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兴梅  李承菊 《甘肃科技纵横》2012,41(6):160-161,34
本文目的在于分析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并探讨其防护措施。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针对手术室护士常见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防护措施进行探讨。防护措施的关键在于减少或消除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严格操作规程,增强防护意识,充分认识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的严重性,力求将护士职业损伤降至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护士职业压力源的分析,提出针对性措施,有效缓解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保护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提升护理工作质量,稳定护理工作队伍,促进护理事业可持续发展。采用李小妹护士压力源测量表,在护理部协同下从内、外、妇、儿等临床科室随机抽取工龄满1年以上护士120名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临床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来自工作量与时间分配、护理专业及工作、病人护理三个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影响相对较小。其中护士的工作量过大是主要的压力源。导致护士职业压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医院管理层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缓解护士职业压力,保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王英  李兰仙 《科技信息》2013,(1):471-471,498
本文详细介绍了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3):126-128
艾滋病(AIDS)的流行在我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医护人员由于职业技术操作常直接与病人的血液、体液接触,是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本文通过分析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常见危险因素,提出在医疗护理环境中,医护人员必须熟知HIV暴露的自我防护措施,增强医护人员对HIV职业暴露的认识,主动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争取病人的配合与支持,避免和减少HIV职业性感染对医护人员安全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当代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方法:从专业理论、操作技能、心理素质、应变能力、法律意识、医德医风等方面,分析手术室护士为适应当代工作需求而应具备的条件。结果: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手术室护士的基本素质和技术水平是保证手术质量的重要基础。结论:手术室护士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敏锐的观察力、突出的应变能力及高度的法律意识,才能确保各类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在提高手术病人护理质量的同时,防范护理纠纷,履行好自已的职责。  相似文献   

6.
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外科护士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外科病人多,流动大,病情变化快且重症和急症较多,外科护士经常会处于一种忙碌的状态。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也面临着诸多的危险因素,比如生物、机械、物理、心理等,本文通过对危险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只有从护士自身、医院、社会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更好的服务于病人。  相似文献   

7.
王清 《科技信息》2010,(22):362-363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职业危害的认知水平与防护现状,积极采取防护管理措施,有效控制临床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方法:自设问卷随机对120名在岗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暴露的危险性和预防方法等项目的调查。结果:被调查护理人员中仅20%(24人)的人知道被针头刺伤有感染爱滋病病毒的可能性;40%(48人)的人没有听说过普遍性防护原则;45%(50人)的人认为不可能碰到爱滋病病毒感染者;36%(43人)的人检查病人时戴手套;检查病人前后都洗手者只占60%;70%(84人)的人曾被针头或锐利器具刺伤;40%(48人)的人曾被病人分泌物溅入眼鼻口中;平均医疗锐器损伤次数为2.7次。结论: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水平较低、防护意识谈薄,应建立职业防护管理系统,完善管理制度增加必要防护的设备,加强职业危害教育,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有效控制职业伤害。  相似文献   

8.
了解护理人员的职业心态及需求,强化其职业信念,满足其合理要求,将有利于护理管理工作。采用问卷调查我院130名护士的结果显示:护士普遍存在着“身心疲劳”、“缺乏理解和尊重”、“事业无发展前提”、“职业满意度低”、“再择业倾向大”等职业心理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培养护理职业自豪感,稳定护理队伍。(2)科学培养和使用护士,提高整体素质。(3)提高认识,采取措施,改善护士职业的医院环境。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医院感染和职业危害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评估医院环境和医务人员职业特殊性及潜在的危害。临床护士应充分了解存在或潜在的危害因素,增强防护意识,维护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了解口腔科护士对职业安全防护的掌握情况分析相关因素,探讨有效措施提高护士的职业防护水平。对120名口腔科实习护士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培训,临床防护中的执行情况,影响防护的因素。掌握标准防护的实习护士仅占1/3,2/3实习护士不了解在职业安全防护并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学校和医院对口腔科实习护士未重视上岗前的培训,对每一位口腔科实习护士进行岗前的培训并建立有效监管机制,从而减少实习护士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1.
降低手术患者风险,提高围术期护理安全,持续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强化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健全手术室规章制度;完善和制定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措施;加强监管力度,提高执行力。以护理风险为切入点,通过加强护理风险的管理,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控制或降低了手术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质量。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风险因素的环节很多,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大意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为了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患者安全,通过对各种风险因素分析、讨论,需要持续改进,针对性地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是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2.
陈晓蓉  张文娇 《科技信息》2013,(16):442-442
目的:了解急诊护士压力源,寻求合理有效的减压方法,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3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压力源调查。结果:急诊护士压力源主要来自5个方面:1)精神高度紧张,危重病人多,病情变化难以预料;2)病人及家属的不礼貌行为;3)工作量大;4)工作无规律;5)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等。结论:加强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培训、增加护理编制、合理安排班次、完善护理职业防护措施,缓解急诊科护士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我院儿科门急诊的护理工作繁忙、节奏快、工作压力极大,各种危险因素时常威胁着护士的健康,工作中如不加强防护、自我调节,易感染各种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心理疾病等。为了解儿科门急诊护士的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笔者对50名医护人员进行了2次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并浅析防护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院儿科门急诊的护理工作繁忙、节奏快、工作压力极大,各种危险因素时常威胁着护士的健康,工作中如不加强防护、自我调节,易感染各种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心理疾病等.为了解儿科门急诊护士的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笔者对50名医护人员进行了2次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并浅析防护问题.  相似文献   

15.
蒋建蓉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23(6):113-114,120
化疗仍是目前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因抗肿瘤药物的选择性较低,在杀死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细胞有较大杀伤的作用。护士长期接触抗肿瘤药物与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等,通过皮肤、粘膜、呼吸道吸收,造成对身体的危害。为了加强肿瘤病房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防护能力,本文从造成危害的因素、常接触化疗药物出现的毒副反应及防护措施三方面作了阐述。对防止化疗药物的危害,加强自我防护,避免职业危险,稳定肿瘤专科的护理队伍,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肿瘤病房护士应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做好心理调节,以平和、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与生活。  相似文献   

16.
何爱萍  张丽艳 《甘肃科技》2015,31(3):143-144
探讨基层检验科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从本县区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检验科工作人员选择60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检验科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防护措施。检验科人员出现职业暴露与诸多危险因素有关,其中最突出的危险因素为针头刺伤,占91.6%,工作环境污染占83%。其他还有颈腰椎劳损、视力损伤和接触性皮炎以及其他生物、心理因素等。基层检验科工作人员出现职业暴露与诸多危险因素有关,因此要注意加强相关教育和培训,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提高基层检验科工作人员的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心供应室是从医院不同区域如手术室、临床病房、门诊和检验等部门,将所有污染物品回收集中处理后,再送到原使用部门的场所,承担着全院医疗用品的洗涤、消毒、灭菌工作。因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的特殊性,每天不得不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之中。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不仅影响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刘向阳 《甘肃科技》2016,(22):119-120
分析血站采血护士针刺伤的危害及危险因素。观察和总结采血护士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被污染针头刺伤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比率为0.3%,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3.0%~6.0%,被HCV感染的针刺伤比率为1.8%。针刺伤不仅会造成多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还会给护士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严重影响护士的生活质量。长时间的强工作量、恶劣的工作环境和不当的工作行为是导致针刺伤的主要原因。需改善工作环境,进行职业安全教育,加强护士业务学习,完善防护制度,规范操作技术,保证职业安全,杜绝针刺伤发生。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护士职业危害的原因、对策、意识培养等方面的介绍,加强在校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增强其职业防护的技能,为其安全顺利、高质量的护理工作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我院儿科门急诊的护理工作繁忙、节奏快、工作压力极大,各种危险因素时常威胁着护士的健康,工作中如不加强防护、自我调节,易感染各种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心理疾病等。为了解儿科门急诊护士的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笔者对50名医护人员进行了2次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并浅析防护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