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1 毫秒
1.
武汉市洪山区土地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界定了城乡边缘区的范围和涵义,指出了城乡边缘带的过渡性和动态性实质,探讨了城乡边缘带在城市系统中的主要功能,以武汉市洪山区为例,在对土地详查变更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土地利用的总体结构和地域结构,阐明了城乡边缘带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城乡边缘带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叶奕浩 《科技信息》2011,(20):398-398,400
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乡边缘带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对该地区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对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通过对金华市城乡边缘带的土地利用现状的全面探析和实证研究,提出城乡边缘带未来土地利用规划方向。  相似文献   

3.
城乡边缘社区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一个特殊社区,是农村城市化与城市扩大化的产物.其管理上存在体制性困境、经济性困境、利益性困境和群体性困境,这些困境使得城乡边缘社区在逐步转为城市社区的过程中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严重阻碍了我国城乡一体化与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城市边缘区表现为一个对城市的依附性和对农村的带动性的复杂独特的双向区位。边缘区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和经济、文化系统有其复杂性、过渡性,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和环境生态问题。抓住城乡双向演进的融合点,创新发展思路,使城区与郊区边缘区共同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乡统筹是城市和农村“双赢”发展的有力保障,全面解决好农村建设发展问题,应当关注农村的主动城市化和被动城市化两种模式,根据“以城带乡统筹规划”的基本思路,对城乡空间发展进行统筹布置,创新性地提出厦门市农村村庄发展路径上的五种类型,并针对每种类型进行科学分析,强调对非城市建设用地内的农村发展实行整体规划,采取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并拳的农村空间发展模式,实施农村“金包银”等建设工程,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还解决了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6.
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在校园安全管理方面面临着许多与城市中心学校、农村学校完全不同的问题和困境。该文根据福建省城乡结合部的实际,通过探讨构建由政府、学校、家庭组成的校园安全事故预防体系,提高对城乡结合部校园安全事故预防的认识,明确政府职能部门、学校、家庭在校园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建立校园安全事故的风险预警机制,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为提高福建省城乡结合部校园安全管理水平,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张建华  陈心宇 《科技信息》2009,(11):391-391
本文主要论述城市安全供水的重要性,以及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城市安全供水,对指导城市安全供水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可持续发展如何与城市生态承载力相协调,关系到城市自身的命运,也关系到其周边地区能否顺利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研究重新梳理了生态承载力的概念与发展迷思,从系统组成、承载对象、承载供给与需求的特点、环境影响及支撑的理论基础等方面整理了生态承载力的内核,以及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其他复合承载力的差异性.基于现有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提出了生态承载力提升的非线性特征及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联关系框架.研究发现,在通过政府决策提升生态承载力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在横向(部门)和纵向(跨尺度)方面的协调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巢城水资源安全的形势分析与保障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明 《安徽科技》2003,(11):49-50
水资源安全是指国家利益不因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质污染、水环境破坏等造成严重损失;水资源的自然循环过程和系统不受破坏或严重威胁;水资源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等等.就巢湖市而言,作为江淮之间迅速发展的城市,水资源安全对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认真分析新时期巢城水资源安全面临的形势,积极探索保障水资源安全的应对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逐渐突现出来,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最严重的问题。其浅层次的原因多种多样,但这些原因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根源: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在这种制度背景下,国家对农村、农业的投入是从城市及非农产业的角度考虑,农村、农业自身的发展被忽略。当城乡差距扩大,城市的吸引力大于其承载力时只能实行城乡隔离政策。其实施进一步影响城乡要素的流动,阻碍农村经济发展、农业进步、农民社会生活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区,选取全球人造不透水面、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VIIRS)夜间灯光、道路、人口等多源数据,从土地利用、人类活动、道路设施3个视角出发构建分区指标,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对长三角城市群地域空间进行划分,并探讨城市边缘区的时空分异与扩展特征.结果表明:使用多源数据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识别城市边缘区具有可行性,空间分区的3个指标较为合理;使用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将长三角城市群分为城市核心区、城市边缘区、乡村地区3类;2012-2018年间城市边缘区占长三角城市群总面积的比例由7.82%增长至11.27%,年均空间扩展强度指数为7.35%,城市边缘区面积扩展呈现集聚特征,热点区主要位于江苏省大部及浙江省北部,冷点区则分布于安徽省大部和浙江省南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城市边缘区大规模项目开发的成因并讨论其作用及影响,论述了城市边缘区大规模项目开发的策略与方法,包括准确把握“边缘区”定位、采取适当的开发模式、发挥规模强势效应、积极参与规划调控、强化边缘区生态作用及完善建设施工过程等,以此促进边缘区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玮  李莉萍 《江西科学》2012,30(2):157-163
兼具城市和农村双重属性的城市边缘区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景观生态问题和生态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出现了城市与乡村交互的界面逐渐模糊,乡村逐渐被城市所吞噬,景观格局混乱等问题。从城市边缘区的特征和功能入手,对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进行了特征、功能的定位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整治方法以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制造企业信息集成平台是一个支持复杂信息环境下应用开发、应用集成和系统运行的软硬件平台,企业的信息化依赖于这个信息集成平台。当前计算机安全性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如何保证制造企业信息集成平台的安全性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介绍了当前制造企业信息集成平台安全性的现状问题,提出了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重点指出了将安全管理制度与安全管理技术结合起来,整个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安全性才有保证。  相似文献   

15.
姜贵平  时鑫  秦羽丰  孙海龙 《实验室科学》2013,16(1):101-103,107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校园网普遍应用于高校信息数据管理,在接人Internet同时,确保校园网安全至关重要,校园网安全故障需要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更需严加防范。针对高校校园网网络系统现状,提出了强化校园网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城市犯罪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之一.具体分析了城市化对城市治安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治理城市犯罪的城市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还处于发展之中,实际运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必须改革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大城市边缘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城市边缘区蕴涵着未来城市的发展希望,是未来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之地。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建成区的近域推进,边缘区在承接中心城区工业、居住及商业等职能扩散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生态、社会及规划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文章以南京为例,通过分析边缘区现存问题和症结,在借鉴相关西方国家大城市边缘区发展中运用的"规划与管治融合"、"图底反转"和"以人为本"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当今南京大城市边缘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及模型,并期望给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根据正弦投影栅成像及其傅里叶变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频谱扫描测量物体面形的方法.使用CCD摄像机采集一幅待测物面的图像,利用傅里叶变换法求出其空间频谱.扫描频谱图,确定参考平面投影栅线的空间频率,进而利用余弦函数模拟参考平面上的投影栅线分布.由待测物面上和参考平面上投影栅线的相对变形可求出物体的高度场分布.该方法不需要相位分布测量,也不需要解包裹运算,只需一幅图像即可实现物体的面形测量.笔者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给出了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物体面形的快速识别,有自动化程度高、计算速度快、对环境要求更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整合,是我国加快农村发展、推进工业化、实现社会结构转型的现实要求。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缺陷和不足,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增加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以及建立城乡有机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