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棚生产在我市已七年之久,近年来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产量逐步提高,花色品种不断增多。但是,如何结合本地区的气候特点,提高大棚利用率,研究肥、水、温、光、气等因素与丰产的关系及其理论依据,仍是目前需要探讨的问题。一、根据气候特点,抓好三茬生产。我省地处中原,春季多风少雨,气温回升快;夏季炎热多雨,气温高,昼夜温差小;秋季气候温和,但温度下降快;冬季虽干冷多风,但气温并不太低。而且,  相似文献   

2.
<正> 新郑红枣栽培历史悠久,品质极佳,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现有栽培面积12万亩,240万株,一般年产量700—1000万斤。(干枣,下同) 近几年来,新郑红枣产量连年大幅度下降,品质低劣,影响了内销和外贸出口。红枣减产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在集中产区的孟庄、薛店、车站三个乡,二十一个村进行了调查,其结果整理如下。减产情况据县统计局资料表明:1951—1984年全县红枣社会总产量为25210万斤,年平均  相似文献   

3.
<正>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科委的悉心指导下,几年来,我市夏粮生产屡破记录,连续受到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表彰。为夺取今年夏粮丰收,我市科委系统自上而下继续牵头组织了各级农科人员538人(占全市农科人员的46.8%)到全市各地共承包小麦高产开发示范田77.9万亩;推广精播、秸杆还田、施足底肥、农药拌种、优化配方施肥、叶龄促控、一喷三防等近20项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培  相似文献   

4.
<正> 枣树(Zizyphus jujuba Mill)原产我国黄河流域,是我国栽培古老果树之一。我省地处中原,气候冷暖适宜,是我国屈指可数的枣树集约栽培省份。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枣树资源。据1982年河南省枣树资源调查,计有品种九十五个之多。这一珍贵的资源材料,为选优、杂交育种等提供了多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露地番茄采用四种不同的整枝方式,考察对产量、质量、产量时间分布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普通单干式整枝长势稳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较为均衡,产量、质量稳定,管理省工,应当作为露地番茄的首选;主干第一花序上方打顶、用侧枝替换主干的整枝方式早期产量突出,适于极早熟栽培;其它整枝方式产量优势不明显,投工增加较多,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6.
<正> 麦茬水稻旱种是近年来在我省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水稻栽培新技术。1983年我市示范种植1706.3亩,其中郑州早粳稻1233.2亩,一般亩产500~600斤,有9.6亩丰产田亩产在710~734.7斤之间。我局在荥阳县广武乡蹲点,种植示范1.03亩丰产田,平均亩产734.7斤。为了积累高产栽培经验,对该田的全生育过程和栽培  相似文献   

7.
<正> 油桐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它的种子榨出的油叫桐油,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渔业、国防、文教卫生事业等方面,同时也是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物资。我省油桐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产区之一。全省现有油桐181.76万亩,年产桐子2051.2万斤。全省大部分油桐管理粗放,产量不高,亩产桐子仅11.28斤,低于全国亩产40斤的水平。为了促进油桐高产、稳产,早日实现我省桐油自给或有余,我们于  相似文献   

8.
段聪仁  李淑媛 《河南科技》1991,(5):20-20,36
<正> 河南是我国柑桔的北缘栽培区,目前栽种柑桔的地区,主要在豫西南伏牛山南侧和大别山区,有西峡、淅川、内乡、镇平、邓州、确山、固始、新县等十五个县,到1990年全省栽培面积达11万亩,有15%始果投产,产量达130多万公斤。以淅川、西峡发展较快。通过十多年的引种北移栽培试验,其经济效益很好。如本站1985年定植六亩温州蜜柑,三年始果亩产130公斤,四年亩产667公斤,五年亩产1125公斤的产量,其中一亩五年生密植试验园,  相似文献   

9.
<正> 土豆,又叫马铃薯,它以易种植、产量高、便储存和营养丰富等优点而闻名。它与小麦、水稻、燕麦和玉米并列为世界五大主要栽培作物。在薯类作物中栽培面积和产量土豆均居首位。我国土豆的栽培面积仅次于苏联居第二位;总产量仅次于苏联、美国,名列第三。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四川、甘肃、内蒙古、陕西、山西、云南、贵州、辽宁、吉林、河北、河南等省(区)。生活中,人们把土豆当作蔬菜中的一大佳品,可有关它的古今趣事还鲜为人知。提起土豆的发展,美洲的印第安民族曾  相似文献   

10.
<正> 河南省是我国涩柿的主要产区之一,全省各地均有分布,柿树的栽培面积和栽培株数居全国第一.产量居全国第二位。涩柿的特点是结果期晚、单位面积产量低,不耐贮藏,不能长途运输远销。涩柿的另一个特点是其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单宁,经脱涩处理,可溶性单宁变为不溶性单宁,但在加工过程中,比如高温灭菌,不溶性单宁又变成可溶性单宁,重新返涩。由于涩柿有上述两个特点,涩柿的主要出路只有两个:一是就地鲜销;二是加工成柿饼。鲜销受到时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引言在1975年,通常称作“鲍鱼菇”侧耳属的一个未知名的种,被人从台湾引进泰国。促进了泰国蘑菇行业的兴起。由于这个类型蘑菇的栽培投资少、原料价格低廉,自5年前普遍栽培以来,栽培者的数量增加了很多。现在泰国广泛栽培着许多未知名的侧耳属的种,它们都被称作“鲍鱼菇”。但是它们在颜色、大小、产量和其它特征方面并不相同,这些特征不但影响它们的价格,而且也影响市场需要。由于很少有关于侧耳属蘑菇在泰国栽培情况的报告,这  相似文献   

12.
<正>掌握全市低丘缓坡土地数量及分布情况,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全面促进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玉林市开展了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建设潜力调查。一、技术性分析以区为单位,应用GIS技术,将该区域最新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成果数据进行叠加分析,提取低丘缓坡土地空间分布信息,统计可利用低丘缓坡的地类、面积。  相似文献   

13.
第三节 黄瓜     
<正> 黄瓜在我国已有两千年的栽培历史。近年来,由于栽培技术的改进、品种的配套使黄瓜的产量大大增加。目前,除大棚栽培外,拱棚覆盖、地膜覆盖、温室栽培及露地的夏秋栽培,使黄瓜基本上可以达到周年供应。一、品种选择黄瓜是群众喜食的蔬菜,又是比较难栽培的一种蔬菜,因为它极易感染病害,所以选择品种首先要从抗病入手,才能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目前在我省推广的品种有: (一)津研五号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的“三抗”能力较  相似文献   

14.
<正> 前言油桐(Aleurites Fordii Hemsl)是我省主要木本工业油料树种。桐油是工业、农业、国防、渔业、文教卫生、外贸出口和人民生活都需要的重要物资。全省分布较广,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是全国的重要产区之一。但是,油桐异花授粉和长期种子繁殖,品种混杂,良莠不齐,加之部分产区管理粗放,广种薄收,产量低而不稳,供需矛盾很大。良种是丰产的基础。为了把我省油桐生产和科研工作搞上去,摸清家底,澄清资源,选择和利用优良农家品种,是当前油桐生产和科研工作的重要任务。根据全国油桐科研协作组的统一计划  相似文献   

15.
<正> 为贯彻落实省科技工作和市干部会议精神,把1993年开封市科技计划落到实处,3月2日市政府召开了“开封市科技工作会”。副市长卜岚忠对目前我市科技工作的特点作了概括性总结。他指出:我市科技工作已向推进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科技、大市场方向上迈进,从宏观上极积推进了全市的科技进步;科技部门加强了与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的联系与合作,落实并出台了有关科技政策,为科技工作创造了越来越宽松的环境;科技和金融的结合和渗透,增强了市场对科研工作的调节功能。这表明开封市科技工作已进入了一个  相似文献   

16.
东北龙胆再生根的发育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东北龙胆是一种常用中药,由于采挖过度,其产量急剧下降,甚至原产地亦感自给不足,急待引种栽培。本文就无性繁殖的两个方面——剪根移栽与扦插,进行了发育形态学研究,弄清了新根再生的条件、过程和特点,为通过无性繁殖挽救这一资源植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淑琴 《河南科技》1998,(10):17-17
巨峰葡萄虽然适应性强,易管理,果穗大,产量高,但采用小棚架栽培,且一年定植,二年丰产,三年达到亩产万斤是比较困难的。据近年来对巨峰葡萄小棚架栽培技术的探索,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要点报道于后。一、整形修剪与架面管理栽培行株距4×0.5米,亩留苗334株。...  相似文献   

18.
福州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区域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有明显差别,土地利用特点也有很大差异.根据全市土地资源分布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选取八项反映土地利用情况的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进行调整,形成4类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禁止开发区、制开发区;并针对分区的土地资源特点,提出了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和调控措施,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 固始县胡族镇“迎河柑桔”分布在该镇沿灌河岸的十几个村,栽培面积3000余亩约十万多棵,年产柑桔26万公斤。该品种栽培要求不高,病虫害较少,产量稳定,经济实惠,近几年发展较快,颇受农民群众重视。 相传早在170年前,该镇迎河集宋老营子宋源培,  相似文献   

20.
<正> 一、我县大豆生产情况解放初期,我县大豆栽培面积35万亩左右,最高曾达52万亩。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单产一直在100斤上下徘徊,产量低而不稳。被人们误认为是一种低产作物。加上多种原因,使大豆栽培面积逐年减少,近年来,已有回升,单产也逐年提高。截止到一九八一年(1982年因遭特大水灾减产)全县大豆栽培面积达34.5万亩,单产202斤。总产6969万斤,比1980年的122斤,每亩净增80斤,总产增加3197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