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学习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就是第二文化的习得过程.本文在输入假说及输出假说和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基础上浅谈第二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2.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学习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就是第二文化的习得过程.本文在输入假说及输出假说和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基础上浅谈第二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3.
顾湘芬 《科技资讯》2007,(3):130-131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学习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就是第二文化的习得过程.本文在输入假说及输出假说和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基础上浅谈第二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由Schumann提出的文化适应假说,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出发,把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看做是逐步适应目的语文化的过程,把整个第二语言习得看做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程度决定该目的语掌握的程度.所谓文化适应是指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的结合,因此,学习者与目的语文化之间所构成的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就成了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主要因素.本文重在阐释该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自己对该理论的见解,并由此谈谈文化适应模式中心理距离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二十多年来神经语言学领域的重要研究,结合第二语言习得的有关研究,得出了与“临界期”假说完全不同的看法:成人与儿童(五岁以上)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大脑神经因素没有区别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语言迁移研究发现,母语负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重大。本文简要分析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对语法、文化等方面的负迁移现象,以及负迁移给二语习得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并讨论了如何降低影响,从而提高第二语言习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可闻 《科技信息》2011,(10):I0157-I0157
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监控理论"包含五个假说,语言输入假说是其监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Krashen试图用这一假说解释学习者怎样习得语言,尤其是第二语言。将输入假说广泛运用到外语教学中,可以对外语教学产生了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其中存在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与词汇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词汇习得是第二语言学习得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内容,Nattinger和DeCarrico从一个新的角度指导学习者在第二语言词汇习得过程中使用“预制语块”来学习如何生成、理解、分析新的语言,运用“输入理论”进行广泛阅读是词汇习得的最佳途径。在词汇教学中,应注意语境与词义的关系、文化的传授以及直接学习与间接学习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情感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影响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圣春 《科技资讯》2009,(2):195-195
英语学习的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情感因素尤为重要。本文着重从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观点入手,分析了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情感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提出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动机、培养自信感、克服焦虑感,提高语言习得能力。  相似文献   

10.
郑强 《科技信息》2009,(4):95-96
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众多焦点研究问题之一。从早期比较分析学说到后来的中介语理论,研究者们针对此问题提出了许多相似或相悖的假说,并从语言学、心理学和文化学等角度对各自的学说进行论证。80年代,随着乔姆斯基“原则与参数理论”的诞生,母语语法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的研究出现了新的高潮。文章旨在浅析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以促进第二语言的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1.
武凌云 《科技信息》2011,(10):I0162-I0163
语言学习是否存在关键期是二语习得研究中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焦点。本文从语言学、心理学、神经语言学等角度对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进行了重新审视,得出下述结论: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不能成立,而且也不能解释二语习得中所存在的年龄差异,至多只能说明年龄因素会对二语习得产生影响。影响语言习得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从语言习得的本质来看,思维和知识体系的因素才是影响二语习得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第二语言习得(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理论研究是指对学习者使用第二语言以及学习者习得与使用第二语言的内在联系过程的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日的,从语言教学角度来讲,就是发掘出第二语言习得的内在规律。这就决定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对于第二语言教学具有无可替代的决定性意义。第二语言研究历史至今还不到20年。1967年应用语言  相似文献   

13.
乔姆斯基的普通语法观认为人类最基本的智能要素的语言能力的认知结构是天赋的,语言习得是一定的语言经历激发心理器官的生长,它们作为核心的普遍语法原则存在于大脑之中。乔姆斯基的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由此产了两大相对立的观点:可及性与不可及性假说。探讨了普遍语法解释第二语言习得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化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它并未如语言一样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所以在日常交流和课堂教学中相关问题会接踵而至。鉴于由于文化背景差异而产生的第二语言习得的种种障碍,教师应积极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化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它并未如语言一样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所以在日常交流和课堂教学中相关问题会接踵而至。鉴于由于文化背景差异而产生的第二语言习得的种种障碍,教师应积极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乔姆斯基的普通语法观认为人类最基本的智能要素的语言能力的认知结构是天赋的,语言习得是一定的语言经历激发心理器官的生长,它们作为核心的普遍语法原则存在于大脑之中.乔姆斯基的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由此产了两大相对立的观点:可及性与不可及性假说.探讨了普遍语法解释第二语言习得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秦镱菲  金朋荪  张超 《科技信息》2011,(13):214-214
语境是语言交际的基础,从马林诺夫斯基最早提出"语境"这一概念到现在已有80多年。第二语言习得(以下简称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的学习。本文借助语境的分类和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阐述了语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借助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提升二语习得水平的建议,这对二语习得者和二语教学者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比汉英动物词的文化涵义差异的比较与研究,窥视汉英两种语言所依托的历史、文化、习俗以及民族心理特征对语言施加的影响,从而更好的把握文化和语言关系的脉络,这对于第二语言的习得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浅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个体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亦嘉 《科技信息》2010,(9):260-260,268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个体差异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阐述影响二语习得的个体差异:性格、学习动机、认知风格.年龄因素和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20.
成人第二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而又困难的过程。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成人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因此,成人学习者主观上的积极配合就成为成人第二语言习得成效取得的关键。对于第二语言教师来说,培养成人积极学习情绪,构建"乐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