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小鼠肝炎病毒(MHV)为例,研究两种常用小鼠感染MHV后粪便中病毒核酸检测量与血清特异性抗体的变化,探讨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检测设计。方法用MHV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脏垫料持续饲养C57BL/6和BALB/c小鼠(n=20) 28 d,进行脏垫料接触感染。之后所有小鼠使用无菌垫料进行单笼饲养,每周收集新鲜粪便和血清样本,经Taqman荧光定量PCR(qPCR)和ELISA法检测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于BALB/c小鼠,采用qPCR法检测时,在实验第21天即有阳性检出(阳性率20%),第28天阳性检出率达到最高,为80%,第42天阳性检出率为50%,至第56天无阳性检出。血清ELISA检测发现,实验第42天才有MHV特异性抗体检出(阳性率为50%)。对于C57BL/6小鼠,采用qPCR法检测时,在第28天和第42天分别从20%小鼠粪便中检出MHV。而采用ELISA法在整个实验期均未检出特异性阳性抗体。结论在隔离检疫和常规病原检测中,建议选用BALB/c小鼠作为哨兵鼠,替代C57BL/6小鼠。由于qPCR法具有早检出和更高检出率的优点,建议在隔离检疫早期采用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粪样核酸检测法替代ELISA法。  相似文献   

2.
<正> 小鼠细小病毒(MVM)普遍存在于开放饲养的实验小鼠群中,呈隐性感染状态,在某些条件下,可诱发此病,以致影响实验结果。由于小鼠呈隐性感染时,无临床症状,也无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很难分离到病毒,所以血清抗体的检测在诊断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AI)、免疫荧光(IFA)和酶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来检测开放鼠群中的MVM抗体。材料和方法一、MVM标准株: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提供。二、MVM抗原的制备: 1.用于HAI抗原:MVM感染二代小  相似文献   

3.
<正> 严重寄生虫感染不但影响小鼠的生长发育,而且由于营养和血象的变化而干扰实验结果。为此,我们对昆明系小鼠的常见体内外寄生虫净化并进而建立无特定寄生虫(Special parasite free,SPF)鼠群进行了初步探索。本实验所用小鼠为本所开放饲养的昆明系小鼠。首先随机选取10只剖杀,检查寄生虫感染情况。再取10只(雌雄各半)作为原代种鼠。采用以下方法逐步净化。1.原代种鼠驱虫:①驱虫净按每毫升20只小鼠的剂量用棉拭子涂擦小鼠耳部皮肤,共涂两次,间隔一周。②吡喹酮每只小鼠0.5mg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TaqMan建立小鼠腺病毒(MAdV)特异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用于调查长爪沙鼠和小鼠等实验动物中MAdV感染情况。方法从NCBI下载小鼠腺病毒(MAdV-A和MAdV-3)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后选择保守性较好的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筛选最佳引物对和探针,对其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运用所建立的方法对长爪沙鼠和野鼠的共41份样本进行检测。结果经特异性和灵敏度鉴定,在设计的3对引物探针中确定一对最佳引物探针MAD-3,可区分小鼠腺病毒与猴腺病毒、禽腺病毒和树鼩腺病毒等24种病原,MAdV质粒DNA最低检测限为4.5 copies/reaction;MAdV纯病毒液和病毒/组织模拟样本的最低检测限均为440 copies/reaction。结论建立的Taq 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灵敏和稳定,可用于大鼠、小鼠、长爪沙鼠等实验动物及鼠源性生物制品MAdV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重组小鼠白介素-12腺病毒(AdvmIL-12)和携带增强型荧光蛋白腺病毒(Adv-EGFP)在小鼠肝癌细胞H22中的转染及对其生长的影响。方法:将mIL-12基因p35、p40的cDNA分别插入5型腺病毒的E1和E3区构建成AdvmIL-12,分离纯化后进行鉴定、病毒滴度检测;同法构建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重组腺病毒(Adv-EGFP)。在不同的感染复数(MOI)、感染时间(TOI)条件下用Adv-EGFP转染H22细胞,观察Adv-EGFP的转染率。用AdvmIL-12、Adv-EGFP分别转染H22细胞,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mIL-12的含量。改良MTT法检测AdvmIL-12、Adv-EGFP在体外对H22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得到AdvmIL-12和Adv-EGFP,每毫升空斑形成单位(PFU/mL)分别为1×108、1×109。TOI为1、2、4、24h时,转染效率分别为87 67%、96 38%、96 43%和96 32%;MOI为0、50、100、200、500时,转染效率分别为0、89 29%、96 41%、96 72%和98 37%。106个AdvmIL-12/H22细胞上清液中mIL-12(48h)为(89 71±22 05)ng。AdvmIL-12和Adv-EGFP对H22细胞生长无抑制。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AdvmIL-12和Adv-EGFP,它们在体外能够转染H22细胞,并能表达mIL-12和EGFP,但不能抑制H22细胞的生长。感染复数为100、感染时间为2h是重组腺病毒转染H22细胞的最适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普通环境下使用BSC系统,探索繁育清洁级小鼠实验的可行性。方法:将引进的60只SPF级小鼠饲养在BSC系统,母鼠和子一代小鼠饲养1月龄、2月龄、3月龄时,分别随机选取5只,进行质量检测,质量检测依照GB14922-2001(SPF级标准)要求的项目进行检测。结果:随机选出的30只小鼠经质量检测,各项目均符合GB 14922-2001的要求。结论: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在普通环境下使用BSC繁育清洁级小鼠是完全可行的;BSC净化效果良好,能够达到SPF级小鼠的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7.
多瘤病毒最适宜的培养条件为接种病毒吸附1.5h,培养第4天换液1次,用无牛血清维持液培养12天,其血凝素达高峰。当培养物出现血凝素时,即有细胞内抗原的存在。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和酶免疫法(EIA)两种方法进行对比性试验,检查实验感染多瘤病毒的10只SPF小鼠和192只普通小鼠血清多瘤病毒抗体的出现,实验结果表明HI较EIA敏感。多瘤病毒存在于我国普通饲养的实验小鼠群中。  相似文献   

8.
套式PCR检测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方法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目前小鼠和地鼠中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套式PCR方法对小鼠和地鼠脑及小鼠脏器进行扩增,检测LCMV基因;同时对血清进行ELISA试验,将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从小鼠的脾脏和肾脏中检测到NP基因的存在,检出率2/148;ELISA检出率5/148。结论PCR与ELISA检测方法相结合,准确率高,证明目前小鼠中存在LCMV的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小鼠肝炎病毒(Mouse Hepatitis Virus,MHV)血清抗体ELISA检测方法,用于本地区MHV的日常监测,以便对SPF小鼠感染状况及时作出判断。方法 选取3种MHV毒株MHV1、MHV-JHM和MHV-A59,通过L929细胞扩增培养获得纯化浓缩抗原并筛选适合包被抗原类型;免疫BALB/C小鼠,获得高效价免疫阳性血清;优化ELISA反应体系建立规范化的ELISA试剂盒并用于临床小鼠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 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的MHV包被抗原类型为MHV1,建立了病毒扩增及浓缩纯化方法,制备的MHV抗血清达到同批次大量高滴度的水平,可作为标准化质控血清。包被抗原、待检血清和酶结合物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4. 0μg/m L (10 -7. 73 /0. 1 m L TCID50)、1∶40和1∶4 000稀释;批次内和批次间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5. 13%和5. 57%;检测灵敏度为1∶4 000稀释;与小鼠仙台病毒(SV)、小鼠肺炎病毒(PVM)、呼肠孤病毒III型(Reo3)、小鼠细小病毒(MVM)和鼠痘病毒(Ect)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稳定性试验相对偏差小于10%。对165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阳性血清相符率97. 37%(37/38),阴性血清相符率92. 19%(118/127)。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MHV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结果可重复性,可以用于本地区MHV日常病原学监测,以便对小鼠感染状况作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0.
Scid小鼠缺乏T和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实验性糖尿病又进一步增加其感染机会,饲养难度更大。应用层流柜划分饲养及工作区,并设立“污染手制度”,在清洁环境内局部控制为SPF环境;日常饲养中适量添加维生素,成功饲养实验性糖尿病(Sevo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e Scid)小鼠四批,最长9周,顺利完成实验。实践证明,通过严密的环境控制,严格的操作程序,在清洁级环境中应用层流柜局部控制为SPF环境,短期饲养实验性糖尿病Scid小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繁殖并鉴定 HO-1 基因敲除( HO-1 - / - ) 小鼠。方法 将引进的 HO-1 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进行 SPF 级饲养,与 C57BL/6 野生型小鼠配种繁殖,提取子代小鼠的基因组 DNA,PCR 法特异性扩增 HO-1 基因片段,使用 双脱氧测序法测得基因序列。子代小鼠出现 3 种基因型: 野生型、杂合子型及纯合子型。杂合子小鼠进一步配种 繁殖,以获得更多的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纯合子小鼠用以课题研究。结果 HO-1 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的饲养和 繁殖均获得成功,获得了 HO-1 基因敲除纯合子和杂合子小鼠。结论 正确的饲养繁殖及鉴定方法是从 HO-1 基因 敲除杂合子小鼠中获得纯合子小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探讨不同毒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对小鼠肺泡巨噬细胞转铁蛋白受体(TfR)和铁蛋白(Fn)表达的影响及其时相性变化。利用制备的卡介苗(以下简称BCG)和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株(以下简称H37Rv株)悬液,分别经小鼠尾静脉注射,建立各组小鼠感染模型,各组小鼠感染模型建立成功后,分别于第1、3、5、7、9、11、13、15天,进行各组小鼠肺泡灌洗,收集小鼠肺泡灌洗液,获取各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应用ELISA方法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fR和Fn的表达。利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fR的表达结果显示:H37RV组与BCG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fR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在感染第7、9、11天差异最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fR表达结果显示:于模型建成后第7、9、11天,H37RN组、BCG组、空白对照组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ELISA方法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内Fn表达结果显示:于模型建成后第7、9、11天,H37RV组与BCG组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内Fn表达量明显减低,并且于第7天时表达量最第,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小鼠,导致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fR的表达增高,而Fn的表达降低。不同毒力的结核杆菌感染后Fn蛋白表达差异并不明显,而不同毒力的结核杆菌感染后TfR蛋白的表达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开放条件下饲养的小鼠,体内肠道蠕虫的寄生十分普遍,感染率可高达75%以上。为了探讨在开放饲养条件下对寄生虫控制的可能性,我们对肠道蠕虫高感染(91.3%)的远交群普通昆明品系小鼠进行了有效药物筛选,并作了笼具、垫料、饲料处理对控制寄生虫感染的防治试验,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导入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hFGF-7)对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生物学效应.方法:通过倍比稀释和感染实验,测定重组腺病毒rAd-hFGF-7的滴度;流式细胞术检测重组腺病毒感染HaCat细胞的感染效率;MTT法检测rAd-hFGF-7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重组腺病毒对HaCat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结果:高滴度重组腺病毒可高效感染HaCat细胞,其促细胞增殖作用随着重组腺病毒MOI值的增加而增强,当MOI值为50时,感染细胞进入S期和G_2期的细胞比率显著增加.结论:重组腺病毒rAd-hFGF-7可促进HaCat细胞的增殖,改变HaCat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15.
将汉滩病毒(HTNV)囊膜糖蛋白G1重组腺病毒(Adeno-G1)感染VeroE6细胞,用IFA法检测其表达产物;并进一步将其免疫Balb/c小鼠。结果可检测到HTNV糖蛋白G1在VeroE6细胞中表达;用该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结果表明免疫小鼠体内可诱导产生抗汉滩病毒G1特异性抗体,同时微量细胞培养中和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腺病毒还可刺激机体产生低水平的中和抗体,但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不明显。说明Adeno-G1免疫小鼠后,主要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HTNV体液免疫应答,但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不明显,为HTN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检测淋巴球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抗体(简称LCM)的方法作了比较,共采用ELISA、IFA、EIA以及IAHA等方法,表明ELISA法为最敏感,检测率最高。我们对1982~1987年来自国内21个省市共2824只小鼠检测了LCM抗体,发现有十三个省市的实验鼠群有该抗体,(61.9%)。其中以山东的阳性率为最高(90%)。  相似文献   

17.
对本室已构建的汉滩病毒糖蛋白(GP)和核蛋白(NP)的嵌合基因GlS0.7重组腺病毒的免疫学特性进行研究.将汉滩病毒含有G1S0.7嵌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直接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微量细胞培养中和实验及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小鼠的免疫应答效果.用该重组腺病毒免疫的小鼠,可诱导产生抗汉滩病毒NP及GP特异性的抗体,抗体效价分别为1:320及1:40.同时重组腺病毒还可刺激机体产生低水平的中和抗体和明确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说明所构建的汉滩病毒嵌合基因G150.7重组腺病毒,可同时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汉滩病毒体液免疫应答及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敏感特异的仙台病毒( SeV)荧光定量 PCR 检测方法,并初步应用。 方法 将不同株 SeV 病毒序 列进行比对,选择对保守区域设计合成引物。 人工合成 SeV 基因组 12 181 ~ 12 480 DNA 序列,转入质粒中,作为仙 台病毒质粒标准品,建立 SYBR 染料法荧光定量 PCR 方法,并对样本进行 SeV 测定。 结果 建立了特异性的检测 SeV 的 SYBR 荧光定量 PCR 方法,该方法对 SeV 最低检测限度为 10 copies / μL。 将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 PCR 方 法用于 40 只 SPF 小鼠和 58 只裸鼹鼠的肺组织样本的检测,检测结果为仙台病毒核酸阴性;检测 4 只成年屏障环 境饲养黄鼠肺组织和 5 只清洁级小鼠肺组织,检测结果为仙台病毒核酸阳性率 100% 。 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 SYBR Green 染料法荧光定量 PCR 方法能特异敏感地检测仙台病毒。  相似文献   

19.
常用啮齿类实验动物寄生虫区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武汉地区某实验动物室用啮齿类实验动物寄生虫感染情况。由昆明种小鼠和BALA/c小鼠检获三种肠遭寄生蠕虫,即四翼无刺线虫(Asplculuris tetraptera)、隐藏管状线虫(Syphacia obvel-ata)和微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由普通大鼠、Wistar株检获三种肠道寄生蠕虫和一条绦蚴,即微小膜壳绦虫、缩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鼠管状线虫(Syphacia maris)和链尾蚴(Cysticercus Fascioloris);由豚鼠检获五种肠道原虫和一种体外寄生虫,即活动豚鼠毛滴虫(Trichom-ohas caviae)、豚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aviae)、豚鼠小唇虫(Chilomitus cavlae)、梨形杯纤毛虫(Cythodinium pirilorme)、肠唇鞭毛虫(Chilomaslix intestinalis)及豚鼠长毛虱(Gliricolaporeelli)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动物寄生虫的感染率与感染度不同;饲养环境条件、饲养方式对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有明显影响。提出改善饲养环境条件,加强饲养管理是防治动物寄生虫病,提高动物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对危害较重的寄生虫病提出了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20.
应用酶标单抗(HRP-MCAbⅡG_6)ELISA竞争法对7只感染伊氏锥虫的家兔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等优点.与间接ELISA检测结果相比呈现明显的正相关,两种方法检测相符合,因此本法可作为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诊断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