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对破铜钱药材进行生药学鉴定。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破铜钱的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斑点均清晰明显。结论:通过该实验完善了破铜钱药材的生药学鉴别方法,可为破铜钱药材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多民族常用的植物药飞龙掌血进行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方法.结果:昆明山海棠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等具有专属性的特征.结论: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图能够很好地鉴定飞龙掌血.  相似文献   

3.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方法对民族药太阳花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通过原植物、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能够很好的鉴定原植物.  相似文献   

4.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方法对民族药鬼针草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通过原植物、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能够很好地鉴定该药材.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滇黄精与管花鹿药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药材外观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法对滇黄精与管花鹿药进行生药学鉴别。结果:滇黄精和管花鹿药的外观性状、显微特征均有区别。结论:滇黄精和管花鹿药在外观性状、显微特征方面的区别可作为两种植物的生药学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草果进行系统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原植物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草果在原植物、性状、显微等方面具有专属性的特征.该方法简便易操作,可作为该药材定性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民族常用的植物药八角枫进行生药学鉴定, 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鉴别方法. 结果: 八角枫在原植物、性状、显微等具有专属性的特征. 结论: 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能够很好地鉴定八角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藏药“佳巴曲图”的生药学特征。方法:利用传统的性状鉴别与现代的显微、理化、薄层色谱方法相结合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描述了“佳巴曲图”的原植物特征,显微组织结构、粉末、理化特征及薄层色谱特征,附图4幅。为今后准确鉴别、安全有效地使用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方法对民族药穿心莲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结果表明:通过原植物、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能够很好的鉴定原植物.  相似文献   

10.
运用生药学及分子生药学方法,对美洲大蠊的中药材特征进行鉴别。采用高效体视显微镜和生物数码显微镜对美洲大蠊的性状特征及其粉末显微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并利用分子鉴定方法对美洲大蠊DNA做PCR扩增、测序。将测序结果与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同源性比对,检测结果与形态学方法鉴定结果相比较,验证生药学鉴别的准确性。结果显示美洲大蠊粉末体壁碎片多鳞片状纹理,内外壁分层明显;刚毛分粗细两种,颜色分明,二者之间的差异较大;复眼碎片特征明显。分子生药学鉴定结果为蜚蠊科大蠊属昆虫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L.,同源性100%。该研究可以确认美洲大蠊的中药材鉴别特征,为保障美洲大蠊药材的安全使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蓝猪耳的显微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石蜡切片、粉末制片对蓝猪耳的茎、叶横切面组织显微结构及粉末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茎横切面四方形,四棱处向外凸起呈三角形,皮层内侧为一层扁平排列紧密的细胞,韧皮部较窄,外侧有纤维散在,断续排列成行,木质部于四角处较发达,导管多径向排列,髓部宽广;叶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弯曲,气孔不等式,栅栏组织1列,主脉维管束外韧形,半月形。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蓝猪耳显微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评价土茯苓(Smilax glabra Roxb.)品质的薄层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以有效成分落新妇苷为指标,以氯仿-甲醇-甲酸(4∶1∶0.05)展开系统,建立土茯苓的专属性薄层色谱,并评价10个不同产地土茯苓的品质。【结果】不同产地土茯苓药材在与对照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示出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且斑点清晰,比移值(Rf)为0.41。【结论】薄层色谱法能够有效对土茯苓进行鉴别,且该方法简便、准确,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民族药白花丹和红花丹进行系统的药材比较研究,为其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定方法.结果:通过原植物、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能够很好地鉴定两种原植物.结论:原植物、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方法简便易操作,可作为两种民族药材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六棱菊的质量分析方法。方法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方法对六棱菊药材的水分、总灰分及醇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广西10批不同产地及不同采集时间的六棱菊药材均具有相同的植物形态和药材性状,实验测定结果:水分为5.19%~10.86%,总灰分为5.91%~10.74%,酸不溶性灰分为0.44%~0.92%,浸出物为14.64%~19.95%。结论此六棱菊鉴别方法,可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研究结果可为六棱菊药材的开发利用以及建立其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评价黄根(Prismatomeris connate Y.Z.Ruan)品质的薄层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以有效成分甲基异茜草素为指标,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3∶1∶0.2∶0.1)为展开剂,建立黄根的专属性薄层色谱,并评价10个不同产地黄根的品质。【结果】不同产地黄根药材与对照色谱在相应位置上,显示出相同颜色的斑点,且斑点清晰,比移值(Rf)为0.76。【结论】薄层色谱法能够有效对黄根进行鉴别,且该方法简便、准确,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评价解毒草(Onychiumjaponicum(Thunb.)kunze var.Japonicum)薄层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以有效成分菊苣酸为指标,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酸(3∶6∶1)为展开剂,建立解毒草的专属性薄层色谱,并评价10个不同产地解毒草的品质。【结果】不同产地解毒草药材与对照色谱在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且斑点清晰,比移值(Rf)为0.66。【结论】薄层色谱法能够有效对解毒草进行鉴别,且该方法简便、准确,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马鞭草科莸属植物兰香草的显微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石蜡切片、表皮制片、解离组织片对药材的茎、叶横切面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粉末制片对全草粉末进行显微鉴定。结果茎横切面可见表皮被有多数非腺毛及腺毛,木质部及髓部宽广。叶横切面中主脉维管束1~3个,上表皮下厚角组织不明显,韧皮部细胞较小排列紧密。粉末中可见叶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弯曲,气孔不定式,同时可见黏液细胞、非腺毛、腺毛、导管等。结论上述显微特征可作为兰香草的显微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原植物、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定的方法对民族药巴戟天进行鉴别,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通过原植物、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能够很好地鉴定巴戟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