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80年代,外国资本争先恐后涌向美国。截至1989年底,外国在美投资总额约为20762亿美元,而1980年时仅为5008亿美元,10年间投资总额增加了三倍多!但是,自去年以来外国资本开始撤离美国,引起美国国内外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2.
资本和商品输出的增加美国对外公私投资总额,南北战争后1869年才有一千万美元,外国在美国的投资却有15亿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外投资总额达到1919年的70亿美元,而外国在美国的投资只有33亿美元,内外相抵对外净投资是37亿美元,建立了债权国的地位。1930年对外投资总额升到172亿美元,外国在美国的投资是84亿美元,净余88亿美元。世界经济大恐慌的结果,美国对外和外国在美投资的价值都大大减少。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6年,对外投资总额才  相似文献   

3.
日本在美国的投资急剧膨胀,这已经是一个议论了很久的热门话题了。据美国商务部统计,1982年日本对美国直接投资为5.87亿美元,到1988年已高达141.66亿美元,累计对美直接投资达534亿美元,占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40%以上。1989年日本又在美投资达260亿美元,同前,日本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对美投资国。日本对美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金融业、不动产和服务业。1987年日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美国资本大量涌进日本。1985年美国资本在日本开设的企业就有185家,比1980年的70家增加157%,估计1986年会超过200家,使美美国公司占在日本的外国公司的比例从1980年的20%强上升到1986年的30%强。在日元大幅度升值,日本厂商纷纷去海外寻找投资场所和美元急剧贬值之际,为何美国资本反而纷纷大量涌进日本呢?据专家们分析的主要原因有:一、日本是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相似文献   

5.
新创投     
<正>2016财年苹果资本支出增33%至150亿美元或有新项目苹果预计2016财年在制造、数据中心、设备和零售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将达到150亿美元。2015财年苹果资本支出为112亿美元。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全球领先据统计,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达到267亿美元,同比增长5%,是全球清洁能源投资最高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1983年以来,南海东部公司先后与10个国家30个外国公司进行了友好合作,累计执行合同和协议30个,合同区面积8.1万平方公里;累计利用外资13.66亿美元,其中外方勘探投资9.58亿美元,开发投资4.08亿美元;累计作地震测线76635km,钻探井86口;发现含油气  相似文献   

7.
多国公司     
当一个公司的活动范围超越其国界线,并从事国际贸易业务,它就可能走上成为多国公司的道路。多国公司在外国设有工业和商业机构。 当多国公司发现国内市场有限时,它就寻求国际市场。 1960年,在国外投资的美国厂商不到2000家,至1973年则超过了8000家。从1965年至1973年,从事国外投资的日本厂商增加了六倍,由200家增至1400多家。西欧在国际舞台上传统地曾一度最为活跃,因而在过来的十年中它在这方面的增长率相对来说不甚惊人。  相似文献   

8.
台湾省早在1976年5月就筹建新竹科学工业园,1980—1989年分3期建设。1980年该园区正式开放,1990年该园区进出口贸易额约30亿美元,占台湾省当年进出口总额2.5%,其中出口额占18.6亿美元。园区已有150多家厂商进区投资建厂,资金总额达500亿新台币,引进外资占7%左右,华侨投资占40%以上。产品出口美国、荷兰、英国、香港、德国赚取了大量外汇。园区内企业平均资本额220万美元,约为台湾省平均数的14倍;平均科研费21万美元,约为台湾制造业平均数的20倍;园区科  相似文献   

9.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在日本除外的亚洲地区,企业购并热潮重现,1999年上半年已宣布的购并金额达33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3%。据美国唐姆森金融证券资料调查公司调查,今年上半年最为活跃的是以韩国企业为对象的购并,金额达到约100亿美元,约占总购并的30%;以新加坡、菲律宾企业为对象的购并金额分别达到45亿美元和34亿美元,大幅增加;对香港企业的购并额为3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日美经济摩擦,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主要集中于贸易方面,八十年代开始扩大到尖端技术和金融领域。1982年6月美国联邦调查局以窃取美国技术秘密罪名逮捕日本驻美的日立和三菱两公司职员;1983年11月美国总统里根访日时,亲自要求日本提高日元汇率和开放金融市场;今年元旦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访美与美国总统里根会谈时,日美经济关系也是会谈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些情况,表明了日美经济摩擦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日美经济摩擦集中反映在贸易、尖端技术和金融三个方面。日美贸易摩擦是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八十年代加剧的。自1965年以来,日美贸易一直处于日本出超、美国入超的不平衡状态。据统计,美国对日贸易赤字,1967年仅为3亿美元,1983年增加到181.75  相似文献   

11.
投资环境与趋势台湾当局创造了一个对外商具颇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给予赋税优惠,提供健全的设施,建立工业区和出口加工区,扩大国内市场,提高劳动力的教育水平,杜绝劳工动乱,稳定政治、经济局势。从1952年到1983年,外国到台湾投资的总数达44亿美元,其中华侨投  相似文献   

12.
拉丁美洲国家在能源方面对石油依赖很深。除委内瑞拉、墨西哥、厄瓜多尔、秘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国外,其他大多数国家石油都不能自给,有14个国家石油依靠进口。因此,1973年秋爆发的世界能源危机对拉美多数国家的冲击很大。进口石油的支出已由危机前1972年的10亿美元激增到1980年的约180亿美元,即把出口收入的三分之一用来购买石油。进口石油的国家,每年花费大量外汇,以致造成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扩大,外债越积越多。拉美国家所欠外债已从1973年的359亿美  相似文献   

13.
去年西方最大的贸易国仍然是美国、联邦德国和日本。年出口额超过2000亿美元的国家只有它们三国,但又各见高低。就出口额来说,联邦德国已跃居冠军,第一次超过美国。它的出口额为2430亿美元,美国为2170亿美元,日本为2100亿美元。去年世界贸易出口总额为21100亿美元,这三国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1.51%、10.28%和9.95%。不过,就进口额来说,即从一个国家市场吸纳外国商品的能力来看,美国仍然居世界第一位。去年它的进口额为3870亿美元,西德只有1910  相似文献   

14.
1982年8月以来,以墨西哥为先导,许多拉美国家相继出现了债务危机。在债务危机冲击下,拉美经济1982年下降了0.9%,出现了近五十年的第一次负增长;1983年又继续下降了3.3%。西方经济界对拉美国家的经济情况一度颇为悲观。但是,随着西方经济的复苏,拉美国家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经济状况开始明显好转。去年经济实现了2.6%的增长,其中智利达到5.5%,巴西、秘鲁3.5%;地区经常项目赤字只剩31亿美元。外贸盈余高达376亿美元。资本纯流入增加为106亿美元,出现了1980年以来第一次正值,扭转了资本反向流动的不利局面。偿债率(外债到期本息占出口总收入之比)从1982年的38%、1983年的35%,下降为去年的33.5%。美国国际金融学会的著名专家戴维·德夫林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经济和工业技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电子工业为例,年产值约2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一半,约为德、英、法三国的总和,居西方世界第二位。 就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而言,从日本通产省工业技术院提供的日本电子元件可靠性数据与美国  相似文献   

16.
无孔不入的美国垄断资本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来,拉丁美洲一直是资本主义强国角逐的场所,那里的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成为外国海盗们的掠夺对象。拉丁美洲的铁砂蕴藏量约占资本主义世界总蕴藏量的21%,铜约占40%,石油约占18%。此外,拉丁美洲的糖、小麦、棉花、咖啡、可可、香蕉、羊毛、肉类等农产品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英国资本在拉丁美洲一直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美、德、法等国的资本只在个别拉丁美洲国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在拉丁美洲的投资总额达三十七亿美元,美国的投资还不到十七亿美元。由于美国帝国主义在战争中发了横财,战后美国在拉丁美洲的投资便迅速扩张。1919年,美国在拉丁美洲的直接投资约为二十  相似文献   

17.
巴西和日本,在经济方面都互有吸引力:日本有钱但缺乏自然资源,巴西则相反,有自然资源但没有钱。因此这两个国家都有加强经济交往的愿望。从以往的情况看,日本在巴西的投资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其投资额仅次于美国和西德。到1986年底,日本对巴西的投资和再投资累计共达25.85亿美元,在277亿外国总投资中占9.3%。但是,进入80年代以来,日本在巴西的投资增长速度比60年代和70年代大大减缓了。去年,日本对巴西的投资和再投资总共只有1730万美元。在日本对外投资中巴西的地位从第四降到第十二。这主要是因为巴西近年经济困难,投资无利  相似文献   

18.
正2021年3月1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签署了1.9万亿美元的"美国救助计划",主要内容包括:为每周失业救济金增加300美元额外福利,扩大失业救济范围并将适用时间延长至9月6日;为州和地方政府注入约3500亿美元资金;为学校重新开放提供约1700亿美元资金等。这是拜登上台以来付诸实践的首个经济刺激计划。3月31日,拜登又宣布了2.25万亿美元的一揽子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美国就业计划"。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科威特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都在11,000美元以上,在世界上一直名列前茅。但是,它也有它的苦恼。一是依靠单一经济的情况日益严重。从1973年实行国有化以来,科威特就宣布要大力发展本国的工农业生产,逐步改变依赖石油的单一经济状况,实行国民收入来源多样化。然而至今情况变化不大:农产品、粮食、蔬菜仰赖进口,民族工业的发展十分缓慢,除石油以外的收入仅占国民收入的3%左右。二是为对外投资担忧。近几年来,庞大的石油财富使科威特成为国际投资大量股票的拥有者。目前科威特在许多国家有投资,尤其是在美、英、日等国。据说,科威特在各国的投资已达640亿美元,其中最多的是在美国,在英国的投资约200亿美元。由于国际局势变化多端,尤其是伊美关系发生危机后,美国宣布冻结伊朗在美国的资产,科威特对它在美国投资也产生了忧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中期,以日元的大幅度升值为契机,日本出现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三次高潮。投资总额由1985年度的122.2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89年度的675.4亿美元,年均增长高达54.2%.。投资项目也由1985年度的2613项迅速增加到1989年度的6589项,年均增长46.1%。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额虽连续三年有所下降,但仍具有一定规模及数量。1991年度,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已达3523.9亿美元,位于美国之后,排名第二。随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额的不断增多。日本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即从以往的经营活动基本立足于国内转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研究和金融活动以及经营资源的分配和经营活动的规划等开始立足于全球,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为此,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形式有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