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教育对经济增长有直接贡献和外溢作用.本文利用菲德模型对四川省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外溢作用进行了估计,发现本省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但外溢效应并不明显,而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投入贡献不显著.说明政府在加强对教育系统投入的同时,还要提高资本和劳动力的使用效率,以及从分发挥好教育的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2.
根据东莞市2000-2005年的R&D经费投入、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和GDP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完了科技投入对东莞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问题.结果表明:R&D经费投入和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均与经济增长有正相关关系,且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0.84,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0.82,说明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稍显重要.  相似文献   

3.
利用东莞市1996年-2006年东莞市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三次产业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双对数模型,测算了东莞市不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实证分析说明:扩大第二、第三产业在东莞市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能引导东莞市经济的良性增长;90年代中期以来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是以压缩第一产业空间,夺取第一产业资源为特征的,是一种主要依靠要素投入支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东莞有妯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4.
纪杰 《科技与经济》2013,26(2):66-70
借助VAR模型,利用重庆市1999—2010年的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当期的财政科技投入的经济增长弹性为0.692 5。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重庆市的财政科技投入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馈关系,并在长期内稳定地存在着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1992--2011年20年间科技金融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变量为基础,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实证分析了科技金融投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科技金融投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双向因果关系,科技金融投入的增加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同时经济的发展也推进了科技金融的更大投入。根据研究结果,政府应增加对科技金融的支持和协调力度,提高科技金融投入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发布的1978年—2010年度的相关数据,运用EViews计量经济学软件建立财政教育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关系模型,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教育投资对上海当地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推动相对于经济增长对教育的推动力相对要弱。最后,针对上海市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上海市以及我国的财政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不同形式的教育投入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中国教育的投入划分为国家财政拨款、事业单位投入、民营资金投入、社会资本捐赠,以及其他投入5大板块,依托SOLO模型展开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数据遴选期限从1994年至2014年.分析结果显示这5项教育投入成分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都有促进作用,其中财政拨款部分的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我国科教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实证分析:1979-2006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互谱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改革开放以来(1979年-2006年)中国国家财政科技投入与教育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1979-2006年间,中国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2.66%;(2)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在短期内超前于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引领作用,而从长期看,国家财政科技投入还落后于经济增长变化;(3)国家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作用更明显,平均贡献率为12.97%;(4)国家财政教育投入在短期超前于经济增长,而从长期看,经济增长变化超前于国家财政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9.
刘芳  李炳军  高波 《河南科学》2010,28(3):369-373
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1978--2007年中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两者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促进了科技投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91-2011年全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数据进行VAR模型分析,研究表明:我国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R&D经费支出与经济增长有双向因果关系,但R&D人员全时当量与经济增长仅有单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状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形成的。要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改善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状,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改变传统观念,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加快高校收费改革。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市场化就是引进市场机制,使高等院校在教育教学的整体运行中具有市场特征,实现高等教育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样既能满足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又能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拓宽投资渠道,使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多元化,加快高等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投资体制的多元化 ,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分析了现行高校财会人员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和实行会计委派制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 ,并提出了实行会计委派制应注意的几个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贡献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借鉴崔玉平(2000)估算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贡献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检索、处理和分析,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1996—2003年间,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为3.350%.最后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应在现有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投入,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逐渐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以江西省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等检验方法对江西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江西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各指标间的累积效应显著不一.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不断上升以及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多数高职院校与当前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不能相适应,表现在办学定位不够明确,出现闭门造车、“自导自演”的局面;办学理念不够灵活,不能追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方面。增加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契合度,要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大校企合作办学力度,促进校企双方联系,实现互助共赢;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动力,提高办学水平,凸现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7.
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场间耦合作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的数学模型,并验证了二者的正相关性,论文以河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为例分析计算了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以省际面板数据为例,对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与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对两组序列分别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表明二者都是一阶单整的,其次再进行协整检验,最后在协整的基础上建立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并判断因果关系。实证表明教育经费投入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反馈作用,即两者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教育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本文从数量分析的角度,实证研究和比较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各自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并建立了经济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