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红珍 《大自然》2013,(5):17-19
蝉,也叫知了,是同翅目蝉科的常见昆虫。雄蝉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地发出美妙的声音;雌蝉不会发声,但腹部有听器。在夏季,雄蝉每天都唱个不停,引诱雌蝉前来交配。蝉是不完全变态的昆虫,由卵发育到幼虫(若虫)后,不经过蛹的时期而变为成虫。蝉的幼虫生活在土里,数年后才能来到地面上成为成虫。幼虫和成虫均以植物汁液为食。  相似文献   

2.
《科技知识动漫》2010,(9):F0002-F0002
枯叶蝶小档案: 分类:属于鳞翅目蛱蝶亚科 种数:全世界三千多种 生活史:卵——幼虫——蛹——成虫 习性:是世界上著名的拟态昆虫,为所有蝴蝶爱好者所收藏,这种蝴蝶数量不多,分布于海拔高度900米以上,幼虫以马蓝和蓼科植物为食。  相似文献   

3.
在动物世界中,蝉类有其独特的生活史。幼虫(若虫,又名“蛴螬”)在地下生活几年,甚至十几年(如“17年蝉”,故名思义,其若虫要在地下生活17年之久),而成虫寿命却只有数十天。若虫在地下每年脱一次皮,长一龄。数龄后的老熟若虫在适宜季节,夜间出土羽化为成虫,爬到喜食的植株上以锥形刺吸口器插入嫩枝皮内,吸吮植株的营养生活。雄虫以特有的歌声吸引同种雌虫前来交尾,繁衍后代。雌虫用矛头状的产卵器产卵于嫩枝条的木质部内,并在产卵部位的下方用口器将韧皮刺破一圈,使之得不到营养和水分而枯死,并自破口处折断落地,蝉卵也随之撒落在地上。在适当的温湿度下孵化为小若虫,钻入土中找到植株根部,用锥形的刺吸口器吸吮植株根系汁液生活。可见,  相似文献   

4.
夏日话鸣蝉     
日有鸣蝉,夜有萤火,这标志着炎热的夏季已经来到。尤其是在赤日炎炎的晌午,人们常被那一阵阵刺耳的蝉鸣所烦恼。蝉,又叫“知了”、“马几”等,它们在动物界中属昆虫纲、半翅目、蝉科。别看蝉这种动物很不起眼,却有不少有意思的故事呢。蝉的鸣叫孩子们最喜欢抓“知了”玩耍,有时因抓到的“知了”不会叫,不免有些扫兴。当我们  相似文献   

5.
在北京动物园科普馆的昆虫养殖室里,饲养着各种昆虫,有“害虫”也有“益虫”,其中漂亮的猎蝽更是我们的宠物。我们饲养的猎蝽身体修长,大腿上有黄色环斑,背部有一对黑色的翅,平时右翅叠在左翅上,必要时就能展翅高飞。成虫的翅根处有两个白色圆形斑点,而幼虫没有,这是区别成虫和幼虫的一个标志。根据这个特征,你能辨别出图中的猎蝽,哪些是成虫,哪些是幼虫吗?你能猜出小幼虫要蜕几次皮才能长成成虫吗?猎蝽身体的大部分包括触角都是十分纯正好看的黑色。最大的成虫体长4~5厘米,后腿细而长,动作敏捷,身形优美,颇具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6.
采用室内饲养观察法与饵木诱集观察法,对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在湖北西部地区的生活习性、生活史、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该地区1年1代,以低龄幼虫和老熟幼虫分别在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虫道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化蛹,5月上中旬始见成虫,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成虫羽化盛期。幼虫于6月中旬开始取食,10月进入越冬。发育期温度升高可缩短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多雨潮湿可抑制成虫活动和幼虫感病。在树干的中段虫口密集。成虫喜食长势良好的树木枝皮,喜欢在新伐倒木和生长衰弱的立木上产卵,采用饵木和诱捕器诱集效果良好,为该虫的防治和预测预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云南扁萤幼虫能够捕食蜗牛和蛞蝓等,其成虫主要以露水汁液为食,但造成其幼虫和成虫捕食机制差异的原因仍不明确.该文利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对云南扁萤Lampyrigera yunnana(Fairmaire,1897)幼虫与雌成虫头部形态进行观察比较,重点比较幼虫与雌成虫口器差异.结果表明:云南扁萤雌成虫头部外观形态与幼虫极其相似,如雌成虫复眼不发达,与幼虫侧单眼相似.但幼虫与雌成虫口器特征存在差异,幼虫上颚外侧具长条形凹槽,上颚1/3处内侧有一齿状突起;而雌成虫上颚外侧无凹槽,内侧也无齿状突起.从口器基本构造来看,扁萤雌成虫不取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雌成虫上颚外部的凹槽消失.  相似文献   

8.
金蝉脱壳     
正中国古代兵法《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一计是"金蝉脱壳",是用计巧妙脱身的军事战略,想来应是古人观察到蝉的若虫蜕皮变为成虫的过程而深受启发。但是大家是否亲眼见过真正的金蝉脱壳呢?每到夏天,我们常能听到蝉的鸣声。实际上,蝉的若虫要在黑暗的地下生活几年甚至十几年,多的可达17年。在此期间,若虫要经过几次蜕皮才能逐渐长大。我们能看见的"金蝉脱壳"是若虫的最后一次蜕皮,也是从若虫向成虫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郭欣悦 《少儿科技》2014,(11):42-42
假期里的一天中午,我和伙伴们相约外出捉蝉,循着蝉鸣,来到了一棵大树下。我们抬头往树上看,看得脖子都酸了,也没看到一只蝉。蝉鸣明明就是从这棵树上传过来的,这些狡猾的蝉是在跟我们"躲猫猫"呢!我们在大树下围坐,讨论如何捉蝉。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既然找不到树上的,那我们可以在地上找呀",有的说"地上的大多是蝉蜕的壳"。我灵机一动,对他们说:"我们可以挖地上的小洞找蝉。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黑尾叶蝉是水稻的重要害虫。防治病虫为害是夺取农业丰收的重要环节。用化学农药是防病治虫的重要措施。但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使黑尾叶蝉等许多害虫产生了抗性,同时也污染了环境。因此,寻求更为合理的防治方法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头蝇为黑尾叶蝉若虫的寄生天敌之一。为此,我们观察研究了头蝇。此虫一年发生4~5代,以幼虫在黑尾叶蝉若虫体内越冬,越冬幼虫4月中下旬离开寄主化蛹,5月上中旬羽化为成  相似文献   

11.
恒温饲养黄粉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28℃恒温室中进行。成虫平均寿命为34.6天,雌虫羽化3天就能产卵。卵孵化期平均为7.2天。幼虫平均龄期为12.6龄,幼虫各龄天数差异显著,9龄以上幼虫各龄天数呈显著的递增趋势。蛹期平均为6.0天。在20—120头成虫梯度实验中,单位成虫产出的幼虫平均数与成虫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幼虫在饲料分布均匀的饲养盆中有向中间分布的趋势。羽化后成虫的水分含量和脂肪含量随天数增加而下降。蛹脂肪含量随天数增加而下降,水分含量则上升。低龄幼虫水分含量(65.57%)高于高龄幼虫(61.89%),高龄幼虫能值(6250.2caf/gDM)高于低龄幼虫(6025.3caf/gDM).  相似文献   

12.
豆卷叶螟Lamprosema indicata Fabricius是菜用大豆的一种重要食叶性害虫.在福州地区1a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越冬,次年越冬幼虫4月中下旬出蛰.5月中下旬是第1代幼虫危害高峰期,第1代成虫高峰期在6月中旬;第2代幼虫高峰期在6月下旬,7月中旬是第2代成虫高峰期;8月中下旬第3代幼虫盛发,9月上旬是第3代成虫的高峰期;第4代幼虫发生期在9月中下旬,9月下旬10月上旬是第4代成虫盛发期;10月中旬是第5代幼虫的高峰期.豆卷叶螟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有长颊茧蜂Dolichogenidea sp.、广黑点瘤姬蜂Xanthopimpla.punctata,Fabricius、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lasus Walker和家蚕追寄蝇Exorista sorbillans Wiedemann,其中长颊茧蜂是天敌优势种,其田间寄生率最高可达80%,对豆卷叶螟的种群的控制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广西龙胜油茶枯叶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 1995年至 1999年在广西龙胜县的油茶林内设 10块样地 (长×宽 =2 0 m× 2 0 m )观察油茶枯叶蛾 (L ebedanobilis Walker)的生活历期和习性 ,并从林间采回卵、幼虫、蛹、成虫于纱笼中饲养观察油茶枯叶蛾的生活史 ,以及各世代蛹、成虫、卵、幼虫出现期和终期。结果表明 ,在广西龙胜县 1年 1代 ,以初孵幼虫在卵壳内越冬 ,翌年 3月中旬当气温升至 18℃~ 2 2℃时 ,幼虫破壳而出 ;幼虫 7龄 ,发育历期 12 0 d~ 15 0 d。5龄开始食量增加 ,6龄~ 7龄为暴食阶段 ,油茶枯叶蛾幼虫一生食叶量 30 0片~ 35 0片 ,其中 4龄以前 2 0片~ 2 5片 ,5龄 30片~ 40片 ,6龄6 0片~ 10 0片 ,7龄 16 0片~ 170片 ,特别是 7龄 ,其食叶量约占终生食叶量的 70 %。8月中旬开始吐丝结茧 ,9月下旬至 10月上旬成虫羽化。  相似文献   

14.
栗实象甲在豫南一年发生一代.狮河区李家寨镇栗实象甲每年5—7月末龄幼虫(老熟幼虫)在土室内化蛹,蛹期10—14d,之后,约10—18d羽化为成虫,成虫活动期1月以上,经潜伏、取食、交尾后产卵,卵经10—19d孵化变成初孵幼虫,初孵幼虫蛀食栗果后10一11月钻入土中6—15cm处(52.5%)或板栗树皮缝(37.5%)中越冬.豫南地区板栗园不同栽培品种中,不同土壤质地、不同降雨年份、不同管理水平,不同栗园周边栽培植物栗实象甲为害状况不同.  相似文献   

15.
侧柏种子银蛾是食害侧柏种子的主要害虫,该虫以幼虫在侧柏球果内蛀食种子。作者通过定点、定株、定时观察,掌握了该虫的生活习性,并连续三年通过根施呋喃丹的试验,杀灭种子内幼虫;同时,在成虫羽化期进行喷药试验,均取得良好效果,可在生产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在昆虫世界中,很多种类在从“孩童期”(幼虫)到“成人期”(成虫)转变时,姿态和外形都会有很大的变化。这种巨变被称为“变态”。它们变态前后的样子,让人难以相信是同一种昆虫。这些昆虫体内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相似文献   

17.
滋补营养说虫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莳茂 《广东科技》1996,(11):21-21
我国有一种名贵的食药同用的强壮滋补药,叫“冬虫夏草”,又名“冬虫草”或“虫草”。它是一种真菌与昆虫的结合体,属真菌类中的虫草属植物。 真菌植物没有真正的根、茎、叶,更无花、果和种子,它们是用孢子繁殖的。孢子成熟后即从子囊里释放出来,随风飘散,秋末冬初,蝙蝠蛾幼虫准备蛰居土中越冬,在等待羽化为成虫之前,却碰上了子囊  相似文献   

18.
在室内外分别对苎麻珍蝶(Acraea issoria Hübner)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习性等生物学特性以及生境状况进行了初步观察.在浙江地区该蝶一年发生2代,第1代成虫出现在8月中下旬,第2代成虫于次年5月下旬到6月中旬出现.在室内饲养的条件下,卵期为6~7 d,幼虫6~8龄,幼虫期第一代80 d左右,第二代120 d左右,蛹期第一代7 d左右,第二代约为11 d左右,成虫期2~3 d,幼虫以荨麻科(Urticaceae)苎麻(Boehmeria nivea).荨麻(Unica fissa)等植物叶片为食.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毒隐翅虫的食性及其在农业上的重要性。据研究,梭毒隐翅虫成虫为多食性,主要以昆虫、螨类和土壤线虫为食,也以腐植质为食;幼虫主要为肉食性,但在实验宣能在牛肉和黄瓜上喂养。许多报道涉及梭毒隐翅虫和艾毒隐翅虫大发生时作为害虫天敌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斜纹夜蛾生长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白菜为食物,在全温度范围内测定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的生长发育温度参数.分别测定了斜纹夜蛾卵,1~6龄幼虫,蛹发育及成虫产卵的起点温、最适温、最高温及有效积温.结果表明1~6龄幼虫及成虫的死亡速率与温度有正相关关系.卵及蛹的死亡速率与温度有负相关关系.卵,1~6龄幼虫,及蛹的存活有一最适温区,温度愈高,成虫的产卵量愈小.建立了各龄幼虫日取食白菜叶量与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