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报道了以FeCl3·6H2O为氧化偶合剂,水为溶剂,利用微波辐射技术,快速合成了 1,1′ 联 2 萘酚.同时对影响收率诸因素进行考察,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微波功率495 W,辐射时间40 s,n(β 萘酚)∶n(三氯化铁)=1∶2,收率达91%.与常规方法相比,本实验方法具有产率高、反应时间短、产物易分离和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微波萃取气质联用测定苍耳子水提取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苍耳子的水溶性物质进行微波萃取,并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萃取条件为:20~40mesh苍耳子,30mL蒸馏水,微波功率480W,控温110℃萃取25min。然后利用GC/MS首次分析鉴定了微波萃取苍耳子水提取液的成份组成,共鉴定出18种成分。苍耳子水提取液的主要成分是丙三醇(含量74.41%),丁醛(3.80%),肉桂酸(2.89%),琥珀酸(2.83%)。还含有一些糖类,糖醇类物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苍耳子,研究其有效成分与药理作用的关系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氟化钾或碳酸钾分离丙烯腈-水时,可产生水富集相(水相)和丙烯腈富集相(丙烯腈相).测定了丙烯腈-水-氟化钾、丙烯腈-水-碳酸钾体系在40℃时的液-液相平衡数据,用Pitzer理论和NRTL方程对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产生的丙烯腈相中含有可以忽略的盐,水相中含有可以忽略的丙烯腈,因此用氟化钾或碳酸钾可以有效地分离丙烯腈-水体系;丙烯腈富集相的实验值与计算值接近,对丙烯腈-水-氟化钾体系绝对平均偏差为0.20%,对丙烯腈-水-碳酸钾体系绝对平均偏差为0.22%.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水-溴化锂-硝酸锂三元工质与传统的水-溴化锂工质的单效吸收式制冷循环,分析了发生温度、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质后,系统的热力系数COP有了明显的提高,其它表征系统热力性能的经济指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因此,该新工质与传统的水-溴化锂工质相比,具有较好的热力性能。  相似文献   

5.
将氟化钾或碳酸钾加入到仲丁醇-水体系中时,可产生水富集相(水相)和仲丁醇富集相(仲丁醇相).文中通过实验测定了仲丁醇-水-氟化钾、仲丁醇-水-碳酸钾体系在25℃时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发现当水相中氟化钾或碳酸钾含量分别大于或等于26.38%(质量分数,下同)或28.76%时产生的仲丁醇相中含有可以忽略的盐、水相中含有可以忽略的仲丁醇,因此用氟化钾或碳酸钾可以有效地分离仲丁醇-水体系.分别采用Pitzer方程和UNIQUAC方程计算水相和仲丁醇相中水的活度,将二者结合对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理论计算.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对仲丁醇-水-氟化钾体系实验值与计算值的绝对平均偏差水相为1.57%,有机相为0.33%;对仲丁醇-水-碳酸钾体系实验值与计算值的绝对平均偏差水相为1.40%,有机相为0.39%.  相似文献   

6.
以乙醇和水为介质,在常压微波反应条件下用L-半胱氨酸与邻-羟基苯甲醛合成L-2-邻羟苯基-噻唑烷-4-甲酸.讨论了微波功率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微波技术可用于光学活性物质的合成,并显示出微波合成的简便、安全、快速、产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乙二醇-变频微波-水热法制备优质镁铝水滑石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MgCl2·6H2O、AlCl3·6H2O、Na2CO3为原料,采用乙二醇-变频微波-水热法制备了优质镁铝水滑石.样品用XRD、SEM、TEM、IR、TG DAT、N2吸附-解吸进行了物相、粒度、晶体形貌结构、红外分析、热分析和比表面分析.考察了传统水热法、变频微波-水热法、乙二醇-水热法、乙二醇-变频微波-水热法四种工艺对水滑石晶形、结构、分散性、规整性的影响.实验发现,在水热反应体系中加入φ=10%的乙二醇,调节变频微波炉反应温度为120 ℃,反应时间为5 h时可获得晶形好、板层结构显著、规整性好、分散性好的优质镁铝水滑石,透射电镜示粒子直径约在200 nm.  相似文献   

8.
微波法从麦秸秆中提取木质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用丙三醇为萃取剂,在微波辐射下提取麦秸秆中的木质素,得出其最佳提取条件:微波辐射功率640W,微波辐射时间45min,萃取剂丙三醇水溶液(质量分数90%),固液比为1:12(g:mL)。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木质素,萃取率为41.2%,整个萃取工艺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萃取剂可循环使用,具有"节能减排"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微波辐射法具有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副反应少、易于分离提纯等优点.本文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1-苯甲酰基-3-对甲基苯基硫脲,通过元素分析、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从微波功率的选择和反应时间两方面优化了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微波功率60 W,反应10 min收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微波技术实现了2-正戊基环戊-2-烯酮的合成.它是以正戊醛和环戊酮为主要原料,在微波催化条件下缩合,再经脱水、异构而得.通过微波催化技术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航道两侧噪声评价范围,引入美国道路交通FHWA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重新定义,考虑到航道实际环境状况,加入水面衰减修正项,建立了基于FHWA的航道噪声预测模型.随后对连云港疏港航道、盐河航道以及丹金溧漕河航道的噪声监测数据中分别随机抽取了13、10和10个测点数据用于模型验证,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具有较高...  相似文献   

12.
利用新安江模型进行流域产流计算,采用扩散波方程推得的汇流状态方程描述流域汇流过程,由衰减记忆递推最小二乘法实现参数估计实时化,从而使新安江模型与衰减记忆递推最小二乘法耦合,实现洪水实时预报。利用耦合模型对矶头水库76场入库洪水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耦合模型适合中小水库入库洪水实时预报,预报精度比独立使用新安江模型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了解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衰减特征和混凝土随机非均匀性的对应关系,首先,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以混凝土骨料的含量、粒径为变量,建立了混凝土的数字模型;其次,引入Kelvin-Voigt本构关系表征超声波传播过程中的粘弹性;再次,应用谱比法分别测量了骨料和水泥砂浆的品质因子参量,并将其引入超声波控制方程;最后,在此基础上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模拟了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并从能量和频率角度分析了骨料粒径、骨料含量、水泥砂浆波速和品质因子等随机参数对混凝土中超声波传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散射衰减对混凝土随机性最为敏感,是造成超声波能量衰减的主要衰减模式;粘弹性虽然会进一步造成能量的衰减,但是相比于散射其影响可以忽略;对混凝土进行超声波无损检测的建议入射频率为50-100 kHz。研究为建立混凝土性能特征和超声波传播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混凝土中应力波传播的统一经验表达式.采用混凝土JH本构模型对冲击作用下混凝土中应力波的一维、轴对称和球对称传播过程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混凝土中一维应力波传播实验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数值模拟研究表明:由于材料耗散和几何衰减的共同作用,混凝土中应力波在传播过程中峰值迅速衰减,应力波峰值小于混凝土抗压强度后,应力波峰值的进一步衰减主要是几何衰减的作用结果;所建立的经验表达式可以较好地描述混凝土中应力波传播规律,对于所选用的混凝土,应力波在其内部传播时的衰减系数为0.095 13.  相似文献   

15.
用太阳辐射数据推测城市大气污染状况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宏飞 《广西科学》1996,3(2):26-28
根据Heermann余弦晴天太阳辐射模型,利用在城市中心测得的太阳总辐射数据,提出估计城市上空大气总污染水平的方法。以南宁市为例证计算由于城市污染所引起的太阳辐射衰减量,发现此衰减量为15%~30%,冬天比夏天严重。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工程建设日益增多,爆破施工是较常见的一种施工工法,对周围建筑物和已有线路的影响较大.爆破药量、爆心距和高程差等因素的不同都会使爆破振速产生较大的差异,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为了优选更合理的爆破振速衰减模型对预测爆破振动效应,以青岛地铁某线施工为背景,采用多段爆破的爆破方式,设置多个监测点记录爆破振速,对比分析不同爆破振速预测模型效果和适用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型优化.结果表明:爆破振动在地面传播过程中空洞效应的影响较大;爆破振动效应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模型涉及因素越多,则爆破振速预测模型的结果与实测值越接近;根据空洞效应建立的分段预测模型能有效地预测爆破振动在地面的衰减规律,可被类似工程借鉴.面对复杂的爆破施工场地,应根据条件进行爆破振速衰减模型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信息传输的特殊性,使网站信息流的距离衰减特征比传统的距离衰减概念更具复杂性。研究以重力模型为基础,建立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模型,以25个旅游网站为例,对旅游网站信息源吸引系数进行评价,并据此划分了网站的信息流距离衰减类型,从而为今后网站信息流"模糊距离衰减"研究奠定了理论与实证基础。研究表明:1)根据旅游网站的吸引强度系数值的大小,可将旅游网站的信息流距离衰减形态划分为4类,即α<800的距离衰减显著型、800<α<1600距离衰减较显著型、1 600<α<2 400不衰减型和α>2 400逆衰减型。2)在不同的吸引系数区段内,旅游网站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或特色鲜明地区集中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GLC并联电路欠阻尼振荡衰减系数的实验测量值与理论值偏差的原因,以振荡衰减的实验波为基础,测算出电路电容和电感上的损耗电导。对衰减系数的理论值进行修正,可使衰减系数理论修正值与实验测量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在智慧林业中无线传感器网络信号采集与传输的准确性,探究不同树种对林间无线传感网信号传播特性的影响。本文基于无线信号衰减模型,在五种林区环境中,分别研究了433MHz和2.4GHz频段无线信号的衰减规律,利用对数距离衰减模型对信号接收强度值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五种环境下信号衰减指数介于2.297~2.853之间,拟合优度在0.907~0.967之间,信号接收强度值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均符合对数距离衰减模型;通过对不同树种林间两种频段信号的传输衰减特点分析可知,林间无线传感器信号传输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林分郁闭度,以及低矮灌木等林间障碍物密度,树种不是决定性因素。本文还为实现林区环境中无线传感器网络高效、合理规划和部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In order to improve micro-CT’s capability of accurate quantification of linear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μ, a dual energy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correct beam hardening artifacts caused by the polychromatic spectra of X-ray tubes. In this method, two sets of scans, taken at different energy levels, were combined to create a synthetic monochromatic image. A physical polychromatic model of μ in dual energy imaging was developed with an iterative method to solve the model for a few selected pixels. To find a high-speed and effective computing approach, the physics model was approximated by a polynomial function of the measured intensities. The method was tested on a PMMA-aluminum phantom and CaCl2 admixtu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treak and cupping artifacts are completely eliminated and that the measurement of the reconstructed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μ is observed to be over 95% accur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