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慢性肝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原因,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非酒精性脂肪肝已被证明与胰岛素抵抗、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相关,而这些因素又与心血管疾病密不可分。大量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心血管疾病是其主要的死亡原因。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非酒精性脂肪肝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易感因素,而且可能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威胁人类健康的肥胖症也在世界各地迅速蔓延.肥胖症已经超过吸烟,成为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医学界公认的"死亡五重奏":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中风都已被证明与肥胖有关.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肥胖确认为一种疾病,并向全世界宣布:"肥胖症将成为全球首要的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3.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慢性肝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原因,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非酒精性脂肪肝已被证明与胰岛素抵抗、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相关,而这些因素又与心血管疾病密不可分。大量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心血管疾病是其主要的死亡原因。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非酒精性脂肪肝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易感因素,而且可能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
郭春沅 《世界科学》2003,(9):21-22,16
肥胖是机体能量的摄取与消耗平衡紊乱的结果。当能量的摄取超过能量的消耗时,多余的能量便贮存在脂肪细胞内,进而导致肥胖。肥胖也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及一些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肥胖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长期以来,人类为探明肥胖的原因并进而防治肥胖作出了大量的艰苦努力。  相似文献   

5.
一个严峻的健康问题—肥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云郎  张云芬 《自然杂志》2001,23(3):152-156
肥胖是一个严峻的健康问题 ,它将构成 2 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本文介绍肥胖的判定方法、类型、原因、相关病症、预防措施和治疗原则 .  相似文献   

6.
陈晓莉  汪玲 《世界科学》1997,(1):33-33,38
肥胖是一个很棘手的医学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肥胖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肥胖不仅增加了患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潜在危险性,而且难以治疗,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心理问题。近几年来,一些研究者对肥胖成因进行了大胆探索,从基因水平研究肥胖的病因及发生、发展,并且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肥胖的基因表型是复杂的多基因系统,且伴有基因一基因和基因一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自动物模型的资料已经表明,单基因突变在肥胖发生中具有重要地位。有学者在过食的猿和小鼠等动物身上进行脂肪细胞基因的扩增表达…  相似文献   

7.
肠道菌群作为与人体共生的一个重要生态系统,长期以来与宿主共演化、共发育,桥接外界环境,与宿主各脏器发生互作,进而参与宿主代谢稳态调控。十几年来,已有多项研究支持肠道菌群失调通过各种与宿主互作的机制可能参与宿主多种疾病,尤其是肥胖、2型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并且肠道菌群在代谢性疾病的手术、药物等多种治疗方式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亦有多种有关开发靶向肠道菌群的代谢性疾病治疗的研究。文章对肠道菌群与代谢性疾病关系及相关机制、代谢疾病治疗中菌群的作用、肠道菌群相关治疗手段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总结,以期为将来开发靶向肠道菌群代谢性疾病新型诊疗策略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肠道菌群作为与人体共生的一个重要生态系统,长期以来与宿主共演化、共发育,桥接外界环境,与宿主各脏器发生互作,进而参与宿主代谢稳态调控。十几年来,已有多项研究支持肠道菌群失调通过各种与宿主互作的机制可能参与宿主多种疾病,尤其是肥胖、2型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并且肠道菌群在代谢性疾病的手术、药物等多种治疗方式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亦有多种有关开发靶向肠道菌群的代谢性疾病治疗的研究。文章对肠道菌群与代谢性疾病关系及相关机制、代谢疾病治疗中菌群的作用、肠道菌群相关治疗手段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总结,以期为将来开发靶向肠道菌群代谢性疾病新型诊疗策略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科学通报》2021,66(27):3604-3616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代谢异常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代谢紊乱性疾病的流行与近几十年来膳食中大量营养素摄入量的动态变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肠道微生物群失调被认为是代谢紊乱发生的影响因素之一,如何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代谢综合征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益生菌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中对人类健康有益的活的微生物,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起到改善血糖、调节血脂和降低胰岛素抵抗及胆固醇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益生菌在肥胖、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方面的具体作用效果及相关机制,提出在其应用过程中将面临的问题,为益生菌在未来的产业发展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胡小勇  杨沈龙  钟琪  喻丰  陈红 《科学通报》2019,64(2):中插9,194-205
不同阶层的健康差距问题是全球各国家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的健康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整体上有了举世瞩目的提高.然而,从不同群体层面来看,随着经济发展,不同阶层的健康差距越来越明显.为了实现消除在不同阶层的健康差距的目标上取得进展,我们需要深入地了解造成该差距的主要因素.基于此,结合社会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等理论与研究证据,在阐明社会阶层与健康之间梯度关系和因果方向的基础上,本文着重从远端的社区、家庭环境因素(社区暴力、社会资本、养育方式、家庭冲突),中端的个体心理和行为因素(敌意、健康行为)和近端的生物因素(免疫细胞数量、分子信号通路活性、适应负荷)来系统地梳理和评述社会阶层影响健康的内在机制.未来研究应加强社会阶层与健康关系的理论整合与构建,在"社会-心理-生理"的框架下,从远端、中端和近端层次展开多层面、多学科的交叉整合实证研究,以更深入地揭示社会阶层影响健康的核心机制,为提出更有效的干预方案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肥胖为能量摄入与消耗失衡引起的脂肪过度堆积,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和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综合征的重大风险因素。脂肪作为防治肥胖与代谢性疾病的重要组织靶点,分为储存能量的白色脂肪以及产热并消耗能量的棕色和米色脂肪。研究发现,成年人体内的棕色和米色脂肪含量与机体能量代谢呈正相关,而与BMI和血糖呈负相关,提示激活人体棕色和米色脂肪产热在改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方面的重大潜力。文章讲述了棕色和米色脂肪细胞的发育起源、解剖学特征以及调控其发育和产热功能的各种因素。总而言之,棕色和米色脂肪作为治疗肥胖的靶标既具有巨大潜力,又面临着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2.
俞强 《自然杂志》2015,37(6):405-410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面临着各种来自于环境的威胁,其中一种就是寄生于人体进行繁衍从而导致人类疾病和死亡的寄生虫。全世界每年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受到寄生虫病的威胁,每年有数百万的人死于寄生虫病。40年前,日本北里大学的教授大村智(Satoshiōmura)和美国德鲁大学(Drew University)的研究员威廉·坎贝尔(William C.Campbell)发现的治疗淋巴丝虫病(象皮病)、盘尾丝虫病(河盲症)的阿维菌素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教授屠呦呦发现的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彻底改变了那些饱受寄生虫病害痛苦的患者的命运。由于这三位科学家为解决人类重大健康问题所做出的贡献,2015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他们。  相似文献   

13.
王家骥 《自然杂志》2012,34(2):108-113
恒星年龄,是恒星物理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涉及到天文学中很多其他的重要问题。小到为了确定外星行星的年龄,大到宇宙的年龄,都与恒星的年龄直接有关。本文将简要地介绍目前在天文学中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推断和估计恒星的年龄,以及这些方法都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影响恒星年龄估值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热电材料能够实现热能和电能之间的直接相互转换,被视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清洁能源材料。热电材料的规模化应用主要受制于其较低的能量转换效率,因此提高材料的热电性能仍然是当前研究的重心。优化电输运性能和降低晶格热导率是提升热电性能的两条主要途径。相较于强关联的电导率和塞贝克系数,晶格热导率相对可以独立调控,因此如何获得低晶格热导率成为热电材料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了利用晶体缺陷包括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填隙原子等降低晶格热导率的方法及其声子散射机制,并对低维、低声速、低比热等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具有本征低晶格热导率的机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衰老与稳态     
衰老作为生物体必然经历的生理过程,一直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从20世纪30年代发现限制大鼠饮食能够延长寿命以来,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多种模式生物对衰老现象进行探索,并尝试阐明衰老的机理。随着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衰老相关疾病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健康问题,衰老研究对于个人健康和老龄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愈发重要。文章从稳态失衡这一公认的衰老原因与表型出发,简述衰老的分子机制与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宗奕岑  胡承  贾伟平 《自然杂志》2006,41(6):439-443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生物作用受损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导致各种组织尤其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及功能障碍。糖尿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其中遗传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是指利用序列捕获技术将全基因组外显子区域DNA捕捉并富集后,进行高通量测序的基因组分析方法。基于其高特异性、高准确性和高覆盖度的优点,全外显子测序已在复杂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等疾病易感基因的识别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文章综述了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技术在糖尿病的遗传易感基因及其编码变异筛选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化学异常与地方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化学异常是一个重大的世界性环境问题。长期饮用化学异常的地下水可严重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导致各种地方病爆发。在我国,地方性砷中毒和地方性氟中毒是两类最为典型的地方病。高砷地下水、高氟地下水是地方性砷中毒和地方性氟中毒爆发的根本原因。这两类地下水主要形成于水文地球化学条件独特的干旱半干旱内陆盆地。这些盆地一般地下水径流缓慢,蒸发作用强烈,地下水呈弱碱性,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 Na型。地下水As含量和F含量是地方性砷中毒和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决定因素。此外,地下水的其他化学指标、居民营养状况、饮食习惯等也可影响这两类地方病的发病率。然而,我们对地方性砷中毒、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机理、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认识还相当有限,急需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  相似文献   

18.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has a vital role in human health.Especially,Bifidobacteriumis a genus that is crucial for health and different diseases.Further potentially functional investigation of Bifidobacteriumis needed,which will b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human health.This review aims to describe bifidobacteria composition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ages,to highlight the impact of bifidobacteria on health and disease,and to indicate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s.Bifidobacterium longum,B.breve,and B.bifidumare dominant in infants,whereas B.catenulatumand B.adolescentis are more prevalent in adults.Bifidobacteria improve the treatment of diarrhea,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colon irregularity,colorectal cancer,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diabetes and disorder of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