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一种微弱信号的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于实际应用中的小信号,特别是完全被噪声淹没情况下的微弱信号提取问题进行了论证,分析了信号和噪声在时间特性方面和统计特性上的差别,介绍了一种有效的用相关函数检测技术来提取被噪声淹没的极微弱信号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于实际应用中的小信号,特别是完全被噪声淹没情况下的微弱信号提取问题进行了论证,分析了信号和噪声在时间特性方面和统计特性上的差别,介绍了一种有效的用相关函数检测技术来提取被噪声淹没的极微弱信号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的宽带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PLC)系统中信道估计受到了脉冲噪声的严重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确定脉冲噪声出现位置的方法,对其进行“置零”处理。该时域非线性处理虽然消除了脉冲噪声的影响,但引入了子载波间干扰(inter carrier interference, ICI),造成信道估计性能的损失,利用PLC系统中的前导结构设计了一种迭代消除ICI的信道估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由于进一步考虑了ICI对信道估计的影响,所提算法显著提高了PLC系统脉冲噪声环境下信道估计的准确性,相应改善了该系统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5.
对于微弱GPS卫星信号的检测,一般采用增加预检测积分时间(PIT)的方法,每颗卫星采用相同的PIT。在实际环境中,很多情况是强弱信号并存的,采用相同的PIT会降低GPS信号检测的效率。为此,提出了一种可变门限的微弱GPS信号检测方法,即先采用较短的PIT对强信号进行检测,再采用较长的PIT对弱信号进行检测。通过对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和漏警概率的分析和实际信号的测试验证,证明该方法可大大提高在强弱信号并存时GPS信号的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微弱GPS信号的高灵敏度检测算法是当前遮蔽环境下GPS软件接收机捕获信号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提出了基于FFT块处理的1/4字节步进相干积分检测方法,较传统的1/2字节更替检测方法,增长了相干积分区间,更有效地利用了GPS信号,提高了微弱GPS信号的检测灵敏度,缩短了捕获时间.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号长度不超过300 ms的情况下,该算法能成功捕获信号强度低至24dBHz 的微弱GPS信号. 相似文献
7.
基于双谱的噪声信号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功率谱分析方法不能提供信号的高阶统计信息,在信号检测中无法有效地抑制噪声.本文根据高阶谱对高斯噪声是零响应的这一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谱的信号检测方法.通过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对混有随机噪声还是高斯噪声的信号,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该方法均可获得比传统FFT方法更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种宽带脉冲信号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能够实时检测雷达脉冲信号的自相关算法。相对原有相关算法,该算法提高了窄带脉冲信号脉宽和到达时间的测量精度,并具备对宽带脉冲信号检测和时域参数估计的能力,且易于硬件实现。讨论了不同信噪比下使用最优门限能够达到的测量精度,并将该算法在FPGA中实现。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在实时处理环境中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9.
铱星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低轨道卫通系统,其机载收发信机已在多种民航客机上应用。由于铱星系统研发较早,未考虑后加入的机载通信系统的干扰,且机载电子环境日益复杂,铱星用户链路信号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需对其进行更完备的电磁兼容分析。首次建立了铱星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模型,分析了天线隔离度和不同干扰下的信号误信率,并用实测验证仿真结果。实验测试了不同频率和占空比的宽带和窄带干扰对铱星机载设备接收的信号质量的影响,与仿真吻合程度较好。结果表明:相同功率水平下,宽带干扰的影响大于窄带干扰;不同种类的宽带干扰造成的影响差异不大;带内和带外的宽带干扰造成的影响差异不大,但窄带干扰的影响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脉冲干扰的影响程度与占空比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噪声模型 F={f(x)|∫_(-∞)~(+∞)|f(x)-p(x)|dx≤ε,f(x)=f(-x)}求得了噪声中已知信号的又一种Robust检测器——Robust-M检测器。该检测器克服了有限样本检测器不能检测微弱信号的局限。理论分析表明,只要样本客量N足够大,它可用于检测任意微弱的信号。本文通过计算机模拟对Robust-M检测器与参数检测器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噪声变化时,Robust-M检测器稳定性更好,性能更可靠。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MC—CDMA系统采用多用户检测器的性能,多用户检测器采用解相关—并行干扰抵消体制。在同样的慢瑞利衰落多径信道条件下,与Hara提出的单用户检测体制进行比较,同时分析了上行和下行信道的情况。仿真结果显示在无信道估计错误时,在下行信道,单用户MMSEC检测性能较好,但在上行信道多用户检测器的性能远远好于单用户检测器。文中迈进一步仿真分析了信道估计错误对检测器的影响,发现对于较大的信道估计错误,多用户检测器比单用户检测器更敏感。结论是MMSEC只适用于下行MC—CDMA系统,而多用户检测器是上行MC—CDMA系统信道估计错误很小时的极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曹来发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6):F0002-F0002,123
当前我国对GPS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又面对GPS信号随时被关闭的威胁,我国应像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发射第一枚运载火箭、成功试射第一枚洲际地对地导弹、成功远航第一艘核潜艇那样,加快发展自己的航天事业。 相似文献
13.
随机噪声调频信号带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机噪声雷达由于具有低截获率,抗干扰能力及电磁兼容能力等一系列特点,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介绍了一种随机噪声调频雷达信号,对它的自相关函数和频谱函数进行了详细的推导.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总结了不同条件下随机噪声调频信号带宽的计算方法.利用对带宽的分析,进一步讨论了带宽对信号分辨率和截获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噪声调频信号易于实现宽带特性,并且在大带宽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和低截获性能.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微弱信号长时间积累的检测方法,对雷达回波信号采用时域分帧处理,每帧进行门限预处理,剔除大部分干部噪声,仅保留包含目标在内的部分HAF谱成分以作后续的帧间累加,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信号积累,只需1/4或1/8的存储量,就可以取得与HAF方法接近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主要研究了TD-SCDMA系统中相邻小区间下行链路的干扰,给出小区间下行干扰模型和传播损耗模型,并通过仿真得到不同时隙、不同小区业务负荷条件下来自相邻小区的下行链路干扰数值变化曲线.对小区间干扰的分析与仿真为优化未来网络的容量以及性能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干扰能量检测是干扰抑制处理的基础,普通的能量检测算法性能容易受到背景噪声不确定性的影响.提出一种自适应干扰能量检测算法,该算法基于频域干扰抑制算法模型,通过背景噪声估计设定信号处理门限,自适应地调整校标值.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消除背景噪声不确定性对干扰检测性能的影响,窄带干扰的检测性能远好于普通能量检测算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GPS码信号的模型,以及实时白化和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空时自适应处理算法,运用该算法能够使GPS接收机抑制射频干扰、精确跟踪并使捕获码信号的性能得到提高.射频干扰中含有宽带干扰和窄带干扰,窄带干扰用自回归过程来模拟并通过实时白化得到抑制,宽带干扰通过空间零陷得到抑制.空间零陷是通过估计一个采样的协方差矩阵,并把它求逆,然后输入卡尔曼滤波器来实现的.通过计算机仿真证实了在严重的干扰情况下该算法的鲁棒性,以及优于码跟踪环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19.
一种改进的滤波器噪声模型的自适应估计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噪声统计特性Q和R的方法。该方法在最小二乘法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次优估计新息自相关函数来确定权值并递推出最优增益。进而推出了噪声的统计特性,并且简化了Q的推导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加权后的估计值比不加权的估计值收敛更快,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