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将诗、酒与人生三者广泛结缘的第一位文化巨匠。他以归鸟、白云、孤松、秋菊等诸多自然物象入诗,象征自己的人格及人生追求,构成了朴厚传神的艺术境界。同时又以酒将诗与人生密切关联起来,在创造艺术人生的过程中,完成了对现实人生与社会的诸多超越。因此,陶渊明这位文学家的作品与人生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蕴含。  相似文献   

2.
辛弃疾的词作中一半以上与酒有关,在他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固有的诗酒情结。这种诗酒传统源于中国文化中的非酒神型特征。辛弃疾的“四位一体”诗酒人生范式正是中国精英知识分子诗酒人生的典型代表,具有强烈的悲剧意味。  相似文献   

3.
苏轼富于理性与哲思的山水诗,透过山水景物了悟自然奥秘与人生真谛,获得一种审美超越,映现出他通达的人格和人生的智慧,给人以启迪.他"天地与人一理”的山水自然观决定其诗独具奇趣妙理,拓展出新的表现技巧与艺术境界,在山水诗坛占有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4.
杨天芬 《科技信息》2008,(19):180-180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他一生中三仕三隐,最终在四十一岁的时候选择了完全归隐的道路。陶渊明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士人出仕与归隐的人生矛盾,并且将之升华为一种平凡而又超越的诗境。在他的归隐中我们看到了诗化的归隐,归隐如诗般有意境和耐人寻味。从他的思想方面我们看到了他诗意的境界;在他的诗文内容中悟到人生的真意;在他诗文的意境中寻到了他淡泊的足迹。  相似文献   

5.
被冠以“童话诗人”称号的顾城尽其一生都在执着地追求他的人生信仰——童心、自然。从他的诗作里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顾城身上特有的童心与对自然超常的悟性,并把这一人生信仰贯穿其生命的始末——他的生活、创作以及爱情。他固守着那座纯明的“童话王国”,偏执地拒绝成长。顾城这个一生以诗为生命、以生命为诗的男子以其短暂的一生诠释了他的“诗法童心”。  相似文献   

6.
<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此一曲《念娇奴》已使苏轼不朽.诚如其言,历史的风涛公正而无情,大浪淘尽泥沙,历史选择了自己的伟人在文学的领地上,豪杰毕出,各领风骚,时至北宋,中国文学有了苏轼,凭添了几多内涵、才情与风韵!于诗于文于词,成就卓著.单论词,“词至东坡,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①今人袁行霈先生说:“苏轼一个人为词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相当于陈子昂和李白两个人对唐诗的贡献”②因了苏轼非凡的创造力,词成为有宋一代三百余年间的代表文学,自此中国文学诗、文、词鼎足而立 苏轼以自己的词作开创了一代词风,于词史上有空前绝后的地位,自然词这种独特的文学式样也深刻地反映了苏轼的“内在宇宙”.苏轼一生作词三百余首,词中记载了他大半生的坎坷.笔者试从其词中觅其心路历程,看其人生境界,他经历过两次“在朝——外任——流放”的过程,历顺境逆境,经大起大落.试以其人生转折点为界限,分黄州以前词、黄州词,惠州儋耳词三段述之.  相似文献   

7.
李白的博学多才、匡时济世之志令人敬慕,他的命运多舛、壮志难酬又让人悲叹。人们为李白的诗中豪情与洒脱而沉醉,却往往忽略了他作为丈夫、父亲这样平凡的人生角色内心的挣扎与悲苦。换个角度看李白,诗仙的光环悲情了许多。  相似文献   

8.
周涛散文的诗性与他本人具有的诗性人格分不开,独特的成长经历给了他特异的人生体验,形成他诗的眼光和诗性思维。从诗到散文,周涛的诗性之光一以贯之,强烈的生命意志、思与诗的水乳交融和诗的语言筑成周涛散文的诗性建筑,赋予他的散文诗性淋漓的诗情。  相似文献   

9.
董钊 《信息化建设》2013,(12):14-15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梦想如火,正在燃烧的火;梦想如诗,正在画写的诗;梦想如歌,正在旋曲的歌;梦想如风,正在舞动的风;梦想如山,正在生长的山.中国在党的十八大上吹响了“四化”同步发展的号角,这必将开辟一个伟大的时代.在神奇的浙江大地上,信息化正托起智慧浙江的梦想,让梦想缓缓照进现实.  相似文献   

10.
赠内诗是兴盛于李唐时期的一种新型爱情诗.李白的赠内诗,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极具艺术价值与审美特质,是唐代赠内诗中的一座艺术高标.其中,又以写给夫人许氏、宗氏之赠内诗最为著名.李白在其赠内诗中,将他与许氏、宗氏夫妻间的殷深情谊,以及生死与共的患难经历等,均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表达.后人如元稹、自居易、李商隐、韦庄等人,都曾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李白赠内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谢声是一位具有坎坷经历的作家、《南浦恨》与《遗爱在人间》显示了他对历史题材的初步把握,《跨灶》是他修建铁路的青春、梦想和诗的颂歌,许蛮子父子的对比映照出时代的崇高与卑琐.《夕阳与青山》展示出他对人生的探索与思考,《二仓》对文革的表现是独特的,既有对民族悲剧的不动声色的揭示,又有严酷斗争中人性的觉醒与复苏、《宁河石》是三峡自然风光的诗,也是三峡人文精神的诗.  相似文献   

12.
"我"曾经不顾一切地去构想、设计自己的文学之梦,"梦醒"之后却又跌入幻想的深渊.而不断地反省、与文学大家的思想碰撞使我的精神摆脱了自我的束缚,得到了纯化.作家堀辰雄在文学创作中,他把自己的内心世界上升到纯粹的、美丽的诗一般的境界;在人生旅途中,他更是不断追求新的生命."与命运抗争到底"是他的语句,更是他的人生写照.  相似文献   

13.
“乌台诗案”以及由此引起的谪贬黄州是苏轼人生的一个里程碑,他的思想及人生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并未在放逐生活中萎缩,而是从儒道佛三家思想中汲取精华,赋予积极内容,追求“任性逍遥,随缘放旷”的人生境界,形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放达观的自由人格。他的诗、词、文也于此时真正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4.
宋之问最早是以宫廷应制诗闻名诗坛的,他在两贬岭南、经历人生变故之后,诗歌题材、风格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其贬谪途经湖湘时所作的几首贬谪诗并联系其在岭南所作的贬谪诗来看,宋之问诗歌艺术的嬗变主要表现在诗歌题材的开拓、情感的表达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胡风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文艺理论家。他的诗论是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诗的特质,对诗与时代、生活和情感的关系,对诗的风格等方面的见解主张,都充分表现出对人生与艺术的执着追求。不仅对当时新诗的健康成长,而且对今天诗歌以至整个文艺的发展繁荣,均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技潮》1998,(4)
在北京方庄小区的一所普通民宅中居住着一位已是耄耄之年的老人,他就是前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祝谌予老先生。春节刚过,我有幸采访了刚刚门诊回来的祝谌予教授。名师出高徒在祝谌予19岁的那一年,母亲患病,多方求助名医都不见效,后来经施今墨老先生的诊治,母亲的病情好转且比较平稳。但后来由于施老先生南下去了南京,她的病复发无人能治而故去。亲人的不幸使年轻的祝谌予发誓学习中医,治病救人。当是正值施今墨老先生开办华北国医学院,祝谌予遂求教于施今墨老先生,成为施老先生的第一个正式拜师的徒弟。从那时起,他每天白天跟随老师出门诊、抄写病历药方,晚上请精通中医经典的周介人老先生讲授金匮、伤寒、内经、本草等中医药古籍。6年后祝谌予和李介鸣、张遂初、张宗毅等3个徒弟在施老先生的支持下开办了京城第一家"联合诊所",这是祝谌予第一次独立出门诊。  相似文献   

17.
朱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纯粹的诗人,毕生致力于新诗的创作与革新,以期通过诗歌来救赎人生,却以“与落花一同飘去,无人知道的地方”的方式告终人生。朱湘的悲剧超越了现实的喧嚣、焦虑与痛苦,完成了从“救赎诗”到“诗的救赎”的诗学之旅。对他的悲剧进行解读和反思有利于返回历史文化场,探寻朱湘新诗创作的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朱自清先生诗论的基本审美取向是“中和美”。通过朱先生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态度阐明他这种审美取向的成因及他的人生态度与文学审美态度的一致性。文章主要是从朱先生对诗的内容与形式、继承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与学习西方诗歌的表现手法、诗的风格与品味三方面的态度,观点及论述证实了他诗论审美取向的基本特征是兼容并蓄、雅俗共赏、雍容公正的“中和美”。  相似文献   

19.
莫渝的诗凝结着对土地、对家乡的爱,关注现实,贴近人生,他的诗作在海峡两岸传播,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层作用;莫渝的诗朦胧而不晦涩,他力图贯穿中西诗歌艺术,取得了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20.
前言有一次,一位老先生问我学什么的,我答以加速器。他竖起大姆指勉励我多多努力,把加速器研究清楚,美国就不必每年进口这么多石油了。我糊涂了好一阵子之后才弄清楚,原来老先生把加速器和核能混为一谈了。其实老先生也不算错,加速器与核能虽然是两回事,但对过去核物理与今天核聚变的研究发展,加速器确实有它的贡献。只是,加速器并不限于供做核物理研究用,其它如医疗、生物、X光源、材料研究等,也都用到加速器。电子显微镜基本上是一座电子加速器;电视机的萤光管也是由一个小型的加速器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