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屋面雨水水质监测与处理利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市屋面雨水水质监测,及对其污染主要影响因素与污染程度的分析表明,屋面材料、降雨历时、降雨强度及降雨量等是屋面径流雨水水质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雨水水质特性,提出了适宜屋面受污雨水的物化与生态化处理利用方法与工艺.为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青岛市黄岛区降雨历时内雨水水质的动态变化和采用沉淀、混凝和过滤等物化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初期径流(前30min)污染较重,应弃流;自然沉淀和过滤对COD的最大去除率为32.35%和52.65%,水质达到杂用水要求;混凝处理COD去除率仅30%左右,不宜采用.确定了以初期弃流-沉淀-过滤为主的适合屋顶、路面和绿地雨水收集、处理和利用的技术路线,并进行了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膜污染防治技术,对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作为生活杂用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出水水质达国家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气-水联合反冲洗可大幅度地清除沉积在膜表面的泥饼层,减小膜阻力,恢复膜通量,可稳定膜过滤性能。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某小学雨水利用案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市某小学为例,进行了雨水利用和水景系统的方案设计,根据水量平衡计算,充分利用校园内汇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作为冲洗、绿化和水景用水;充分考虑雨水径流的污染,合理地设计雨水的截污、净化、输送系统,并采取相应的水景水循环与水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梁宗俊  王红燕 《甘肃科技》2013,29(9):56-57,53
宾馆洗浴、洗涤废水作为优质杂排水,具有有机污染物较低和表面活性剂较高的特点。采用混凝气浮+叠片式过滤器+活性炭纤维过滤器工艺,经处理后使废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后,可用于客房冲厕用水和绿化用水。  相似文献   

6.
屋面初期雨水弃流装置的设计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暴雨径流及屋面初期雨水水质较差,不能满足雨水利用的要求,采用初期雨水弃流的水质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组合式屋面初期雨水弃流装置.根据雨水污染物冲刷的规律和降雨的强度,确定了所需弃流池的容积;设计中,将截留在弃流装置中的雨水由底部透水部件直接渗入地下;装置结构主要采用再生树脂复合材料,底部透水土工布主要采用骨料和粘结剂的合成材料.试验结果表明:弃流量为3mm时,该装置可以截留屋面初期雨水50%~70%的污染物,以SS、浊度、COD为主,最高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4.95%,50.00%,60.90%;装置不需要进行雨后管理,只需进行定期维护.  相似文献   

7.
既有工业建筑屋面与普通屋面相比,单体屋面面积普遍较大,造成雨水径流总量大,洪峰流量高,且由于屋面材料及生产类型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雨水水质污染。基于此,研究分析了适用于工业建筑屋面雨水的低影响开发典型技术,包括绿色屋顶、雨水花园和屋面雨水收集等。总结了典型技术对径流总量、洪峰延迟及雨水水质净化等方面的控制效果,并进行了适用性评价,为既有工业建筑进行低影响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海绵城市雨洪控制中雨水径流水质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理念下,对海绵城市某公司不同取样点的雨水水质进行检测。介绍了研究区域的详细情况,给出雨水采集方法、实验方法和水质指标检测方法。选择研究区域4个不同下垫面的屋面和路面作为雨水取样点,分析了雨水径流水质随降水时间的变化规律、雨水径流水质随降水强度的变化规律和不同下垫面影响下雨水径流水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雨初期雨水污染程度较高,雨洪控制中衡量雨水径流水质指标含量相对较高;随着降雨时间的增加,水质逐渐好转并最终趋于稳定;短时暴雨和强度消耗时长降雨相比,径流污染负荷明显更高;舍弃前10 min的初期径流雨水后,水质明显更好,说明海绵城市雨水利用潜力很高,可作为第二水源。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供水原水质量逐渐降低,而人们日常用水的要求与期望正不断提升,处理原水水质低下与高质量供水之间的冲突是当下供水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着重对AS、PAC及FeCl3三种混凝剂进行水处理试验,观察水质处理效果及各自对超滤膜的影响情况,为新时期水处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屋面雨水利用是雨水利用工程的一个部分。该文介绍了屋面雨水利用系统的工艺流程、原理及特点,阐述了屋面雨水利用对于目前海绵城市建设具有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该文通过重庆市大秦环保治理工程有限公司对锦嘉国际大厦雨水回用系统工程的具体案例介绍,认识屋面雨水处理系统及回用于小区绿化用水的设计过程。该案例对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屋面雨水利用工程具有借鉴价值,特发表于此,供同行们借鉴改进,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1.
雨水资源的利用及其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非常规水资源,特别是雨水资源的利用已成为解决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国内外雨水资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雨水利用技术进行了介绍和探讨.通过在某单位大厦所建立的雨水利用系统的实验研究,分析了降雨量与集雨量,及降雨强度与集雨量的关系,并按有关标准对降雨过程进行了采集、处理和水样分析.结果表明,集雨量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并不存在线性关系,而且在降雨量大于20 mm,或平均降雨强度大于0.04 mm/min的情况下,该系统才有收水的可能.雨水经处理后的水质优于有关国家设计标准,完全可用于城市生活杂用水.  相似文献   

12.
根据污水高悬浮物、高浊度的水质特点,采用管式超滤膜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对管式超滤膜系统处理效果、膜通量及化学清洗效果、清洗方法等指标等进行综合验证评估。中试结果表明,管式超滤膜系统具有操作稳定可靠,膜平均渗透通量为46L/(m2.h);对悬浮物、浊度去除率均高于95%,COD去除率可达30%;在碱性条件下,使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TX-10混合物为清洗剂,可使膜通量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法对处理含油污水用的聚丙烯腈(PAN)超滤膜铸膜液配方进行了优选.试验证明,用正交法进行铸膜液配方的优选时,能找出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膜性能的影响.用较少量的实验即可优选出最佳的铸膜液配方.该配方可作为制备处理含油污水用PAN超滤膜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丰桂珍  徐璠璠 《江西科学》2020,38(4):466-472
以鄱阳湖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PAC吸附预处理对超滤膜处理出水的水质、膜通量变化和膜截留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引起膜污染的污染物种类。结果表明,吸附预处理可以提高膜通量,缓解膜污染,处理后的原水中TOC的去除率大约为40%,提高了吸附-超滤组合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当增加吸附预处理,膜通量下降幅度明显减小,相比鄱阳湖原水直接进行超滤处理时的膜通量,能提升20%以上。在最佳吸附预处理条件下,超滤膜主要截留了鄱阳湖原水中的色氨酸、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和一部分腐殖酸,说明类蛋白质是引起膜通量下降的主要污染物。因此,采用吸附-超滤组合工艺可以提高超滤膜过水通量,缓解膜污染。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法对处理含油污水的聚丙烯腈超滤膜液配方进行了优选。试验证明,用正交法进行铸膜液配方的优选时,能找出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膜性能的影响。用较少量的实验即可优选出最佳的铸膜液配方。该配方可作为制备处理含油污水用PAN超滤膜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粉末活性炭(PAC)为改性剂,通过共混杂化的方法加入聚偏氟乙烯的铸膜液中,采用相分离法制得一系列含有不同PAC比例的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接触角测量、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对改性膜和空白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对比和分析,并以腐殖酸溶液和市政二沉池出水为处理对象进行过滤实验,研究PAC的添加对超滤膜的抗污染性能影响。结果表明:PAC的添加可以提升超滤膜的孔隙率,改善亲水性,增强纯水通量和污染物阻截率。并且,以纯水通量最高的活性炭杂化超滤膜和空白膜作为对照组进行腐殖酸(HA)溶液和市政二沉池出水的过滤实验,发现PAC的添加可以增强超滤膜的抗污染性能。  相似文献   

17.
石油化工污水回用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污水回用前的水质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污水处理回用工艺方案,通过加强车间生产工艺的管理和污水处理工艺参数的调整与强化管理,使处理水达到循环水和杂用水标准,作为循环冷却系统补充水和杂用水使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水是指生活优质杂排水经处理净化后达到《生活杂用水水指标》(CJ25.1-89),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因此,中水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虽然不能饮用,但可以用于一些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中水回用的对象包括市政杂用水、生活杂用水和工业用水,其中市政杂用水、生活杂用水包括绿化用水、冲洗用水和道路洒水等,应用面相对较广,  相似文献   

19.
根据宾馆洗浴、洗涤废水中所含COD偏低、阴离子洗涤剂较高的特点,采用物化的方法,通过动态试验,对其进行了不同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研究,优选出了使出水水质可达到生活杂用水及锅炉补充水水质的处理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20.
城市雨水径流水质监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雨水水质控制是现代城市雨水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特征.通过对城区屋面雨水、院区雨水、市区道路雨水3种下垫面下的径流水质进行监测,分析了径流污染物随降水的变化过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提出了院区雨水水质控制措施,为城市雨水利用提供了决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