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者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是反映肿瘤性质的生物类物质,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在正常组织里的含量。肿瘤标志物研究是肿瘤精准医疗的基础与核心,其内容包括早期诊断、分子分期/亚型、疗效预测与监控、转移复发监控以及预后判定等多个层次,是目前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
正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者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是反映肿瘤性质的生物类物质,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在正常组织里的含量。肿瘤标志物研究是肿瘤精准医疗的基础与核心,其内容包括早期诊断、分子分期/亚型、疗效预测与监控、转移复发监控以及预后判定等多个层次,是目前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3.
研究白花蛇舌草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作用机制;以甘肃省中医院2015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肿瘤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肿瘤治疗路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白花蛇舌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β2微球蛋白三项肿瘤标志物水平;观察组患者的CEA、AFP与β2微球蛋白水平[(6.83±1.47)、(30.57±1.48)、(3.15±0.91)]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t=2.157,19.985,3.828;P0.001);在常规肿瘤治疗路径基础上使用白花蛇舌草药物进行治疗可通过影响肿瘤细胞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机制优化肿瘤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起到促进肿瘤康复,控制疾病进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肿瘤患者的早期准确诊断非常重要,发展简单方便及费用低的诊断新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多数疾病的生物标志物都来自血清中的代谢物;但是血清中成分十分复杂,肿瘤代谢物含量低。关键科学问题在于如何,利用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分子探针实现对实现在肿瘤发展初期血清标志物的诊断,由此大大提高肿瘤早期诊断率。该年度在改善荧光探针识别血清标志物的特异性、荧光探针设计新概念、新方法,以及新型荧光传感材料创制三个方面开展了创新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其中针对新型血清肿瘤标志物α-酮戊二酸、肿瘤细胞高尔基体环氧化酶标志物、溶酶体一氧化氮和粘度等特异性探针均为国际首创。对于肿瘤早期诊断以及分子、细胞水平研究肿瘤相关过程提供了重要工具。所提出的荧光探针设计新概念、新方法对于进一步创制高灵敏、高特异性、高稳定性荧光探针奠定基础;构建了基于染料和共聚型高分子、纳米颗粒的新型多功能荧光传感材料,不仅改善染料的荧光性质,而且提高了对肿瘤靶标的特异性识别能力,将进一步促进对肿瘤诊断的准确性,并且可能具备在诊断的同时发挥治疗肿瘤的潜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肿瘤标志物越来越得到关注。综述了近期肿瘤标志物的突破性进展:肿瘤标志物研究内容逐步扩展,涉及基于肿瘤基因组和染色体变异、液体活检、表观遗传学和代谢组学等多方面的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相关检测技术飞速发展,包括液体活检、高通量基因测序、单细胞精准检测及其他新型技术等;并且随着这些新型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实现了从单一检测到多因素联合检测的突破;在临床实践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已在肿瘤早期筛查和诊断、指导肿瘤治疗并预测疗效、预测肿瘤复发转移和预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提高肿瘤诊治质量、充分实现精准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肿瘤标志物在口腔等恶性肿瘤不同阶段(Ⅰ,Ⅱ,Ⅲ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Ⅰ期阶段患者152例、Ⅱ期阶段94例、Ⅲ期阶段90例以及健康组100例,采用生化比色法测定不同时期患者血清中TSGF的含量,放免法测定CEA,CA125,CA153,CA199,AFP,PSA的含量.结果不同的肿瘤标志物对肿瘤的敏感性不一样,其中TSGF和CA125具有广谱性;同种肿瘤标志物对于不同肿瘤的敏感性也不一样;7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肿瘤Ⅰ,Ⅱ,Ⅲ期阶段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优于肿瘤标志物单独使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肿瘤标志物对于恶性肿瘤的特异性不一样,对于肿瘤不同阶段诊断的敏感性也不一样,肿瘤标志物具有相对特异性,因此,不同肿瘤标志物在不同程度上对某些肿瘤具有早期普查初筛、辅助诊断的作用;此外7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癌症诊断的敏感性,对于复杂病情的评估和监测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探讨肿瘤标志物在新辅助化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接受化疗和宫颈癌根治术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腹部超声和磁共振检查确定在新辅助化疗前后肿块的大小;通过淋巴细胞的病理结果判断子宫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两轮新辅助化疗及宫颈癌根治术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癌胚抗原、血清糖类抗原125、鳞状细胞癌抗原),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和宫颈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肿瘤标志物水平在化疗和手术后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EA:F=11. 07,P <0. 05;SCC-Ag:F=8. 84,P <0. 05;CA125:F=10. 18,P <0. 05)。新辅助化疗能减少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的比例(χ2=7. 17,P <0. 05)。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缩小≥1 cm的的患者,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肿瘤直径缩小<1 cm的患者,其中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4,P <0. 05)。但是化疗后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能明显反映患者淋巴转移情况。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显著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是反映新辅助化疗有效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转铁蛋白受体的结构及功能,其介导铁离子的途径有两种:循环机制,溶酶体降解机制.转铁蛋白受体在肿瘤细胞和其相对应正常细胞,表达水平升高,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标志物.总结了以转铁蛋白受体为肿瘤靶向性治疗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以转铁蛋白受体为靶点的治疗,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9.
PM2.5引起的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和转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M2.5指直径≤2.5 μm 的颗粒物质,它很容易穿过呼吸道屏障,进入血液循环,可诱发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已成为恶性肿瘤新的诱因。近年研究揭示,PM2.5可刺激肿瘤细胞合成和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介导的肿瘤血管新生;并可激活肿瘤细胞,使其通过血管生成拟态直接形成肿瘤血管;还能使肿瘤干细胞向肿瘤内皮细胞转化,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此外,PM2.5可促进肿瘤细胞及其他多种细胞分泌趋化因子和白细胞介素,招募骨髓和血液中白细胞进入肿瘤组织,诱发局部慢性炎症反应,诱导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EMT)的发生,增加肿瘤细胞干性、迁移和转移能力;还可破坏血管稳态,增加血管通透性,为肿瘤细胞的转移打开方便之门。PM2.5在肿瘤的新生血管形成和转移中起了重要作用,然而,至今对其作用机制知之甚少。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PM2.5诱导的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及转移机制,能为PM2.5引起的恶性肿瘤防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新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是一类生物碱,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其中的抗肿瘤作用,近年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关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显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通过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合成、抑制相关酶活性、影响肿瘤细胞的正常周期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通过控制相关因子的表达来抑制肿瘤的转移;通过影响了与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端粒酶的活性等途径,来诱发细胞发生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1.
肿瘤干细胞理论认为:肿瘤组织中并不是所有的肿瘤细胞都能无限制地分裂增殖,只有极少数的肿瘤细胞具有此功能即肿瘤干细胞,它们是导致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根源。肿瘤干细胞理论的提出,不仅颠覆了以往对肿瘤细胞同质性的认识,也是肿瘤在病因、发生机制和治疗研究等研究领域的一次革命,更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与肿瘤研究这一科学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这里考虑一个刻画血管化肿瘤的化学治疗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偏微分方程系统的自由边界问题.系统的未知变量有:肿瘤细胞内部的药物浓度;对药物敏感的和具有耐药性的肿瘤细胞密度;肿瘤细胞运动的速度场;自由边界(即肿瘤边界).本文对该模型进行严格的数学分析,从理论上探索对肿瘤成功治疗时药物浓度所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吴策  钟理  赵美玲  葛昆  王海霞 《科技信息》2007,172(14):22-24
目的:研究肺癌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双荧光标记的肺癌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诊断系统对15份乳腺癌患者和15份正常对照人群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然后从系统中寻找可用于乳腺癌检测的肺癌肿瘤标志物,并根据ROC曲线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在肺癌肿瘤标志物检测系统中,除了3E7噬菌体蛋白(P=0.0526,AUC=0.712),没有发现更多与乳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结论:绝大多数的肺癌肿瘤标志物都不适宜作为乳腺癌的检测指标,但是3E7有可能是特异性标志物,对于诊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己糖激酶2 (HK2)在泌尿系肿瘤中表达水平、预后及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研究HK2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mRNA表达水平,其表达水平与肿瘤预后的相关性,分析HK2表达水平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免疫细胞标志物表达水平、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和基质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结果:HK2表达在泌尿系肿瘤组织中均显著性升高,在膀胱癌(BLCA)中随肿瘤分级增加而降低,在高级别肾乳头状细胞癌(KIRP)和前列腺癌(PRAD)中HK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低级别表达水平;BLCA和肾透明细胞癌(KIRC)中HK2低表达的患者总体生存率显著低于高表达患者,而KIRP中则相反.HK2表达水平与BLCA和KIRP中多数免疫细胞浸润水平无明显相关性,与KIRC和PRAD中多数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免疫细胞标志物表达相关性分析发现,HK2在BLCA中表达与免疫细胞标志物表达呈显著负相关,而在KIRC、KIRP和PRAD中大多呈显著正相关.HK2在BLCA和KIRC中表达水平与肿瘤微环境呈显著正相关,在PRAD和KIRP中则无显著相关性.结论:HK2表达水平与BLCA、KIRC和KIRP患者的预后相关;HK2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浸润性、免疫细胞标志物表达、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和基质细胞浸润等相关.  相似文献   

15.
肿瘤标志物的最新研究技术及其临床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标志物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临床诊断、分期、监测疗效和预后等方面.通过对肿瘤标志物的研究技术和临床检测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可提高分子诊断及应用临床联合检测技术,能帮助肿瘤患者早期确诊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频率为2.2MHz的聚焦超声结合血卟啉对在体S180肿瘤组织的杀伤作用.方法 计算不同处理后对肿瘤组织的生长抑制作用,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处理后不同时间段取材S180实体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单纯血卟啉对在体S180肿瘤细胞几乎没有生长抑制作用;单纯超声对S180肿瘤组织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且随着超声强度的增加,抑制效应逐渐显著,而超声结合血卟啉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对S180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单纯超声组,电镜下观察到超声激活血卟啉可以破坏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尤其是对肿瘤细胞膜和膜性细胞器的通透性和结构的损伤,并且随着取材时间的延长,损伤效应进一步加强.结论 超声结合血卟啉能有效地抑制S180肿瘤的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一个描述体内肿瘤细胞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化疗、免疫治疗及分布时滞对系统动力学性态的影响.发现只要化疗效果足够好,肿瘤细胞就一定会被清除掉;而如果要在免疫细胞持续生存的条件下清除掉肿瘤细胞,需要保证在化疗效果较好的前提下,加大免疫治疗的强度;当免疫治疗强度较大,化疗效果较小时,肿瘤与免疫细胞可能共存.同时还发现,分布时滞的引入可能导致系统产生周期震荡现象,进而可以解释肿瘤的复发现象.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基因治疗的出现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事件。继遗传病基因治疗作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新焦点之后,肿瘤的基因治疗也被提到日程上来。对于肿瘤基因治疗的策略和途径,《科技导报》曾有专文介绍(章扬培等,1992年第8期第28~30页),本文在此基础上,拟介绍一种新近发现的、通过免疫排斥作用而达到肿瘤基因治疗效果的最新途径。一般来说,机体对肿瘤产生免疫排斥和杀灭作用中,细胞免疫起关键性作用。由于T淋巴细胞负责细胞免疫反应,故T淋巴细胞如何识别肿瘤细胞和杀灭肿瘤细胞是其能否产生细胞免疫反应的两个关键问题。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依赖于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耐热基因Bn TR1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构建Bn TR1条件表达载体,瞬时转染4种不同分化程度的肿瘤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Bn TR1的表达水平在几种肿瘤细胞中相近;MTT检测结果显示HGC和AGS的细胞增殖受到抑制,抑制作用HGCAGS,而HT-29和MCF-7的细胞增殖不受到抑制。推断Bn TR1对于分化程度低的肿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而对于分化程度高的肿瘤细胞的增殖无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20.
 癌症和肿瘤的攻克治愈一直都是医学界最受瞩目的话题。2016年8月,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胡汛团队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晃明团队合用,利用小苏打来阻断肿瘤内的“食物供应”,杀死了处于葡萄糖饥饿状态下的肿瘤细胞。科研成果(A nonrandomized cohortand a randomized study of local control oflarge hepatocarcinoma by targeting intratumoral lactic acidosis)发表在生物和医学OA期刊《eLife》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