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安徽省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环境污染损失排除在外,导致了GDP的虚增,安徽省要保护环境,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指标体系,解决环境污染和环境价值的核算问题。通过构建虚拟治理成本对传统GDP进行调整,采用虚拟治理成本法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2004年安徽省虚拟治理成本为90.7亿元,占当年GDP的1.91%。本文针对上述核算结果提出了降低污染扣减指数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建立绿色GDP的核算体系,在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重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害.以天津市2004年公开的环境统计资料为基础,对该市环境污染虚拟成本进行核算,探讨性地试算了天津市经环境污染调整的绿色GDP,并对绿色GDP核算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浅析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变得日益严重。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应着手修正传统的GDP核算体系,将环境因素和资源因素考虑在内来创建绿色GDP核算体系。文章论述了传统GDP和绿色GDP的关系,并阐述了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的重大意义,以及创建绿色GDP指标所面临的难题,在此基础上对绿色GDP核算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当前人们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自然资源日渐短缺的现状,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结合浙江省2003-2017年统计数据,从资源环境角度出发,运用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浙江省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情况,又引入绿色GDP核算模型,对浙江省2003-2017年的绿色GDP进行核算.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5.
【目的】核算重庆市生态GDP,评估经济增长GDP中资源环境的消耗成本和生态收益,以期将生态理念植入社会经济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能值分析法和生态服务单位面积价值当量表分别核算资源环境损害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进而从GDP中减去资源环境损害价值再加上生态服务价值后剩余的GDP即为生态GDP,并将重庆市“九五”、“十五”、“十一五”及“十二五”4个规划期的生态GDP与绿色GDP、GDP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害价值从84亿美元增至1419亿美元,资源耗减价值增长明显;2)生态服务价值从490亿美元增长至772亿美元,生态服务价值增长相对较缓慢;3)生态GDP从589亿美元增至1862亿美元。“九五”时期和“十五”时期生态GDP最大,GDP次之,绿色GDP最小;“十一五”时期和“十二五”时期GDP最大,生态GDP次之,绿色GDP最小。【结论】直辖以来重庆市经济持续增长但同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较大,即使在得益于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举措后生态服务价值持续提升下,也难以抵消资源环境损害价值,因此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也要注重资源高效低耗利用。
  相似文献   

6.
绿色GDP作为一个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区域发展可持续性评价角度出发,构建了鄂尔多斯市资源型城市绿色GDP核算的优化模型,结果表明:①鄂尔多斯市第一产业从绝对优势产业逐渐减少,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显著增加,表明鄂尔多斯市从农业型城市逐渐发展为以能源重化工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②煤炭资源的耗减成本是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耗减账户中最大的贡献因子,而环境质量退化账户占GDP百分比相对较小,进一步说明鄂尔多斯市成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③传统GDP与绿色GDP值都有明显增长,绿色GDP/GDP的比值经历了先降低后逐步增长的过程,表明环境资源为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所做贡献正在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核算重庆市生态GDP,评估经济增长GDP中资源环境的消耗成本和生态收益,以期将生态理念植入社会经济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能值分析法和生态服务单位面积价值当量表分别核算资源环境损害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进而从GDP中减去资源环境损害价值再加上生态服务价值后剩余的GDP即为生态GDP,并将重庆市"九五"、"十五"、"十一五"及"十二五"4个规划期的生态GDP与绿色GDP、GDP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害价值从84亿美元增至1 419亿美元,资源耗减价值增长明显;2)生态服务价值从490亿美元增长至772亿美元,生态服务价值增长相对较缓慢;3)生态GDP从589亿美元增至1 862亿美元。"九五"时期和"十五"时期生态GDP最大,GDP次之,绿色GDP最小;"十一五"时期和"十二五"时期GDP最大,生态GDP次之,绿色GDP最小。【结论】直辖以来重庆市经济持续增长但同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较大,即使在得益于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举措后生态服务价值持续提升下,也难以抵消资源环境损害价值,因此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也要注重资源高效低耗利用。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不断增长的GDP总量,是建立在资源环境不断透支的基础之上的.这种高投入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虽然起到过应有的历史作用,但也造成了显著的负面效应,使我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绿色GDP是保证环境补偿后的经济产出总量,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构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高蕾 《科技信息》2012,(11):12-13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衡量国家的社会经济进步与否的重要指标标志,但是传统GDP核算体系的弊端会造成该指标虚拟增大。本文较为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对绿色GDP核算的研究成果,结合陕西省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了该区域经济活动对于资源环境的影响,构建了陕西省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模型体系,提出了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指标核算体系,对正确衡量陕西省国民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沈雁音 《科技资讯》2006,(27):214-214
在经济高速增长,能源与资源浪费严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国家统计局和环保总局在全国十省市试行了绿色GDP核算,发现存在着核算资料缺乏、环境损耗难以量化等不利因素,既而转向绿色会计、单位GDP能耗等,本文主要就绿色会计、绿色GDP、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内涵及三者之间的联系做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针时重庆市自然环境特征,选择林地、耕地、草地、森林立木和表土资源等生态环境因子作为考察对象,从经济的角度理解环境问题,以联合国1993年发布的环境经济综合核算框架为指南,在讨论并修改了生产、资产和防护性开支等概念后,从实物和价值核算两部分建立了重庆市生态经济核算模型.核算得出重庆市1998-2000年可持续指标中环境损失占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均小于1,环境损失占绿色国内生产净值的比例也小于1,说明重庆市生态发展是可持续的,这3a内生态环境损失均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环境损失占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的75%以上,占绿色国内生产净值的85%以上,说明重庆市付出的环境代价也十分昂贵。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和谐发展的统一,不仅与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禀赋有关,而且与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等制度安排有着内在的联系,表现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与社会、环境相关的特殊服务市场的均衡,因此,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合理应用,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把社会可持续发展曲线和环境可持续发展SE曲线合并成可持续发展SD曲线,纳入到IS—LM模型中去,得出了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货币政策调整SH影响经济发展,影响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特殊服务品市场的均衡,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1990-2004年安徽省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采用可变世界单产法计算了1990—2004年安徽省域尺度上的生态足迹,表明研究期内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赤字分别由1990年的1.0121 hm2、0.5014 hm2增加到2004年的1.6523 hm2和1.2397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和万元GDP生态需求则分别由0.5108 hm2、8.5601 hm2减少到0.4125 hm2和2.1270 hm2。说明了近年来安徽省人口对自然资源的消费量逐年增加,超出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雄安新区资源与环境的禀赋特征,结合雄安新区的发展规划定位,以资源、环境、生态(绿色生态)与社会经济系统为一级指标,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动态性、体现人地关系协调性及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选择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地质环境、绿色治理、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经济与社会为二级要素性指标及若干个三级基础性指标,在运用SPSS的相关性分析消除信息重复评价指标进行初步筛选的基础上,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提炼雄安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进一步优化选择评价指标确定最终的48个三级评价指标,构建起能够更加真实、准确地反映雄安新区资源、环境、生态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程度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揭示雄安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关键要素的变化及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绿色GDP核算,除了环境成本核算之外,还包括对各种自然资产存量及其变化的核算,自然资产的市场产品的核算,各种生态服务的核算以及政策分析。绿色GDP核算涉及经济和资源环境两大领域,牵扯到市场和行政不同机制,在理论界定和实施方法上均处于探索之中,这就为争议埋下了伏笔。争议的焦点主要是不同学科下怎样解决实际问题和不同管理目标下的不同思路。而绿色GDP核算的攻关主要是在国家层面上制定概念、产业分类、资产评估以及记账规则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16.
传统产业的增长方式是以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能源、资本密集性投入来推动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已经直接威胁到自然环境的质量和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为有效解决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发展绿色产业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大连绿色产业发展现状、发展绿色产业的优势及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大连发展绿色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云兰 《广西科学》2022,29(1):34-44
动态评价广西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为系统优化提供针对性的建议,为广西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强区建设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运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构建包括能值密度、能值货币比率、人均能值用量、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载率、能值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指数、海洋绿色GDP、海洋绿色GDP占比的评价指标体系,深入研究2006-2020年广西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并对广西海洋绿色GDP及海洋绿色GDP占比进行核算。研究发现,广西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大,可更新资源能值占比90%以上。2006-2020年系统总能值增加22.65%,其中可更新资源能值增加20.07%,不可更新资源能值增加3.45倍,废弃物能值增加5.13倍;随着海洋资源不断开发,能值密度提高22.45%,能值货币比率减少77.67%,能值产出率在0.45-0.60波动,海洋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涉海人员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海洋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系统所承受的环境压力较小,但由于海洋经济粗放发展的负面影响,环境负载率增加2.70倍,能值生态承载力降低1.87%;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平均值为39.99,总体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