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新型非接触式端面密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适用于高速旋转的端面密封结构。对该结构的密封原理、密封能力和工作特点进行了分析;导出了密封压力的计算公式;论述了计算油膜厚度和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以及实现该结构的工艺手段。  相似文献   

2.
基于流固耦合方法的气压密封阀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气压密封阀的流固耦合问题应用一种解耦分析方法,并利用循环迭代法建立了统一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在流固耦合模型基础上,使用有限元分析(FEA)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联合计算方法对气压密封阀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气压密封阀在流固耦合作用下的工作特性,并且对不同结构参数的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气体压力、控水环和密封环厚度下气压密封阀的变形,给出了气压密封阀的变形规律,同时还给出流体运动状态,为气压密封阀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合物PTFE、PCTFE和PEEK作为低温调节阀阀座的软密封材料,在液氮温区(77 K),研究阀座漏率与密封比压和工作压力的关系,分析了采用不同软密封材料时阀座密封性能对压力和温度的稳定性. 在此基础上,综合对比分析了采用不同软密封材料的低温阀在常/低温、低/中压工况下的密封性能以及应用特点. 在常温低压工况下,采用PTFE和PCTFE软密封材料的低温调节阀具有优异的阀座密封性能,但是在中高压时,采用PCTFE软密封材料的低温阀阀座密封性能更加稳定. 相对而言,在低温工况下,采用PEEK软密封材料的低温阀阀座具有相对较高的密封性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螺旋槽干式气体端面密封的刚度和泄漏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式气体端面密封(DGS)是一种非接触式机械密封,适用于大多数气体密封场合,了解密封特性尤其是气膜刚度和泄漏量对正确设计密封非常重要。针对螺旋槽气体端面密封结构,用有限元法计算了密封端面的气膜压力分布及密封的气膜刚度和泄漏量等特性参数,分析了密封面的槽深比、螺旋角和槽长坝长比等两两变化时对密封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槽深比取2.0~2.5,螺旋角取15°,槽长、坝长比取1.5~2.0,槽台宽比取1.0,槽数取12~18时,可在确保密封泄漏量低的同时具有较大气膜刚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9,(18):262-262,F0003
密封阀控铝酸蓄电池内阻测量技术应用领域 适用于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VRLA)的在线监测、预警和日常维护,对于保障电力、通讯、交通和国防等重要部门的后备电源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双锥密封结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半自紧金属垫片密封结构——改良双锥密封结构,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了预紧工况下改良双锥环Mises等效应力分布以及垫片应力随预紧载荷和操作压力的变化规律.与传统的双锥密封结构相比,改良双锥密封结构的螺栓预紧力小;操作工况下,自紧作用较好.通过改良双锥密封机制分析,确定了影响密封的主要结构参数,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以内径1 m的改良双锥密封结构为例,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最佳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7.
干式气体端面密封(DGS)是一种非接触式机械密封,适用于大多数气体密封场合,了解密封特性尤其是气膜刚度和泄漏量对正确设计密封非常重要.针对螺旋槽气体端面密封结构,用有限元法计算了密封端面的气膜压力分布及密封的气膜刚度和泄漏量等特性参数,分析了密封面的槽深比、螺旋角和槽长坝长比等两两变化时对密封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槽深比取2.0~2.5,螺旋角取15°,槽长、坝长比取1.5~2.0,槽台宽比取1.0,槽数取12~18时,可在确保密封泄漏量低的同时具有较大气膜刚度.  相似文献   

8.
涡轮增压器是特种动力装备的重要动力部件,良好的密封是保证涡轮增压器正常工作的关键因素,而叶轮高速运转引发的压力不均则是泄漏的重要原因.基于流体力学分析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一种离心泵式密封结构的内部流场分析及流动特性,探讨了压气机端泄漏量、内部压力在不同转速和窄隙出口负压等工况下的变化规律,验证了该密封结构的油气密封性能.结果表明,受高速离心效应影响,该密封结构具备良好的防止压气机端漏油效果,高速运转时会产生漏气.研究结果为改进涡流增压器密封结构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静压式机械密封流固耦合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种收敛间隙静压式机械密封,建立了机械密封流固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不可压缩Reynolds方程,得到密封间隙流体压力分布,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密封组件的弹性变形,利用两者之间自动迭代计算实现流固耦合分析。结果表明,高压工况下,静压式机械密封间隙的压力分布受到密封端面变形的影响,同时又会影响到端面的变形。该流固耦合分析考虑了密封组件之间的接触摩擦和预紧作用,能够准确反映高压流体和密封结构的相互影响。计算得到的泄漏量与实验值吻合,对特殊工况下静压式机械密封的流固耦合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聚氨酯和丁腈橡胶是高压往复密封件的常用材料,但材质的选择一直缺乏成熟的理论和试验依据.本文以Y形密封为对象,基于CAE技术对高压背景下两种材质的密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探讨不同密封系统的介质压力、密封接触面摩擦系数以及往复密封滑动速度等参数变化对密封结构最大接触压力和最大剪切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两种材质在高压往复运动下的破坏规律,准确呈现不同工况下两种材质性能的优劣,为特定工况密封件的选择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宁  李强  胡康  李青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5,35(5):441-444,449
分别采用高分子聚合物PTFE、PCTFE和PEEK作为低温调节阀阀座软密封的密封材料,在常温(300 K)情况下,对比研究了采用不同密封材料的低温阀阀座的漏率与密封比压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测试了不同进口压力下阀座的密封漏率,以及密封性能对压力的稳定性. 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PCTFE密封材料的低温阀阀座不仅具有优异的密封性能,而且在不同的工作压力条件下,漏率与压力呈线性变化,具有较高的压力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迷宫密封泄漏对小流量离心叶轮气动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密封泄漏损失的情况下,对小流量二氧化碳离心叶轮进行了三维黏性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对比了考虑密封泄漏前后的计算结果.在设计工况下,叶轮等熵效率下降了8.1%,表明对小流量离心压缩机性能及主流流动结构进行准确的数值预测,必须考虑密封泄漏.为了揭示密封泄漏对离心叶轮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迷宫密封的间隙得到了不同的密封结构,并在设计工况、小流量工况和大流量工况下分别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流量工况下,随着密封间隙的增大,密封泄漏损失系数近似线性增大,离心叶轮等熵效率随之近似线性地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传统迷官密封在恶劣工况环境下存在的碰磨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迷官密封结构.通过仿真分析发现,浮起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密封径向间隙压力分布不均匀.对于气体密封,由压差引起的流体静力效应是本研究所用条件的主导因素,而不是流体动力效应.该模型还分析了偏心率、槽宽及入口段节流长度对自适应迷宫密封浮起力和泄漏率的影响.实验...  相似文献   

14.
张李铁 《科技资讯》2014,(36):45-45
机械密封是流体机械和动力机械中的重要部件,对整个机械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该文从机械密封的组成、工作原理出发,对前人的研究经验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出影响机械密封泄漏的主要原因有密封端面磨损、密封元件腐蚀、热效应、压力波动等因素,同时也指出输送流体介质的性质、机械密封安装误差、振动等因素都会导致机械密封失效,产生泄漏。  相似文献   

15.
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的动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激光加工多孔端面机械密封的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雷诺方程,获得在不同工况和表面微孔结构参数下密封面的无量纲动压力分布,进而得到了产生最大端面动压力时的优化结构参数,且与试验结果接近。分析结果表明密封面上的微孔可产生明显的动压效应。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液氧涡轮泵离心轮前凸肩密封,提出了一种新型螺旋阻尼密封结构(静子面孔腔和转子面螺旋槽)。为研究离心轮凸肩密封进口高预旋影响,提出了能够同时模拟动密封进口压力场和速度场的“双进口边界”数值模型。采用液体(水工质)孔型阻尼密封和螺旋密封的泄漏量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三维定常Navier-Stokes(RANS)方程的动密封稳态泄漏流动数值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比研究了迷宫密封、孔型阻尼密封、双螺旋密封等3种传统动密封结构和新型螺旋阻尼密封在某液氧涡轮泵6种变负载运行工况(负载率?为23%、31%、54%、77%、100%、108%)、2种进口预旋比(λ为0、0.75)下的泄漏特性。结果表明:相比于3种传统动密封结构,新型螺旋阻尼密封在全工况下均具有最佳的封严性能(泄漏量减小10%~50%),尤其在高负载工况(更高转速、更大压差);新型螺旋阻尼密封的泄漏量对进口预旋、压差和转速等运行条件的变化敏感性最低(在23%~108%变载荷运行、无预旋时,新型螺旋阻尼密封的泄漏变化量相对于迷宫、孔型和双螺旋密封减小了45%、40%、29%),具有优良的变工况适应能力,能够满足液氧涡轮泵深度变推...  相似文献   

17.
研究如何提升柱面气膜密封的稳定性对保证该类密封在高速、高压工况下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鉴于导流织构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稳定性,本文通过在柱面气膜密封槽底设置一定数量和造型的导流织构,系统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导流织构对柱面气膜密封性能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导流织构对柱面气膜密封微尺度流场具有良好的导流作用,最高压力及高压区面积都显著增大;一定工况和泄漏条件下,导流织构可以显著提升密封开启力;有导流织构的柱面气膜密封还可以显著降低高速、高压工况下微尺度流场中的压力波动方差,且转速越高,抑扰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18.
针对潜水器海水液压浮力调节特殊工况需求,提出了满足双向密封要求的电磁截止阀总体结构。围绕双向电磁截止阀低流阻特性和高密封性能设计要求,分析了阀口开度对截止阀流阻的影响,阀座微倒角和密封力对截止阀密封比压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流阻和密封性能的综合性能设计方法,获得了阀口开度的优选区间。研制了海水液压电磁截止阀样机,测试了流阻特性、密封性能和吸入效率。结果表明:样机在额定流量3 L/min时流阻小于640 Pa,在1 MPa下实现双向零泄漏,吸入效率超过98.7%。  相似文献   

19.
借助待输送流体的压力和永磁体的磁力启闭闸板阀可以做到启闭力矩小、密封力大和零外漏  相似文献   

20.
1GPa新型密封结构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一种新型超高压密封结构的可行性 ,对超高压下钢筒和柱塞的变形量进行了理论推导 ,通过雷诺方程数值求解 ,获得了新型密封结构的漏耗特征曲线、液膜压力分布曲线及初始间隙对泄漏量的影响曲线。分析了新型超高压密封结构的密封机理 ,讨论了新型密封的特点。结果表明 :新型的超高压动密封结构是一种自适应的动态密封结构 ;初始间隙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表现出不敏感性 ,新型超高压密封是可行的密封结构 ,可实现 1GPa压力的动密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