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实践是人和自然之间的一种双向对象化过程,体现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两个不同的向度。“自然的人化”是实践美学的重要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重要观点,新实践美学强调长期被忽视的“人的自然化”,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意义,恢复了实践作为双向对象化过程的完整性,体现了新实践美学的发展和完善,同时又与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相契合。  相似文献   

2.
实践美学从人的社会实践出发观照美和美感,形成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自由的创造等命题。新实践美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双向对象化过程,实践本身具有超越性,美和美感是在自由的实践中生成的。同时,实践美学也是在论争中发展完善的,对实践美学的误解和随意歪曲有必要澄清和纠正。  相似文献   

3.
实践美学的价值论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实践价值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构成了实践美学的价值论维度。从实践价值论研究美学,不仅是世界哲学和美学的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而且使实践美学研究可以克服自然本体论美学和认识论美学的客体主义、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理性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等偏颇,还可以在实践基点上统一利、真、善、美,使实践美学成为培养和造就全面自由发展的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实践美学从实践本体出发研究审美发生、审美本质等问题,克服了主客观论美学的某些局限,推动了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实践美学混淆了哲学本体与美学本体的区别,说不清实践到审美之间的发展行程,实践创造不出“美本身”和全部审美对象。“实践自由”说是一种新的形而上学的美学理论模式,无法说明审美的本质。实践美学缺失“形而下美学理论品格”和“形而下美学理论形态”,并不是功能齐全和形态完整的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5.
再论新实践美学的几个关键命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侯芳 《孝感学院学报》2010,30(2):23-25,49
新实践美学自出现伊始,便不断遭受着各方面的诘问和质疑,但是,新实践美学以其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的观点为哲学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和生命力.进入21世纪后,在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接触中,国内一些青年学者接受了这些思想并以之为武器对新实践美学发起新一轮的攻击,但新实践美学也在讨论中不断得以反思和发展,变得更具生命力.在几次论战中,更是坚定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一观念以及将实践划为三个维度,即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实践的思想.新实践美学的生命力就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上.  相似文献   

6.
实践美学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为基础,把实践作为联系人和自然的纽带,把关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即是人在对象上面的自我观照。实践美学的思想来源主要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其中“自然人化”和“两个尺度”的论述对实践美学有重要的影响。今天,传统的实践观和旧有的主体性哲学范式已不尽符合现实要求。对中国当代的美学进行重释,使其理论基础由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转换,以适应哲学和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文化研究的跨学科特点决定了文化研究和美学研究有结合的必要和可能,尤其是和实践美学的结合,将会极大地促进文化研究的发展。实践美学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的把握,通过对实践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对“自由”的追求,来理解和阐释美学根本的命题。文化研究可以从实践美学中得到思想、观点和方法上的借鉴、吸收和融合。  相似文献   

8.
建设中国特色当代美学几乎已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界的一种共识.这种共识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实践转向”和20世纪90年代的“后现代实践转向”的共同结果.“现代实践转向”在中国奠定了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的实践美学,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实践美学成了中国当代美学的主导流派.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传入中国,“后现代实践转向”又打破了实践美学的唯我独尊的地位,形成了中国当代美学的多元共存的开放局面.在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实践美学发展到新的阶段,新实践美学依然一枝独秀,可能成为中国特色美学中的核心流派,并以“后现代实践转向”的发散性思维和多元共存的实践,建设中国特色当代美学.其中,以中国传统美学的优秀遗产为根基,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指导,以西方美学发展为参照系,建设新实践美学,就是一个主要维度或多元共存中的主要“一元”.  相似文献   

9.
实践美学把实践作为联系人和自然的纽带,其“自然人化”和“两个尺度”的论述对实践美学有重要影响。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美学的重要观点,但是其对生态伦理的强调却有最终丧失人类立场的嫌疑。在实践美学的观点看来,以“生态中心”取代人类中心实质上是对马克思所说的“两个尺度”的放大,生态主义并未脱离人类中心的视角,人类中心主义终究是不可超越的。  相似文献   

10.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的掠夺规模日渐扩大,自然对人的反抗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当人类实践着“自然的人化”时,人类生存环境也不断恶化、生态环境失衡,自然不止一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从思想上、行动上改变对待自然的方式,在使自然人化时也要让人自然化,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美学就是应这样的要求适时而生的,是荧学自身的发展也是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齐次线性微分方程f^(k) A(z)f=0的解的零点收敛指数与A(z)的级的关系,表明方程解的零点收敛指数在一定条件下仅依赖于A(z)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作物的耐盐力显得更为重要。本文论述了主要作物的耐盐特性及提高作物耐盐力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现行力学教材和普通物理教材大都把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矩守恒定律视为质点组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的推论,忽视了守恒星的本质意义,是不正确的.本文绘出正确表述.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二阶曲线方程在射影平面上的化简问题,并给出化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天津市农业科技进步对策研究”课题的主要子课题的研究成果,我们研究建立了天津市农业科技进步的数学模型、确立了衡量天津市农业科技进步作用的指标体系、并测算了天津市1972-1979年及1980-1988年两个阶段的农业的科技进步速度及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等指标,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天津市关于这方面研究的空白,为天津市在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物理学美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美学观点分析了物理学中广泛存在的几种主要的美学形式:物理现象美、实验美、理论美、理论效用美.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背景及内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从总体来看,其概念包括理念、法治、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四个层面;从具体来看,其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内涵。这五个内涵的视角、地位和功能不同,但他们都以社会主义法治为主线,以"理念"为经,以"社会主义法治"为纬,相互协调,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8.
债权人撤销权是我国民法中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一项重要制度,深刻理解债权人撤销权的概念对于债权人准确适用债权人撤销权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债权人撤销权的性质、特征及相关概念的比较对债权人撤销权的概念加以阐述,以期债权人能利用此制度更好地保护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9.
赝功能原理     
主要讨论赝功能原理的意义;重点讨论赝功的意义;对“赝功不是真实功”的常论,提出了新的观点,并做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谈判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到两种具体的谈判过程,即费率听证和外部性听证.费率听证会是收集对公用事业服务的市场需求、成本和技术的信息机制.费率听证强调两个重要的制度安排.一是费率制定过程涉及有关当事人之间的敌对互动关系;二是费率管制的次优程序.对外部性的管制通常包括建立和实施总量标准.总量标准的实施,对收入分配和资源的有效配置都可能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总量标准的建立是讨价还价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