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广政 《科技信息》2011,(30):380-381,382
黑塘煤矿含煤地层为龙潭组,属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含煤层多,厚度变化大,根据区内钻孔地质资料,采用标志层法、古生物法,结合测井物性特征及煤质等对主要可采煤层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解决黑塘煤矿煤层对比问题。采用多种参数指标对可采煤层稳定程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大方在拱煤矿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内。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P3l),厚146.69~185.91m,平均厚166.3m,含煤层(线)21~32层。可采煤层4~8层,全区可采煤层二层(KC1、KC4),大部可采煤层二层(KC2、KC3)。主要可采煤层具有低中灰-中灰、低硫-中高硫、二级含砷、低磷、特低氯、中高热值-高热值的特点。本区以含煤岩系厚,煤层层数多,厚度变化大为其特征。  相似文献   

3.
赵先锋 《山西科技》2014,(3):122-123
通过对易顺煤矿可采煤层的工业用途评价,得出结论:本井田的4号煤层为中灰~高灰、特低硫~低硫、低热值~高热值煤;9号煤层为中灰~高灰、低硫~中高硫、低高热值~特高热值煤;11号煤层为低灰~高灰、低硫~高硫、低热值~高热值煤。本区煤炭主要可作为动力用煤。  相似文献   

4.
竹园—芝麻勘查区含煤地层为龙潭组,本区内可采煤层有4层,编号为7上、10、12、15。煤层厚度变化趋势明显,其中7上煤层勘查区总体南东可采,北西不可采。10、12煤层勘查区南西可采、北东不可采,15煤层西部局部不可采,东部可采。勘查区煤层对比方法主要依据岩性、测井曲线、层间距及煤层自身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对今后煤矿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紫马紫大坡勘查区含煤地层为龙潭纽,17、18、19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中段(P3I2),26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下段(P3I1),勘查区煤层对比方法主要依据岩性、测井曲线、层间距及煤层自身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对今后煤矿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云南老厂矿区雨旺区块煤层气地质条件和6 口煤层气先导试验井产出水样品的常规离子测试,分析了区内煤层气井产出水化学特征、离子变化规律及其与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煤系含水层自老厂背斜核部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整体称单斜向东南径流,并受次级褶皱和断层影响;煤层气井产出水阳离子以Na++K+为主,Ca2+、Mg2+含量较低,阴离子以HCO3-和Cl-为主,矿化度介于1 465~5 625 mg/L,水型主要为Na-HCO3·Cl和Na-Cl·HCO3,与压裂液水型相似.溶滤作用在研究区内普遍存在,脱硫酸作用强度较大,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强度较小,脱碳酸作用较弱综合分析煤层气井产出水化学特征和研究区产能特征可知:当前煤层气井主要产出压裂液,煤层本身产水较低,导致压降漏斗扩展范围较小,降压效果较差,煤层气解吸量较少,产能较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该矿的地质资料和可采煤层分布实际,运用数理统计理论和方法,做了156个样本分析,对各可采煤 层的稳定程度作出了综合评价。对制订采掘计划,对采剥工程布设与施工有其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矿井生产过程中,顶板事故频发,对煤矿安全生产威胁巨大,有必要明确煤层顶板力学性质和稳定性。本次研究以大同煤田同忻矿为研究对象,收集钻孔地质资料,总结了各可采煤层厚度特征和空间展布特征,确定了各煤层顶板类型;采集各煤层顶、底板岩心样品,以岩石力学测试实验为手段,得出了顶、底板岩石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等力学参数,明晰了煤层顶板岩石类型和稳定性,并针对此提供了相应建议。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山2#、山4#、2#、3-5#、8#和9#煤层共6套可采煤层,其中太原组3-5#和8#煤层为主采煤层;山2#煤层顶板多为中硬岩,稳定性相对较好,山4#煤层顶板类型多为直接顶和老顶,伪顶区域小规模存在,多为中硬岩和硬岩,稳定性较好;2#煤层可采区域顶板类型主要为直接顶和老顶,软岩—坚硬岩皆有分布;3-5#煤层顶板类型区域内以直接顶为主,大面积连片分布,伪顶和老顶穿插分布,主要为软—中硬岩;8#煤层顶板类型多为直接顶和老顶,伪顶罕见,软-中硬岩皆有存在;9#煤层顶板类型伪顶、直接顶和老顶穿插分布,软岩—中硬岩皆有发育。研究结果对于研究区矿井安全开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吉林高勒浩沁勘查区独立编号的煤层有26层,其中主要可采煤层为7、8、9、10、18层。10、18层为本区最主要可采层。本区含煤地层为白垩系下统白音花组上段,为一套陆相碎屑沉积岩系,共含2个含煤段。煤层对比主要采用标志层法、层间距法及测井曲线形态组合等为依据进行对比。本勘查区内的煤层沉积不稳定,煤层层数多,而且煤层结构复杂,各分煤层层位对比困难,但主煤层10煤和18煤全区比较发育,在测井曲线上反映的物性特征明显。因此以10煤和18煤层作为全区煤层对比的标志层,对比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0.
该文根据红寨煤矿井田地质构造特点,结合煤层瓦斯压力洲定结果,分析了矿井瓦斯储存的主控因素,并对瓦斯压力与埋深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红寨煤矿瓦斯压力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最大限度的开采煤炭资源,通常进行复采,尤其是特厚煤层。针对复采过程中,特殊的地质条件下,易发生抽冒事故的此问题,以开滦马家沟矿急倾斜煤层开采地表塌陷规律及井下同一煤层开采时发生的抽冒事故为现实依据,经过分析总结,得出了急倾斜煤层开采时复采抽冒规律及上部复采与下部正常开采的安全距离等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复杂煤层群条件下覆岩裂隙的发育规律,对405工作面地面采空区钻井瓦斯抽放进行实测.根据瓦斯抽放体积分数确定裂隙活化区,结合模拟分析等手段,总结出覆岩采动裂隙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回采巷道内侧垂直方向上30~40 m、水平方向上距回采巷道30~50 m、采空区距工作面30~80 m范围为裂隙较发育区域.  相似文献   

13.
“三软”煤层采动底板变形特征数值模拟与实测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矿山压力作用下郑州矿区超化煤矿22061工作面"三软"煤层底板采动变形破坏的深度及其受岩层组合结构控制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在正常采动情况下软顶、厚的软煤和软底的"三软"煤层底板变形仅发生在一定浅部范围内,厚的软煤和软底对应力和变形的传播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揭示了中段灰岩组(L7、8灰)对应力分布和变形破坏的重要控制作用,并与该面的实测相关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为豫西煤炭资源向深部开采所引起的底板水防治提供了部分力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