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富强、最先进、最文明的国家。尤其自隋唐开始,繁荣昌盛的中国已成为亚洲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高度发达的封建制度、高度繁荣的封建经济和古老多彩的封建文化,无不成邻邦学习仿效的重点。本文运用史实,较全面地介绍了古代中国与日本的友好关系,说明古老的中国文明曾对亚洲,特别是日本社会的进步,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科举制度下的近代政治、社会与文化赵慧峰科举制度是一种用考试的办法选官取士的制度,是中国古代使用最久,同时也是最主要的一项官员选拔制度,是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过深远影响。作为官员选拔录用办法,从隋以前的荐举到陌以...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婚姻文化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封建礼法所决定的,与封建伦理道德密不可分。历经千年的发展,有的婚姻制度和婚姻观念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该文简要介绍了古代婚姻制度的形式及其演变过程、缔结与解除、特点以及其悲剧的必然性,可以使读者初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婚姻制度的一些要点,有助于读者对婚姻文化发展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经历了一个长期、曲折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它以维护皇权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是皇帝治吏的工具,皇帝的开明程度直接关系到监察制度作用的发挥。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与封建王朝的兴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维护封建制度和加强皇权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媛 《科技咨询导报》2014,(16):211-211
透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不难发现,法律的儒家化是其总体趋势和根本特征,因而中国古代法律的形成过程就是其儒家化的过程。那么封建时期的刑法制度、原则演变为现代刑法制度、原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渗透与革新的过程。笔者以法律的儒家化为立足点,通过比较封建时期刑法制度、原则与现代刑法制度、原则,来分析古今刑法价值观念的悖与同,以促进中国法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晚清时期河南永城地区实行的依然是封建婚姻制度,从婚姻习俗形式到择偶、定亲、结婚都深受古代“六札”的影响。婚姻过程一般有提亲、订婚、结婚、回门等诸阶段,基本上是依“六礼”而行。从婚嫁习俗形式和婚姻过程这两个层面所折射出来的是晚清时期永城婚俗的滞后色彩。该现象十分明显。从中西文化的对照中,可发现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传统文化的蒂固根深。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领先世界达千年之久。但近代科技革命未能在中国发生。省察历史的症结须从文化自身的特点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入手。中国古代科技具有直观经验性、实用性和整体性等特点,由此折射出的早熟与先天不足导致了中国近代科技的滞后。“大一统”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国人封闭保守、自我满足的文化心理,政治伦理型文化等也是造成中国传统科技文化滞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史学界凡研究中国古代封建屯田制度,多言刘汉,曹魏,李唐和朱明诸朝,绝少注意走宋时期,本文就北宋前期的屯田,从其产生的原因,状况,制度,性质及后果作出了初步的探讨,这对我们全面地认识或评价中国封建社会的屯田制度,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家族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中国古代法律带着浓重的家族本位主义的烙印。作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一部分,司法检验制度也不可避免的带有强烈的家族本位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0.
一、文化大变局中的上下求索明清之际,与资本主义萌芽相伴生,中国早期启蒙火化出现了,这是中国文化由古代文化向近代文化演进的征兆.然而,在强大的封建政治和封建文化的高压下,中国文化仍旧设有脱离农业一宗法社会的固有轨道.1840年的鸦片战争,引起了中国社会的转折,也引起了中国文化的转折.曾经长或迟迟领先于世界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历史第一次向中国人提出了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于是,中国文化的延续与变异、自我保持与自我更新,就成为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在文化领域里上下求索的主题.中国又比开始步履…  相似文献   

11.
重读李、杜     
由于长期受大一统的儒家文化以及伴随封建制度发展而派生出来的封建官僚制度——科举制度的影响,造成了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特殊的“从仕”观念。使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文化品格上形成严重的单一性倾向,在社会角色上,由于作为一种权力的话语的拥有者”,具有较严重的“救世主”及“代言人”观念,杜甫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近体诗”,又称“律诗”的集大成者及最高成就者,也是唐以前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中“仕文化”的典型代表,又由于其伟大的诗歌创作成就,其思想影响了以的的历代诗人和作家。李白则是一个例外.他亦以其创作和生活经历,使我们认识到一种另类的文化品格,他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中的一个游离的分子,从严格意义上讲,李白从来没有进入过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他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而言只是一个过客。本文试以李白和杜甫的部分作品及其生活经历,对两位诗人不同的文化品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第四次单身浪潮”已经在中国社会悄然坐实。围绕“结婚”这一古老命题所生成的各种纠结,正在悄然地改变着婚配的效率、质量和内涵。  相似文献   

13.
汉王朝作为第一个公开标榜“以孝治天下”的封建王朝,运用政治、文化、教育、法律等手段,强化了以孝为核心的封建伦常的地位,从此以后,孝不仅成为支撑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支柱,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发挥了重要影响,同时,也使孝的观念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内心世界,积淀成民族的文化心理,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苏轼是中国古代封建文人的生存典范。他多方面吸收和发展了传统文化对人生进取和独立自由有益的因素,使之完善地体现在自我的人生实践中,构建了自我的文化人格,性地实现了儒家思想关于人的社会价值追求,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极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婚姻成立要件是结婚制度的核心内容。通过对海峡两岸的男女合意、法定婚龄、禁婚亲、禁重婚等婚姻成立实质要件以及形式要件的分析比较,指出台湾立法较为具体、完善,但保留有封建色彩;大陆立法比较抽象、原则,但较彻底地清除了封建落后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集团结婚在民国社会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兴起,它的产生主要是受到清末以来的文明结婚的影响,民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和30年代新生活运动的推动也是它产生的重要原因, 是中国婚俗上的一大变革。  相似文献   

17.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是具有母题意义的现代婚恋故事,其才子佳人的叙述模式具有故事原型的程式性和情节结构上的稳定性、联结性。虽由古代才子佳人模式里爱情、婚姻、仕途三位一体,转变为解放区文艺环境里革命、恋爱、自由三位一体的模式。但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情人终成眷属、感天动地的大团圆为结局,契合的正是以"乐感文化"为内核的民族文化心理和集体无意识。  相似文献   

18.
1引言   在漫长的封建体制重压下,中国建筑的型制以一种超静定的结构演进,几乎没有质的发展.“大屋顶”和封建皇权一样,统治了中国数千年.沿袭旧制成为一种规范、一种荣誉,甚至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这表明了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建筑发展观.这和中国古代礼制文化传统的密切同构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19.
张克荣 《科技信息》2007,(12):32-33
我国法律、政策对大学生结婚“解禁”以来,大学生结婚人数呈上升趋势,对他们教育管理成为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一个新课题。本文探讨了在校结婚大学生教育管理的背景、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亲亲相隐原则的法理探析及其在当代中国命运之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亲相隐在中国古代作为体现儒家思想、维护封建家长制统治的一项法律制度,在新中国已作为封建糟粕被摒弃。但从现代法治社会的眼光审视,其对社会最基本的人伦血缘关系的承认与关怀,仍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前瞻其在中国未来之命运,应在刑事立法中占有一席之地,它表现为一定的亲属间相互享有作证豁免特权,但必须对内容进行一定的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