养化水平为中贫营养化。TN、TP浓度的最高值均出现在4月;(3)TN和TP浓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均为在该湖西北部黄水沟入湖口和西南部开都河入湖口处最高,其次为湖泊东部,湖泊的中部TN、TP浓度值均较低。全湖内TN浓度为0.77-0.97 mg/L,总体不超过Ⅲ类,富营养化水平为中营养化;TP浓度为0-0.05 mg/L,总体不超过Ⅱ类,富营养化水平为中贫营养化。因此,建议在每年的4月之前应着重控制黄水沟及开都河内的TN、TP含量,以控制该湖富营养化日趋严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近海水污染特征难于辨析的问题,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和统计学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环境监测数据的近海水污染区域性特征的分析方法.以天津市近岸海域为例,对近海水环境监测点进行关联分析,计算监潮点之间的B型关联度,并建立了关联度矩阵和关联度排序矩阵;根据上述矩阵中的信息,采用k-means方法对监测点进行聚类,将研究海域内的监测点按照不同的陆源影响分成3个污染特征区域.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原理简单,实用性强,非常有利于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博斯腾湖流域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对流域1990、2000、2005和2010年8月份4期TM影像应用监督分类解译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和SWAT流域划分,结合对应去趋势分析(DCA排序),在FRASTATS软件的支持下,利用景观格局指标分别从类型水平上和景观水平上分析了博斯腾湖流域各个子流域的景观格局现状和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博斯腾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和未利用地为主,近20年耕地面积和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在不断的增加,增长接近一倍;水域面积不断减少,减少面积高达1001.57 km2。2)近20年博斯腾湖流域斑块数量减少,减少幅度在50%以上,斑块形状整体趋于简单,景观的异质性程度降低;景观破碎化程度减低;景观中的草地和水域两种景观类型具有较高的团聚程度和延展趋势,形成了良好的连接性;景观类型优势度升高;景观邻接度升高。3)博斯腾湖流域各子流域景观格局差异明显,其中后博斯腾湖区、清水河区、开都河下游区和环博斯腾湖区景观破碎,斑块形状相对复杂、景观呈聚集分布的特点,且景观多样性较高;开都河中下游区、开都河上游区、黄水沟河区及开都河中游区,景观相对完整,斑块形状简单,聚集度相对大,景观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流域污染治理效果不理想的多年实践,表明我国多部门具有涉水管理权限,跨行政区界河又涉及多区域利益,跨部门、跨区域的诸多利益冲突汇聚于流域.需要跨越行政区界、部门权界的合力.本文列举淮河治污缺失工业、建设、水利合力的经验教训,阐述了流域治污的和谐愿景,以<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体现合力的3个突破点为立论,论述中国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通过先行建立4项制度、解决6项关键技术、明确流域治污两级首长负责制,彰显流域治污规划的和合目标,才有科学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流域污染治理效果不理想的多年实践,表明我国多部门具有涉水管理权限,跨行政区界河又涉及多区域利益,跨部门、跨区域的诸多利益冲突汇聚于流域,需要跨越行政区界、部门权界的合力.本文列举淮河治污缺失工业、建设、水利合力的经验教训,阐述了流域治污的和谐愿景,以《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体现合力的3个突破点为立论,论述中国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通过先行建立4项制度、解决6项关键技术、明确流域治污两级首长负责制,彰显流域治污规划的和合目标,才有科学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我国跨界水污染治理的体制矛盾及其协商解决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跨界水污染问题具有危害大,影响范围广,难治理,易反复,易诱发跨界水事纠纷等特点,是目前我国各区域政府有关机构一直头痛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跨界水污染发生的系统性和我国跨界水污染治理机制的运行特征,深入剖析了我国跨界水污染治理体制的内部矛盾,提出建立基于多层协商的跨界水污染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河口地区水体污染突发事件日益增多,快速识别污染源发生的位置、时间和总量,对于防控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此本文基于河口地区潮流动力特征,通过变量解耦、优化遗传算法和水质扩散模型,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河口地区的溯源方法。通过引入基于拉格朗日方法的大尺度粗筛,明确溯源范围,再基于考虑权重系数的遗传算法和适应度指标法,进一步优化污染源位置和发生时间,最后基于解耦模型实现泄露总量的判定,确保了计算效率和和预测精度。模型进一步应用于福建省泉州湾河口地区的污染源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在单观测点信息源的情况下,仍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溯源准确性,若观测点增加,通过交叉验证可消除观测误差的影响,给出更为准确的溯源结果,证实该方法不受限于实测数据源的多少,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性。该方法可以辅助河口及海岸地区水污染的快速溯源和调查取证,协助相关部门采取必要措施减轻水污染造成的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灰色聚类法的扎龙湿地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湿地水环境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将灰色聚类法应用到湿地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适合于湿地的水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为依据,污染程度共分为5个等级.利用白化权函数描述水质分级界限,利用倒数法确定聚类权,构建了综合评判灰色数学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扎龙湿地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评价结果证实,无论是空间上还是时间系列上,扎龙湿地水环境污染都比较严重.这种污染主要是由缺水型污染、超标型污染和内源型污染三者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中缺水是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6.
构建耦合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OFM)和随机森林(RF)的方法, 对中国63个湖泊11年的9种水质指标(5110条数据)进行模式识别。首先采用SOFM对湖泊进行聚类, 以识别污染状况, 然后采用RF分析水质指标对湖泊类别的决定效果, 以确定代表性指标。SOFM的结果显示, 湖泊可以按污染程度分为3类。RF的结果发现, 在分类准确率为80%时, 根据高锰酸盐指数和叶绿素a浓度即可判定湖泊污染程度。该方法可从庞杂的数据中识别出反映水体污染特征的水质指标, 为快速认知水体污染状况及选取监测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由于青海省西宁市区和大通县排污、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和工业企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较低,湟水河小峡桥断面等6个断面连续5年各水期水质均劣于Ⅴ类.黄河中上游流域控制单元青海段总共有5个控制单元,其中2个位于湟水河.基于此,本文建立了通用的研究企业的能源消耗数据与水污染物排放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的模型,发现了湟水河流域大型企业能耗和水污染排放物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预测了湟水河流域大型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量,对保护黄河上游水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的恶化与短缺已经成为全球问题,而城市水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仍不断遭受污染,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富营养污染充斥着供水水源,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水污染的现状及原因,指出了产业、意识、制度及污染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并从经济、教育、监管制度、法律法规、排水及雨水系统、污水处理工艺及供水系统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为今后城市水环境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14年—2018年长江黄石段三峡断面和风波港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运用传统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灰色聚类法对两个断面的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传统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均为Ⅲ类,但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考虑了各评价因子的权重,较为全面地反映河流水质状况.灰色聚类法建立白化函数,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判断河流水质类别,其评价结果优于传统、改进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0.
企业的经营绩效一直是经济学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一年中国部分保险公司的相关统计数据为例,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考虑其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测算企业的规模效率及技术效率,并根据企业的经营效率之间的差异,利用聚类方法将其分类,进而给出改革措施.利用结论分析企业的经营绩效和效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及改进方案,供决策部门参考,为金融行业进行效率分析提供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