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十七大报告指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一思想也是十七大报告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命题,始终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即始终体现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  相似文献   

2.
以海南疍家食槟榔的习俗来阐释,疍民移居海南岛后的族群互动和文化选择。为了获得更广阔范围内的认可,海南疍家在海陆族群互动的过程中超越各种限制,汲取陆地元素。疍家的陆地印记,是其逐步上岸,走近直至走进陆地群体的过程中,于新的时空环境中做出的适应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三月街"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价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功能,探讨其成因和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认同价值、人本关怀价值以及文化承载的功能所蕴含的意义,对白族节日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5.
公民社会在古希腊时期就是指人类政治社会,这一观念一直持续到近代,才逐渐形成了公民社会与政治分离的二分结构,典型代表就是黑格尔的观点。到当代,公民社会的结构逐渐又由二分法发展成为三分法,即政治—经济—公民社会,代表人物有葛兰西、哈贝马斯等。回顾公民社会结构的发展演变能够帮助我们弄清公民社会理论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只有60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了美国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社会保障的演变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它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传统的“社会保障”和现代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7.
“京北锁钥”——古北口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北口,自古以来就是京北燕山山脉中的交通要冲,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是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内蒙高原三大地区之间相互往来的的交通要塞之一。总的说来,每当燕山南北融于一体时,如战国、秦、汉、辽、金、元、清代,古北口就是中原势力防御北方民族的第二道关塞或北方民族南控中原的前哨,同时又是南北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而当燕山南北分属不同势力范围时,如北齐、隋、唐、明代,古北口就成为中原势力屯驻重兵守御或出击的前沿阵地和北方民族南下必争的战略要地。至明代,古北雄关的构筑可谓登峰造极,不愧“京北锁钥”之称。由于古北口战略地位的重要,历史上这里发生了许多次军事争战和友好的商贸、文化交往。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在总结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论述了“和”类虚词的产生及发展的过程,发现这类虚词都是由实词(或是名词或是动词)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9.
定中结构中"之"只连接单音节中心语,不能适应词语复音化的发展,这是其由盛转衰的原因。"底""的"都可连接多音节中心语,但"的"原是入声字,宋元时期其辅音韵尾脱落,与轻声相似,这使"的"更适合连接修饰语与中心语,并最终成为定中结构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陈石珍 《科技信息》2010,(28):96-97
近十几年来,"网络红人"热热闹闹地拔地而起,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的一大文化生态现象。本文从"网络红人"现象分析了网络时代下的受众心理,并阐述了"网络红人"现象折射出来的一些消极受众心理对当前的大众传播文化构建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量词"把"由动词"把"发展而来,名量词"把"又分为个体量词、集合量词,集合量词"把"在汉代出现,个体量词"把"在唐代时代出现,文章通过对两种量词"把"在不同朝代的发展演变,讨论了它们各自的发展脉络、呈现出的不同的用法和特点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爆"由动词语法化为副词的用法在当今的社会语言中非常盛行,探索"爆"的搭配演变和语法化规律,有助于深入认识其使用的领域和范围,更好地运用它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3.
从认知表征角度讨论“下来”、“下去”的意义及其不对称,可以发现,“下来”表示人或物体向观察者方向由上而下的移动,“下去”表示人或物体离开观察者方向由上而下的移动。二者在意义上是对称的,但由于观察方向的不同,在句法分布上存在许多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中共“八大”在五个方面的历史局限性。正是由于这些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而后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重大失误。  相似文献   

15.
知识观是对知识本质的哲学反思。西方知识观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古希腊知识观,文艺复兴之后的近代知识观,现代知识观,后现代知识观。随着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知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知识的本性、标准和价值的把握和反思日渐深刻,知识观的演变和发展又有了新的趋向。  相似文献   

16.
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而位于半湿润向半干旱和干旱过渡地区的宁夏,长期以来一直是人地关系的敏感地区.从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主导因素、时空分布和作用方式等探讨了宁夏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表现特征,并对划分3个大演变阶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宁夏人地关系演变中的敏感性、多民族的碰撞与融合,以及二元化地域结构等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7.
按区住划分,社区有城市社区、城郊结合部社区和农村社区。而作为最基本的社会群体,中国农村社区是村庄,再扩大点是乡,还有集镇或乡镇,有时也扩大到县城。因此,囿于篇幅,本文解读的是随着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的发展而在历史纵向上和在空间上不断演变的农村社区,透视的是农村社区在其中演变和变迁的规律,总结思考的是我国农村社区在遵循这一规律走向城镇化道路的必然与关键。十六大报告中,时“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规划可以说正是顺应这种趋势、尊重我国具体国情的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18.
从历时演变出发,考察“炊”与“蒸”在上古、中古、近代三个时期中的演变历程,发现二者在中古汉语中演变为一组同义词,但在近代汉语中又再次分化:“蒸”进入基本词汇层面,而“炊”发生了语素化。而它们历时演变的特点也能在现代汉语方言点“炊”“蒸”的分布中找到例证:大部分现代汉语方言点中都保留着“蒸”的动词义,而“炊”的动词义仅遗留在少数浙闽粤方言点中,从书证材料与音变链条中可以找到“炊”的动词义被保留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思想,深刻体现了江泽民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这一思想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在正确把握历史和不断探索实践之中总结出来的,是对过去历史的总结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量变到质变这一转化的过程,同时也对在今后的历史发展中,如何实践社会主义事业和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方向。可以说,“三个代表”思想的产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交点,因此,从历史高度来分析“三个代表”思想,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有关“主 之 谓”结构的诸多问题已经有了较为全面、深刻的认识,但是有关该结构中“之”的词性、该结构的性质、作用等问题仍没有较为一致的看法。对于该结构的研究,还应该立足古汉语的实际,适当借鉴当代西方语言学及现代汉语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多角度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