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多年来,西方文学批评界新潮迭起,但以社会影响而言,最重要的流派,该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80年代中期,中国评论界也引进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观点,它对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学以及现当代作家作品的意义都起了一定的打破旧观念、开拓新视角的作用。女性问题,或称女权问题在西方久有由来。早在17世纪以后,一些知识妇女即开始著书立说,反对将妇女视为从属或家中天使和求欢对象。到了18、19世纪,更多的此类女性著作刊物问世,其中沃期东克拉夫特的《权力的辩护》最为突出。该书力倡男女平等。到了本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作家伍尔芙可说…  相似文献   

2.
晚明时期,吴中女性文学兴盛。出生于午梦堂文学世家的叶小鸾以其富有才气的文笔为后人称道。诗人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创作诗歌,内容主要分为咏怀诗、咏物诗和题画诗,总体风格尚情贵真,哀感雅致,在中国文学史上特别是中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邢以丹 《漳州师院学报》2006,20(4):80-83,128
《只要赶上末班飞机》和《京都行》是日本女性作家林真理子的文学代表之作n这两部短篇小说皆再现了一个“爱”的主题,即自一开始的“爱的理想”,到恋爱过程中的“爱的困惑”,最终走出困境,找到“爱的解答”。通过这一主题的选择与建构,林真理子一方面打破了日本传统的女性形象,另一方面深刻反映了现代女性追求自我、走向独立的精神轨迹。  相似文献   

4.
林白小说:女性欲望的叙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九十年代女性写作中,林白小说将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这就是林白小说对于女性欲望的叙事:女性欲望的主题、女性欲望的情节结构方式、女性欲望式流转语言,一个“女性欲望横流的世界”,还异传统写作对女性欲望的取消,也不同于一般女性写作欲望的空缺或遮遮掩掩流露,在林白小说中,女性写作以其欲望本体的形式呈现空前自由。将林白小说置于中国女性写作话语成长序列,中国女性文学从男性话语场独立而出的绰约姿态就凸现出来。一八十年代张洁的女性写作强调大人是人而不是“性”,“女人”作为中心价值其社会价值成为作者表达重心,而在社…  相似文献   

5.
超越“玻璃顶”:美国大学女校长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女性参与社会高层管理不足的事实出发,揭示了阻隔女性进入社会高层的“玻璃顶”现象。对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女校长进行了访谈和案例研究,描述了她的校长之路,治理环境及应对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家庭和社会环境是点燃女性梦想的火种,女性自身的觉醒和努力是成功的关键,超然的心态和执著的追求是克服障碍的良策,男性的理解和帮助是女性发展的最大支持。  相似文献   

6.
王安忆的创作风格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将王安忆作品与社会文化背景相结合,从"雯雯系列"、寻根文学、先锋文学、女性文学、城市文学五个主题的变化中,既体现出对潮流的追随,又执着地坚守着自己的本心.她的创作不仅是自我的突破,而且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7.
《漳州师院学报》2017,(2):110-114
泰勒小说《岁月之梯》以女主人公迪莉娅摆脱以男性为本位的传统家庭角色的束缚为题材,刻画了作为家庭主妇的迪莉娅的生存状况与精神困惑以及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所做出的努力与经历的锐变。迪莉娅重新审视自我与人生,最终做出回归家庭的理性选择。当代社会,女性应摒弃传统观念的束缚,增强自我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女性的自我价值,赢得社会对女性的尊重,从而实现两性的真正平等。泰勒诠释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女权主义的新女性主义的自我实现观。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以女性感性的心理以及敏锐的文学天赋,对时代变动中都市世俗人生的虚无感进行描摹,对女性的精神内涵及人性予以精深洞察和深切关注,以其富有张力的女性书写,丰富了女性文学的建构,同时以她所绘制的极具个性的"苍凉"境界,映现出人类的生存困境和现代人某种普遍而共通的情感,从而为现代都市文学和人类存在提供了独具特色的女性观照及审视.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人们不由对孕育她的土壤产生好奇.分析其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甚至文学背景,解读其舒畅惬意的生长空间的组成和由来,可凸现她女性特质完整地保持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奥维德是古罗马时代的著名诗人,但他却因为“有伤风化”的诗作《爱经》而没有得到应有的文学地位。笔者认为,奥维德抛弃战火的庄重而落笔于暖玉温香,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切入,以希腊和罗马一脉相承的文化精神、古罗马的社会现实、奥维德本人的价值取向以及他对女性的基本态度等方面解读《爱经》,当可还作者一个历史的公正。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文学的兴盛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陈郡谢氏家族文学成就和影响最大,其家族文学的兴盛既有复杂的社会历史等外部原因,也有家族内部原因。在这样的社会和家族环境下,谢氏家族成员的诗歌创作也表现出了共同的述祖意识、普遍的隐逸情怀和相似的艺术风格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文学史是复现人类情感的历史,如何科学地使文学史接近其原生态,揭示出它所具有的普遍有效性和客观必然性的历史规律,是每一个文学史家共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既有赖于建构科学的文学史观,更期待文学史研究方法的创新与突破。西方古典主义时期枯燥的理性主义对感情的幻想的种种禁忌,对历史的错误理解,对各种民族特性的忽视,对大自然索然寡味的看法等等,导致了文学史研究注重社会道德批评,主张“诗的正义说”及文学的惩恶劝善功能,而远离社会文化层面。到了十八世纪,一股注重社会历史与文化因素的思想潜流开始汇入西方思想主…  相似文献   

13.
丁玲曾经是一位具有强烈个性意识和女性意识的作家.个性意识及女性意识的张扬在她的文学文本中有着突出的地位,是非常珍贵的文学品格.但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丁玲创作中自我意识和女性意识在一度复苏后迅速消隐,这为我们探寻现代女性道路及知识分子道路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女性学的发展历程,是女性心理的、情感的、生命的历程,是女性自我追求、自我生存的心灵记录。对当代女性学中性爱意识的研究,使我们看到女作家对性的回避到对性的关注,再到对女性性心理的揭示的演变过程,这正表明了女性生命意识觉醒的历程。  相似文献   

15.
美国梦是贯穿美国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美国人的精神支柱。早期的美国梦包含锐意进取的精神,强调通过个人奋斗实现理想,然而残酷的社会现实往往使许多人的梦想破灭。著名作家德莱塞的主要作品就反映了人们从怀揣梦想到梦想破灭这一主题,深刻揭露了美国梦的实质。  相似文献   

16.
新知     
《河南科技》2012,(11):8-11
<正>女性智商高于男性到底是男性较为聪明,还是女性更胜一筹?美国智商测验专家詹姆斯·弗林最新研究发现,女性智商的测试分数高于男性,这也是近百年来女性首次拔得头筹。弗林认为,对于以上结论可能有两种解释:一是现代社会的女性需要兼顾家庭和事业,所以能同时处理多项任务;二是女性的智商潜质本来就稍高于男性,只是现今才意识到这些。"出现这种结果是由于全球现代化所  相似文献   

17.
接受教育,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是衡量女性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鉴于此,女性接受高等教育问题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研究领域。建国后,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女大学生数从1949年的2.32万人增加到1997年的118.46万人,增加了51倍;女大学生数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也由1949年的19.8%升至1997年的37.32%,且80年代中后期以来,该比例一直稳定在33%以上,也就是说,高等学府中,女生已占到1/3以上。面向21世纪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前景如何?本文对此作一…  相似文献   

18.
《诗经》中的《卫风·氓》与汉乐府民歌中的《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闺怨情诗的先锋之作。通过对两部作品女子形象的比较,我们可以感受到随着封建礼教制度的确立,女性地位由独立自主逐步走向封锁禁锢的历史印记;我们还可以认识到文学作品是了解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对我们解读当今社会的女性意识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兵  贾鹏  修晨 《河南科技》2006,(4):30-31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安全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原有的家庭监控方式均采用有线方式进行传感器连接 ,且告警信息大多数都采用通过电话线方式上传到物业监控中心,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并轨”和收费制度的确立,亟需建立一个与之配套的大学生资助制度系统。在这个资助系统中,贷学金制度应占主体地位,起核心作用,从而成为高校收费制度的一项有力保证手段。一、高校收费制度实施后所面临的问题高校收费后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就是如何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这不仅涉及到高校和社会的稳定,也涉及到教育机会均等和公平原则的理论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均收入不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家庭之间的经济状况又极不平衡。据统计,1992年我国城镇居民户均生活费收入为6154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