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贝叶斯信念更新,构建了一个理性预期均衡模型,探讨交易频率对市场质量的影响,并且在模型中引入跟随者,探究知情交易者与跟随者之间的策略交互.结论显示跟随者总是会采取和知情交易者同向的交易策略,并且数值模拟发现过高的交易频率会减少知情交易者和跟随者的交易强度,同时会增加两类投资者的期望收益.此外,过高的交易频率在增加市场价格的信息含量的同时,会减少市场的流动性,甚至会导致流动性崩溃.  相似文献   

2.
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Kyle (1985)型做市商模型中,多基本面假设下分析公开信息披露对异质信息结构下的知情交易者的交易策略,收益分配以及市场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1)同源信息下的知情交易者反向交易公共信息,公开信息披露挤出其基于私人信息的交易权重;2)异质知情交易者仅基于其私人信息进行交易,且对其私人信息的交易强度随着公开披露信息精度的增加而增加;3)公开信息披露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促进市场流动性,以牺牲同源信息下的知情交易者的福利为代价,改善异质知情交易者及广大非知情交易者的福利.然而,公开信息披露对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并非单调:公共信息精度存在临界值,超过临界值后,其精度增加恶化市场信息效率.结论说明公开信息披露通过影响异质知情交易者的策略性交易行为,虽然促进市场流动性,但也可能对资产价格发现效率产生反预期(counterproductive)的负面影响,从而损害市场整体质量.文章结论为我国证券市场公开信息披露政策的未来改革提供了有意义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止损交易对市场中交易者行为及资产价格的影响,基于多主体模型方法,构建了一个加入止损策略的多主体市场模型。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当市场中止损阈值被触及时,极易触发连续的止损交易,造成交易者之间的行为级联。这种交易级联会引致交易者行为的趋同性增强、市场中的买卖订单失衡、市场价格的异常崩跌和流动性黑洞。  相似文献   

4.
随机冲击下的最优变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于普通投资者,大规模持有某种资产的机构投资者在交易这种资产时.其行为会导致资产价格的单向变动,从而产生流动性风险。本文考虑在随机冲击下机构投资者的纯卖变现行为,利用最优控制理论研究内生的最优变现时间问题。敏感性分析表明.最优变现策略和变现时间由市场价格波动率、资产的流动性和机构投资者的风险厌恶偏好共同决定,需要投资者相机选择合适的最优变现策略。  相似文献   

5.
为了检验中国市场条件下反转效应是否存在以及投资者是否可以利用反转效应获利,通过股票流动性对收益率序列相关性模式影响的研究,发现中国两个证券市场中都存在显著的短期反转现象,最强的反转效应以及潜在最大的反转策略赢利发生在同时具有高换手率和高非流动性指标的输家组合中.原因是市场中非知情交易者流动性需求所造成的价格压力导致了投资组合收益率序列出现负相关性,但是潜在的反转策略赢利还不足以抵偿由于频繁交易而产生的交易成本.因此,由于市场摩擦存在,投资者在中国市场条件下不能通过反转策略赢利.  相似文献   

6.
流动性异动环境下短期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及临界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瓦尔拉斯市场下,构建了一个有一风险资产和两类交易者的微观结构市场模型,讨论了在流动性异动的市场环境下风险中性的短线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以及持有或卖出风险资产的均衡临界点.研究结论表明,短线投资者持有或卖出的价格临界点由投资者的损失极限唯一确定,且严格大于损失极限.  相似文献   

7.
基于投资者异质性构建流动性黑洞模型,分析风险中性投资者触发风险规避投资者采用正反馈交易进行止损的条件和概率,给出最优的风险规避投资者数量与风险资产价值和止损价之间的函数关系。由风险规避投资者的止损价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买入价之间的关系,确定这两类投资者进行交易的条件。根据这两类投资者的数量对比、交易价格关系和博弈过程,给出市场均衡的条件,研究流动性黑洞的形成机理。基于非流动性和流动性风险构建流动性黑洞测度指标,通过对沪市数据的实证,发现在市场发生流动性黑洞时,正反馈交易比流动性正常情况下要强烈。由于市场缺乏异质性,造成买卖指令的严重失衡,当市场中的负反馈交易者提供的流动性远小于正反馈交易者对流动性的需求时,就会引发流动性黑洞,这与模型的逻辑关系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基于DSSW模型的非有效市场构架,在信息市场操纵和社交网络的环境下,内生化情绪噪声交易者的投资决策,给出并分析跟随者与噪声交易者之间的均衡.结论显示:知情交易者操纵市场会增加价格的信息含量;非知情交易者操纵市场给价格带来噪声,价格的信息含量先增后减.适度悲观情绪是导致噪声交易者跟随交易的充分条件.此外,市场可能收敛到无噪声交易者、无跟随交易者、或噪声交易者和跟随交易者共存三种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探究高频市场微观结构下的价格冲击和价格发现过程,本文首先通过逐笔委托数据重构了限价指令簿,分别从纵向时间维度探讨了指令爆发时点前后市场的异常状态特征和从横向价格维度探讨了委托指令分布不平衡性特征.其次,在Hasbrouck价格冲击模型的基础上,同时纳入价格变动、成交量方向、多层级指令流不平衡和指令爆发四个不同层面测度指标,综合探讨了价格形成过程中各市场微观结构特征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分析了背后的机理和交易者行为特征.利用深圳上市样本股票的逐笔委托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传统理论中的成交价格变动和成交量方向所表现出的弱自相关性都更加微弱,而成交信息之外的委托指令流则反映更多流动性供给者信息,其不平衡特性是影响价格形成过程更为重要的因素;指令爆发往往带来额外的价格冲击,其背后原因是流动性供给者和流动性需求者的信息突变;我国股市交易存在“日内效应”和“价格操纵”等现象.  相似文献   

10.
考虑不完全知情交易者的交易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描述不完全知情交易者对市场参与者各方交易策略博弈中的冲击,将经典单期Kyle模型拓展为二期进行了建模,给出了线性均衡条件下知情交易者的交易策略和做市商的定价策略。对模型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知情交易者既对股价进行投机,又对股价地行操纵,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反己知信息方向操作,以期获得更高利润。  相似文献   

11.
利用扩展后的EKOP模型, 从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的视角, 以沪市A股2005至2009年年报与次年一季度报在同一天发布的402只股票为样本, 分别计算了公告前后样本股票的信息性交易概率(AdjPIN)以及信息性和流动性交易者的交易强度, 发现相对于公告前, 信息性交易者和流动性交易者在公告后的交易强度都有提高, 样本股票的信息性交易概率也有升高; 通过对样本股票公告前后日均交易量变化的回归分析发现, 相对于信息性交易者, 流动性交易者公告前后的交易强度变化较大, 是样本股票交易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理性预期均衡模型分析了股指期货推出对股票市场质量的影响。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后两种不同交易环境下,股票市场的交易者会采取不同的交易策略,从而形成不同的均衡价格,最终会对股票市场质量产生影响。研究的结论表明股指期货推出提高了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和信息效率,但对其波动性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总的来说,股指期货推出提高了股票市场质量。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对监管层制定跨市场监管制度,推出其他金融衍生产品,还是对投资者深刻理解股票市场,进行有效投资都具有很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A gent的金融市场仿真是一种自底向上的金融复杂系统研究方法。针对连续竞价市场建立了一个基于A gent的股票市场仿真模型,模型中有基本分析者和技术交易者两类A gent。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微观个体行为对宏观市场现象的影响:再现了实际交易数据中表现出来的异常现象,分析了技术交易者对价格动态和交易量的影响。研究了微观个体行为对涨跌幅限制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以期为政策设计与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中国电子交易市场现货买卖流动性不对等的特点. 基于固定合约、电子交易市场的期权交易和现货交易三种交易方式,研究了单一生产商、单一零售商和第三方电子交易市场组成的多渠道供应链均衡决策问题,讨论了生产商的固定合约最优定价策略和零售商的多渠道最优采购策略,分析了不对等的现货流动性对供应链均衡策略的影响,并通过数值算例分别讨论了现货买入流动性和现货卖出流动性对参与者行为的影响. 结论表明,现货流动性的提高可以带来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提升;零售商更偏好现货买入流动性好的市场,并随之减少合约订购量和期初总预定量;而现货卖出 流动性好的市场则对生产商更为有利,会同时抬高生产商的固定合约定价和零售商的合约订购量.  相似文献   

15.
以2012~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技术,利用正则表达式检索和提取公司年报风险段落,并以风险关联词度量年报风险披露的程度,实证检验了风险信息披露与股票流动性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风险信息披露与股票流动性负相关,说明披露的风险越多,市场风险感知越强,投资者交易行为更加谨慎,股票流动性越低;在风险披露影响股票流动性的过程中,投资者情绪起到了不完全中介作用;相比于国有、信息质量较高以及地区法律环境较好的企业,在非国有、信息质量较低以及地区法律环境较差的企业中,风险披露与流动性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风险披露语调和非模板化程度同更高的流动性相关;不同于风险披露与长期流动性的负相关关系,风险披露与短期异常流动性正相关。系统性地检验了中国风险信息披露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丰富了风险信息披露与市场流动性相关的文献。在实证基础上,指出中国风险信息披露现有不足,建议加强上市公司风险披露监管力度,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完善市场制度规范的政策,以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基本利益,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6.
锚定心理是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一种非理性心理,对投资者的判断及金融产品价格有重要影响. 结合期货市场的特征,并依据锚定心理产生的不充分调整启发式模型,以交易者获得的初始信息为锚定点,建立了锚定心理影响投资者交易及期货均衡价格的数理模型. 分析发现,锚定心理的存在会增加期货合约的交易量,造成短期期货均衡价格偏离理性条件下的理论值,从而使期货价格的价格发现功能和期货市场有效性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7.
流动性是衡量金融市场运行效率和成熟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期货市场来说,流动性尤为重要,保持期货市场良好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发挥价格发现的功能,还可以降低交易者面临的信用风险。以Amivest比率为代表的量价结合模型以最大价差反映流动性紧度,在价格波动剧烈时,特别是发生涨跌停板时,会过度放大紧度对流动性变化的影响,由此引起流动性度量偏差。因此,提出了修正的E-Amivest流动性比率,以波动率代替最大价差,通过对沪铜期货合约交易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E-Amivest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紧度比重过大的问题。在E-Amivest基础上,考虑持仓量变化对期货合约流动性的影响,提出了量仓比率模型,以同时反映期货合约的持仓量特征和交易量特征,实证表明,量仓比率可以为期货市场交易管理和风险分析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发电权交易市场未能完全处于信息公开透明的局面,交易个体需要在把控有限的交易信息下开展利于己方的报价决策.本文运用元胞自动机和有向网络建立了各交易个体参与风火多元发电权交易的动态报价模拟模型.首先,个体各历史时段的评估增益和当前时段内邻域个体之间评估的风险增益:其次,分别建立历史报价策略转移矩阵和邻域报价策略转移矩阵,结合二者形成新一轮各交易个体的报价策略;最后,利用重标极差法(R/S)和其参数H对报价模拟结果进行评价.论文对具体算例定量分析各交易元胞报价策略及对风险的敏感度,仿真结果表明.在目前权交易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运用本文所建立的模拟方法可为各交易成员提供一个有效、可行的报价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