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智能凝胶的交联及其响应性对药物(尤其是多肽或蛋白类)的活性及靶向传递有着重要影响.该文采用巯基化的羧甲基壳聚糖实现温和条件制备多重响应性的智能水凝胶;研究凝胶的溶胀行为、盲结肠酶的降解行为和谷胱甘肽的还原响应性行为.凝胶显示出pH敏感、酶敏感和还原敏感性. 巯基化羧甲基壳聚糖的巯基含量及凝胶的交联程度不仅影响凝胶的溶胀行为,而且影响凝胶的酶降解性;凝胶的还原敏感性依赖于凝胶的交联程度.凝胶显示出可用作结肠靶向给药系统载体传递多肽或蛋白类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为制备含多壁碳纳米管-聚酰胺-胺(MWCNTs-PAMAM)的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CS/β-GP)水凝胶膜,检测其相关性能及对牛血清蛋白(BSA)的缓释性能。采用溶剂挥发法将含MWCNTs-PAMAM的CS/β-GP水凝胶干燥成膜。采用扫描电镜(SEM)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进行表征,考察MWCNTs-PAMAM掺杂量对膜性能的影响。BSA为模型蛋白,考察水凝胶膜的释药性能,探讨其释药动力学模型。结果显示,掺杂胺功能化MWCNTs后,CS/β-GP膜结构致密,表面粗糙,力学性能及亲水性能增强,降解速率减慢,具有良好的缓释蛋白性能,释药动力学符合Weibull方程。由此可知,含MWCNTs-PAMAM的CS/β-GP水凝胶膜具有优良性能,可作为蛋白类药物缓释载体。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人工关节的润滑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将温敏水凝胶作为载体释放人工关节润滑液,并通过磨损试验测试了释放液的摩擦学性能。采用开环聚合法制备了可在体温下实现溶胶-凝胶原位相变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CEC)温敏水溶胶。将具有润滑作用的壳聚糖(CS)/牛血清白蛋白(BSA)混合液载入溶胶,在37℃相变为凝胶状态下进行体外释放试验。通过Bradford法测试了PCEC水凝胶释放润滑液的释放性能,通过磨损试验得到了释放液的摩擦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释放液中BSA的浓度为释放前凝胶的BSA浓度的1%左右;采用Al2O3陶瓷球与Co-Cr-Mo盘作为配副时,释放液的摩擦系数仅为蒸馏水、生理盐水或模拟体液摩擦系数的25%左右;释放液润滑下配副的磨损率比生理盐水低73%左右,比蒸馏水低50%左右,比模拟体液低20%左右。  相似文献   

4.
以叠氮基团的光耦合反应为交联反应制备了叠氮化羧甲基壳聚糖(AZ-CMCS)水凝胶。利用FT-IR红外光谱、1H-NMR核磁共振谱表征了AZ-CMCS的结构,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流变仪跟踪了AZ-CMCS凝胶的光交联过程,并验证了凝胶的可注射性.使用水接触角测试仪表征了凝胶的亲疏水性.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研究了水凝胶在不同pH值下的药物释放性能,并研究了人胚胎肺成纤维细胞(MRC-5)在水凝胶上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通过紫外光照射可快速得到AZ-CMCS水凝胶,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AZ-CMCS水凝胶具有较好的可注射性,且具有一定的pH响应性,其能够实现包载药物和药物控释的功能;此外AZ-CMCS水凝胶对细胞无毒,可作为细胞支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制备了海藻酸-羧甲基壳聚糖(CMCS)/聚乙烯醇(PVA)复合水凝胶,考察了海藻酸水凝胶微球的粒径和微球在水凝胶基质中的分散性,分析了复合水凝胶基质的结构、溶解分数以及水凝胶在不同pH值下的溶胀率和药物释放。结果表明,药物的累积释放率(CR)随pH值的升高而升高,当pH值为1.2时CR为32%,当pH值为6.8时CR为53%,当pH值为8.0时CR达到70%,表明该复合水凝胶的释药性能受pH值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以壳聚糖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丙烯酸为接枝单体以及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交联聚合法制备壳聚糖水凝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壳聚糖水凝胶进行表征,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壳聚糖水凝胶制备成功,扫描电镜表明所制备的壳聚糖水凝胶表面凹凸不平,褶皱较多,可有效发挥吸附作用.此外探究了静置条件下壳聚糖水凝胶投加量,Cr(Ⅵ)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壳聚糖水凝胶吸附Cr(Ⅵ)的效果影响,得出最佳去除率为99.6%.  相似文献   

7.
以聚丙烯酰肼(PAH)为交联剂,通过席夫碱反应制备了系列氧化透明质酸/氧化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肼(oxi-HA/oxi-CMC/PAH)水凝胶,并对水凝胶的溶胀率、降解行为、流变学性能、体外药物释放行为及冻干水凝胶的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xi-HA6/oxi-CMC6/PAH3水凝胶具有较合适的流变学性能、较高的溶胀率、较好的稳定性和一定的药物缓释能力;药物模型牛血清蛋白(BSA)的体外释放通过扩散机制、溶胀机制和降解机制控制。在37℃pH值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oxi-HA6/oxi-CMC6/PAH3水凝胶5 h溶胀率达到16,20 d降解率约为51%,载药水凝胶中BSA的7 d累积释放率约为86%,可应用于药物传输和细胞封装等领域。  相似文献   

8.
以壳聚糖,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CC)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采用γ射线辐照法制备了壳聚糖-DMDAAC-AM水凝胶.考察了壳聚糖-DMDAAC-AM水凝胶在蒸馏水、酸、碱溶液和0.9%Na Cl溶液中的吸水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壳聚糖-DMDAAC-AM水凝胶的吸水率均增加;在酸性环境中,凝胶吸水率随p H增大而增大;在碱性环境中,凝胶吸水率随p H增大而减小;当凝胶达到吸附平衡后,凝胶在蒸馏水、酸溶液、0.9%Na Cl溶液、碱溶液中的吸水率依次减小.  相似文献   

9.
采用戊二醛蒸汽交联法制备了聚乙烯醇/壳聚糖(PVA/CS)水凝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质量配比的PVA/CS水凝胶的形貌。研究表明,随着壳聚糖的增加,凝胶比表面积增大且更加通透。当壳聚糖浓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所得的水凝胶的形貌最好,比表面积最大。测试戊二醛蒸汽交联制得的水凝胶的接触角,考察了不同质量配比的PVA/CS水凝胶的亲水性能。研究发现,随着加入的壳聚糖的量的增加,水凝胶的亲水性能降低,接触角增大。交联后的PVA/CS水凝胶有望在负载和释放功能性的药物和其它生物医学方面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相引发氧化还原体系聚合方法制备比表面积大、孔容大与孔道存在交联互穿结构的温敏性水凝胶(P(NIPAAm-co-AM),PNA).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电子扫描显微镜和氮气吸附—脱附实验对制备的3种水凝胶进行了分析与结构表征,同时还系统地研究了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和溶胀动力学性能,以及温度变化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探索出了制备性能优异的智能水凝胶的配比,揭示了单体配比对智能水凝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此外,选择多肽谷胱甘肽为包载药物做了体外药物包载—释放实验,进一步明确了水凝胶结构与药物的包载和释放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药物分子体内的包载与释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戊二醛(GA)为交联剂,壳聚糖作为聚阳离子组分,海藻酸钠作为聚阴离子组分,制备了壳聚糖(CS)海藻酸钠(SA)水凝胶。探讨了改变溶液的pH值和交联剂用量等条件对两种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交联剂含量、pH对CS-SA水凝胶溶胀率的影响较大,且在酸性条件下的水凝胶的溶胀率远大于碱性条件下的溶胀率,包埋在此水凝胶中的牛血清蛋白(BSA)释放随载药介质的pH值的变化而显著不同,pH值为1.0条件下载药的水凝胶释药率大于pH值为7.4,9.18条件下的释药率。  相似文献   

12.
以甲基丙烯酸(MAA)和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DE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PEGMA)为大分子稳定剂,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pH响应性聚两性电解质微凝胶P(MAA-co-DEA)。利用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对其形貌与溶胀性能进行了表征;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拟药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了交联剂用量、pH值及离子强度对微凝胶释放行为的影响,初步研究了其释放机理。结果表明:微凝胶在低pH或高pH下的流体力学直径及溶胀率均比等电点处(IEP)的大;BSA的释放与交联剂用量有关,且有最佳用量值;BSA的释放率在pH=5的缓冲溶液中不到10%,而在pH=9的缓冲溶液中,释放率可达65%左右;释放率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微凝胶对BSA的释放主要由微凝胶的溶胀及BSA的扩散作用引起。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显影剂对于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水凝胶性能的影响.方法在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水凝胶中加入不同的显影剂:泛影葡胺(康瑞),碘帕醇(碘必乐),碘克沙醇(威视派克),研究显影剂对凝胶化的动力学、机械性能、析出时间的影响,以寻找与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水凝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相匹配的最佳显影剂.结果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温度敏感性、高黏度的优点,加入一定浓度的显影剂没有妨碍温敏性壳聚糖水凝胶的形成,适合栓塞注射.结论 20%威视派克与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混合后成胶时间适中,适合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注射.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不同配比的P(NIPAm-co-AAm)共聚水凝胶和PAAc/P(NIPAm-co-AAm)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水凝胶,研究了其溶胀与释药性能.结果表明:该共聚水凝胶具有热缩温敏性,而该IPN水凝胶具有热胀温敏性.随AAm含量的增加,该共聚水凝胶溶胀比减小,温敏性减弱,释药率减小;与此相反,随AAm含量的增加,该IPN水凝胶溶胀比增大,温敏性增强,释药率增大.  相似文献   

15.
以聚乙烯醇(PVA)和壳聚糖(CS)为原料,采用物理交联与化学交联相结合的工艺,即通过循环冷冻—解冻法结合京尼平交联法,制备了具有互穿网络结构(IPN)的PVA/CS复合水凝胶,研究了pH值对其溶胀率的影响;选用氯霉素为模型药物,探讨了PVA/CS水凝胶在模拟胃液(SGF)和模拟肠液(SIF)中的载药、释药性能.结果表明,PVA/CS IPN水凝胶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溶胀率,而在碱性条件下,溶胀率较小;其载药量、释药量都随着复合水凝胶中PVA含量的增大而增大;且在SGF中的药物释放率高于SIF的释放率;在SGF中的药物释放速率随着组分中PVA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以丙烯酸(AA)和羧甲基壳聚糖(CMC)为单体,通过热引发自由基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pH敏感的羧甲基壳聚糖接枝聚丙烯酸(CMC-g-PAA)水凝胶。FT-IR结果表明成功实现了聚合反应,溶胀性实验表明CMC-g-PAA水凝胶具有明显的pH敏感性。以胰岛素(INS)为模型药物,将其负载到CMC-g-PAA水凝胶中,得到了载药量为216.5mg/g的载药凝胶。体外释放曲线表明:在pH值为1.2的条件下,2h后INS的累计释放量为(16.3±2.6)%;在pH值为7.4的环境中,2h后INS的累计释放量达到(57.2±3.5)%。说明载药凝胶可以在肠道环境中靶向释放INS,避免INS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破坏。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负载INS水凝胶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效果。CMC-g-PAA水凝胶与Caco-2细胞共同培养,细胞存活率接近100%,表明水凝胶对Caco-2细胞没有细胞毒性。CMC-g-PAA水凝胶在蛋白或多肽类药物定位递送方面具有优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用流延法制备壳聚糖(CTS)/聚乙烯醇(PVA)共混膜然后进行二缩三乙二醇(TTC)交联处理.用红外光谱对交联的共混膜进行了表征,测试了膜的力学性能和吸水性.研究结果表明,交联作用明显提高了膜的抗张强度和抗水性,该交联膜有望用作可控降解生物医用材料.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mPEG亲水性好,可制成适合生物大分子药物递送的反向温敏水凝胶给药系统。为改善壳聚糖(CS)在中性条件下水溶性和亲水性,用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修饰壳聚糖,得到带有mPEG支链的改性材料——CS-mPEG)。通过修饰方法优化,得到聚乙二醇(PEG)取代率为21%~25%的CS-mPEG。该CS-mPEG水溶性好,37℃溶胶-凝胶转变时间小于10 min。体外释药结果显示:该CS-mPEG水凝胶对生物大分子溶菌酶及小分子纳曲酮均有较好控释作用,且mPEG支链的亲水作用能保护蛋白活性,显著提高了活性蛋白的累积释放率。  相似文献   

19.
基于壳聚糖载体的蛋白质药物纳米颗粒制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基于壳聚糖(CS)与聚阴离子(多聚磷酸纳)间静电作用的离子凝胶化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在室温下制备了包载蛋白质的亲水性壳聚糖纳米颗粒.对BSA-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形成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pH值为5.0,CS与TPP的质量比为4,壳聚糖分子量为40 kDa的最优化的条件下可制备粒径小于100 nm的BSA-壳聚糖纳米颗粒,对BSA的包封率达到50%以上.并将该体系初步应用于蛋白类药物丙种球蛋白-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研究,这种壳聚糖纳米颗粒对丙种球蛋白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羟丙基壳聚糖和聚乙烯醇为原料,制备羟丙基壳聚糖-聚乙烯醇互穿网络水凝胶并研究其药物释放性能.考察羟丙基壳聚糖质量浓度、聚乙烯醇与羟丙基壳聚糖质量比、交联剂用量等因素对羟丙基壳聚糖-聚乙烯醇互穿网络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测定凝胶对温度和pH的敏感性;以利巴韦林为模型研究凝胶对药物的释放性能.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溶胀性、温度及pH敏感性,对利巴韦林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可望用于新型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