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于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无非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国家创新体系外部的技术引进,一是来自创新体系内部产生的技术创新。因此,对于经济技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技术引进是一种必然的创新战略。关键的问题是,技术引进背景下的模仿创新战略的内容究竟应该是什么。在上个世纪,以韩国为代表的东亚经济和以墨西哥为代表的拉美经济,对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如何对待技术引进给出了一正一反两个典型的案例。  相似文献   

2.
技术转移战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体战略角度看,我国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技术转移方面需要重视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优化技术引进的结构:二是加强引进技术的后续吸收和再扩散;三是国内技术横向转移的组织创新;四是发展优势技术的外向输出。一、技术引进结构的优化优化我国的技术引进结构,应注意把握以下战略要点: 1.力求以适用先进技术为引进重点对于发展中国家,适用技术需求量最大,对国民经济影响最为广泛的引进技术首先是适用技  相似文献   

3.
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实现再创新是后起国家和地区赶超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个重要战略。技术引进有多种可供选择模式.不同技术引进模式下的控制力、成本、风险和技术引进效果是不同的。本文在对30多家参与过或正在进行技术引进的企业的访谈研究基础上.并重点通过对其中5家典型企业的案例研究和内容分析来对上海市企业技术引进模式以及消化吸收机制进行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各国技术引进战略比较,结合当代技术引进新特点及我国当前实际,对现阶段我国技术引进战略目标、重点及对策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技术引进是外向型台湾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以构建后发国家或地区通过引进外资进行技术转移的基本框架为开端,探讨在这一框架结构中政府的作用。随后分析台湾当局在技术引进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并指出技术引进对台湾经济的正面及负面影响,给祖国大陆经济以启示。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一个估算技术引进收位置的理论模型。对模型进行的分析和模拟结果表明,决定引进总收益大小的参量有技术的增益、有效寿命,扩散率和极限规模;而提高技术扩散率是增加技术引进总收位置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对于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无非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国家创新体系外部的技术引进,一是来自创新体系内部产生的技术创新.因此,对于经济技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技术引进是一种必然的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8.
日本专家谈中日两国技术引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首要问题是要研究符合本国国情的技术接受与开发方式,应注意提高按本国国情引进和开发技术的‘社会能力’即技术创新能力。政府的技术引进政策固然重要,但关键在于技术引进过程中人的因素。中国现在缺乏的是技术引进中那种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的竞争意识及自力更生精神。”以上是1996年10月4日日本通产省所属日中投资促进机构北京事务所首席代表服部健治先生应邀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就中国的技术引进问题做专题报告时说的一段话。作为长期从事日中经济合作交流活动和宏观经济市场投资环境研究的专家,服部先…  相似文献   

9.
冯宗宪  周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6,30(10):107-114,126
技术引进是世界各国利用外部资源发展本国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更是加速改造本国技术基础,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本国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发挥“后起国效应”(后发效应)的一个不缺少的重要条件,文章从学习曲线,技术周期,产品周期,技术差距及产业结构变化等方面,综合分析技术引进对我国轻工产业后发效应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应注意的十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我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自 2 0 0 3年起 ,国家和各地陆续开展了科技发展中长期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工作 ,本文认为 ,在制定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和规划过程中 ,必须厘清以下十大关系 :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科技本身发展的战略与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硬”环境和“软”环境、功利主义与无私利性价值观、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研究与应用、正确处理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的关系、政府与市场、重点跨越与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徐元 《广东科技》2007,(6):28-29
我刊在第3期刊登了专题《始于模仿的创新路》,着重探讨了引进吸收创新的问题。本文作为专题的一个延续,探讨了中国与战后的日本技术引进效果的差异,作者从技术引进的教育与人才基础、技术引进的主体、技术引进的结构、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和技术引进的国际环境等五个方面做了有力的证明。望本文能够为关心中国和广东创新的读者带来一定的启迪。[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关于多样化战略研究的一个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用于系统地研究多样化战略问题的理论框架。这个理论框架包括一般环境、产业环境、组织因素、多样化战略决策、多样化类型或程度、发展多样化的方式以及企业绩效等七个组成部分。根据这个理论框架,引入随机制宜理论,提出系统和整体地研究多样化战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科学管理研究》2015,(4):72-75
基于面板数据,对影响我国大中型企业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决策选择因素及其动态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科技人力资源和研发机构建设能力、国际市场竞争与需求变化对企业自主创新战略选择有显著影响;技术引进对自主研发具有滞后作用,两者最优滞后期是3;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之间有单向因果关系,但是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产业升级中的企业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关系。理论分析表明,在企业技术相对落后时,企业偏重技术应用,技术引进替代自主研发;随着产业技术升级,企业自有技术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技术引进更多作为自主研发的互补要素。利用2001~2015年间中国36个工业行业的大中型企业数据进行了检验分析:(1)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都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正向作用;(2)但在短期中,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呈现替代关系;在长期中技术引进促进企业的技术资本累积,与自主研发呈现互补关系。论文进一步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网络外部性下我国企业技术引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otelling模型所构建的多维产品差异化模型,深入研究了在具有产品网络外部性特征的行业中,我国政府和企业的优化技术引进策略,指出当国际可选择技术与我国自主研发技术质量差距较大时,技术引进国政府应鼓励本国企业引进尽可能高质量的技术;当国际可选择技术与我国自主研发技术质量差距较小时,我国政府应限制本国的技术引进活动;在推动本国企业技术引进活动时,技术引进国应权衡比较引进技术与原有技术的质量差距、技术之间兼容性、技术许可收费比例、技术引进的技术溢出强度等因素,并强调技术企业拥有新技术的知识产权.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技产业政策作为地方政府执政目标和政策愿景的实现手段,合理选择和使用可以推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基于TOE框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以我国31个省区市为案例,揭示科技产业政策中人才培养、组织规模、政府补助、制度规范、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等6个因素对区域创新的联合效应。研究表明,“政府补助”是区域创新的必要条件,技术因素在区域创新中发挥关键核心作用,科技产业政策影响区域创新的组合路径有5条,其中“技术引进+组织规模”路径占据主导,所有路径可以归纳为“技术吸收型”和“技术再造型”2种模式。地方政府应从动态调整政府补助的方向与对象、提升基础研究与自主创新水平以及注重政策措施的适应性与精准性等方面优化区域创新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发展一个运作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已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新的来源。在总结现有创新生态系统战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创新生态系统战略的分析框架,包括战略基础、战略要素和战略维度3个层面。后续研究将采用多案例分析,以期进一步完善框架并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王宾 《安徽科技》2011,(3):27-29
我们在将知识产权视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时,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关注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在重新审视项目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整个过程中,应该将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作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基于此,笔者对知识产权的战略管理提出一些浅显地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正0引言目前全球经济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本文重点研究了国内外技术引进的相关经验和启示,针对广东省技术引进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1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1.1关于技术引进《经济大辞典》中对技术引进的定义是"一国通过各种方式从国外获取先进技术的活动",技术引进内容"除许可证贸易外,还包括工程咨询、工程设计、成套设备的引进等"。《工业经济卷》将技术引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为了改进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绩效,提高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应正确处理好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技术自主开发和技术引进,国家技术投资与企业技术投资,企业行为与国家行为,市场拉动与行政推力等十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