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价值取向作为价值的决定方向或因素,将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起着导向作用。本文在分析研究生教育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究生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提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三个方面:科研能力发展需求取向、个体发展需求价值取向和社会发展需求价值取向。对这三个价值取向的整合,将有利于有效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素养,是全面提高其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众多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学生创新能力差、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弱,导师科研能力参差不齐,学校科研条件较差等问题。应该通过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等措施,加强对研究生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建设,有效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素养。  相似文献   

3.
教学与科研的互长对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工作的健康发展非常关键,但一直以来,在研究生的教学,特别是经管类研究生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和科研相互脱节的问题。文中结合教学、科研工作实践,分析了经管类研究生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详细剖析了"教而不研"、"研而不教"形成的原因,并探索了实现经管类研究生专业课教学与科研互动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科研机构开展研究生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种新趋势.各国的教育、科研管理体制各具特色,科研机构研究生培养也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和特点.本文梳理分析了国外科研机构研究生培养的几种典型模式,发现美国科研机构在政府政策指引和统筹协调下,与大学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承担着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工作;德法大部分的科研机构通过与大学合作培养研究生,也有少数科研机构通过与大学合并重构成新的研究型大学进行人才培养;在亚洲,日本、韩国和沙特等国家在传统大学体系外,通过联合研究所或者新建跨学科研究院来创建新型的研究生院大学,开启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本文借鉴国外科研机构参与研究生培养的模式,结合我国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在新时代应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以多种形式承担更多的研究生培养任务,为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安全是实验室一切活动的基础。农业院校科研实验室是一个汇聚高素质人才的文化组织,近年来实验室建设快速发展,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文化管理以人为本,可以有效弥补制度管理的不足,营造和谐向上的实验室精神文化氛围。引入文化管理,提升安全管理境界,把握好加强道德与安全教育、强化细节管理、充分发挥研究生的安全监管及教师监督作用几个关键环节,对保障农业院校科研实验室的安全运行乃至建设和谐大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加快发展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是我院发展的需要张俊一(科研处)如何评价一所高校的水平?关于这一点,可以在“211工程”的申报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据统计,在所有32项指标中,有25项是科研及研究生教育的“显函数”,在另外7项中实际上有一半是研究生教育与科研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科研成果不多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由于受到传统思维制约、师资力量薄弱、生源质量不高、创新土壤匮乏、经费投入不够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生整体上缺乏创造力,科研成果质量不高,实践能力较差。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所在,指出需严把生源关、培养关、师资关、科研关和考评关,从根本上解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研究型大学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高校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至关重要.研究生是高校实验室的中坚力量,因此加强研究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培养研究生的生物安全意识非常重要.结合本校病原微生物学研究生实验室的管理经验和现状,提出了有关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措施,旨在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同时,从整体上提高研究生的实验素养、科研效率以及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9.
纵观国内外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验室管理模式现状,改革实验室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基本原则,实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加强实验室网络化建设,优化科研创新资源,从而适应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发展潮流,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研究生教育相对本科教育而言,要求学生更加注重创新素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相当一部分的高校导师队伍人数欠缺,研究生入学专业基础减弱,研究生培养出现了本科化的现象,研究生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有限。教育部及各有关高校都意识到了这种现象的存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及相关措施。因此,加强工科院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原阜新矿业学院)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1982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从此我校开始了高层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使我校的研究生教育又上了一个层次。经过全校广大教职工的不懈努力,25年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使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巨大成绩,有力的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主要表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层次日益齐全目前,我校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点,29个硕士点,10个工程硕士领域。学位点覆盖工学、管理学、理学三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美国、英国、新加坡的大学数学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得出,国外大学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重视案例教学和专题研究的教学.进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数学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思路:继续发挥基础知识教学扎实的优势,密切联系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实际,注重开展案例研究和专题研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3.
沈璐 《科技信息》2006,(10):10-11
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大学成功地运用科研训练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为美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和探索美国大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特点,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魏舶  杨文爽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12):113-115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最高层次的教育,所面对的受教育的对象具有着鲜明的特点。但在长期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学校和社会更多的是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作为其培养成效的标准,而忽视了研究生的德育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建立新的研究生德育管理体系,是为社会培养品学兼优的高层次人才的基本条件,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全民素质,对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没有评价就没有管理,科学有效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必然要求一项科学、有效的研究教育质量评价工作与之配套。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之一,是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工作的顶层设计,而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工作是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基础项目。只有选准角度才能更科学、更全面洞察高校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问题所在,才能藉此寻求推动高校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工作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共同推动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科研选题创新性与研究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开松 《科技信息》2008,(34):195-196
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而高层次人才具有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工作的核心。文章从科研选题的角度,论述如何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科研选题的方法、原则,提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科技创新引领研究生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其高水平的创新科研成果能很好地起到这种动力作用.创新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产生高水平的创新科研成果,而高水平的成果必须要有高水平的科研支撑,要实现研究生创新教育必须将科技创新放到首位.  相似文献   

1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化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本文阐述了化学专业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现状,提出了提高培养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并对研究生实验教学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试论绿色大学建设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规模发展转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阶段,建设绿色大学,树立绿色办学理念,实施大学绿色教育、绿色科研、绿色管理,建设绿色校园,开展绿色大学评价工作,可以有效促进高校的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以及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工科硕士研究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庞大群体,探索提高我国高校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着重阐释了科研选题的重要性与准确性、科研过程的创造性与实用性、科研意识的个体性与集体性,并分析三者对提高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