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在乌克兰危机久拖未决、西方经济制裁一再延续的背景下,俄罗斯不断拓展"东方外交",以使其突围脱困。2016年,普京政府利用中国进一步崛起和美国战略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强东方外交。其在积极推动欧亚经济联盟战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中俄战略协作关系,积极深化与东盟的对话伙伴关系,加快开启对日战略缓和,并谋划着新一轮俄美关系"重启"。东方外交增加了俄罗斯的国家战略回旋余地,使俄在承受外部压力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能源外交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能源外交是俄罗斯外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独立以后,为了促进国家经济的复苏、维护地缘政治的影响、改善国际环境,依靠其能源大国雄厚的能源基础和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及时制定了能源发展战略,对独联体、欧洲、美国和亚太地区开展了全面积极的能源外交。国际能源安全格局的严峻现实使得俄罗斯在实施其能源外交战略时,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6月,中俄元首决定将两国关系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并非同盟关系,但就伙伴外交来说,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层次,我认为在某些方面已经具有了"同盟外交"的特点。那么,中国是否有必要将之调整为同盟关系?这取决于三点:结盟是否利大于弊,同盟外交是否与中国的战略文化相吻合,俄罗斯的立场。结盟利弊分析假如中俄真的结盟,俄罗斯不大可能让  相似文献   

4.
我国学术界从未间断对影响美国高层外交决策理论的研究。美国新世纪计划作为全美最具影响力智库之一长期以来对美国外交决策有着深远、广泛、直接的影响。威廉·贝内特是美国新世纪计划的创始人和主要学者之一,其外交思想反映了他所在智库在美国外交政策研究领域的主要理论成果,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美国高层外交决策的倾向性。本文从贝内特眼中的美国的国际地位、战略目标、战略原则、国际热点问题上的立场等多方面全面解析贝内特的外交思想,从侧面呈现了美国外交决策的理论依据,试图为我国学者认识和了解美国外交理论提供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5.
姓名是一个极特殊的语言文化符号,作为"对单个人称谓的符号"附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同时期俄罗斯姓名趋势、倾向、主流,代表着俄罗斯民族的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水平、审美观念、政治心态及生存需求.研究俄罗斯人名发展及特点对于研究俄罗斯文化发展的历史、民俗、文化、经济、政治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相互联系的行为体纷纷通过经济的手段进行“博彝”,实现政治大国目标,是日本战后外交追求的主要目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看,日本对中国、东盟、印度、非洲和拉美等地区推行经援外交,其实质在于为其政治目标服务。从日本的经援外交的发展与变化,分析日夺在经援外交上的成败与得失,可为新世纪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俄罗斯外交基本实现了"现实主义回归"。事实上,在21世纪初普京执政的最初几年,现实主义曾是其对外政策的主基调。但随着国际油价攀升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和国力相对恢复,俄罗斯外交进入了一个较为"激进"的时期。2008年前后,"美国已经衰落""多极化已成现实""俄罗斯可以有所作为"等判断一度主导了俄罗斯的国际战略观。2007年普京"慕尼黑讲话"、2008年  相似文献   

8.
范晓娜 《科技信息》2010,(3):168-169
我国学术界从未间断对影响美国高层外交决策理论的研究。“美国新世纪计划”作为全美最具影响力智库之一长期以来对美国外交决策有着深远、广泛、直接的影响。威廉·贝内特是美国新世纪计划的创始人和主要学者之一.其外交思想反映了他所在智库在美国外交政策研究领域的主要理论成果,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美国高层外交决策的倾向性。本文从贝内特眼中的美国的国际地位、战略目标、战略原则、国际热点问题上的立场等多方面全面解析贝内特的外交思想.从侧面呈现了美国外交决策的理论依据,试图为我国学者认识和了解美国外交理论提供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9.
坐落在南太平洋的那些岛国,在八国峰会的视野里是看不到的死角,在中国眼里却独具魅力。中国能否与南太岛国和谐共舞,端赖南太战略是否更合理、更完善。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实力的增长、自信的建立和利益的延伸,中国外交战略的视野从地区扩展至全球。一位俄罗斯观察家敏锐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21年俄罗斯在其与乌克兰的边界地区集结重兵以来,欧洲陷入了新一轮的安全危机。西方推测俄将对乌发起攻击,媒体渲染战争一触即发,主要智库开始关注俄战略意图及动向,美国和欧洲主要大国通过外交和军事手段应对危机。乌克兰素有“欧洲之门”之称,2013~2014年曾与俄罗斯兵戎相见,如今再次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的焦点,其命运受到国际关注。  相似文献   

11.
英国在19世纪下半叶的外交政策被描述为“光辉孤立”,这是英国在强国林立的欧洲保持自身政策灵活性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关键。就政治因素来看,“光辉孤立”是均势外交的一种表现,但深究其文化渊源,“光辉孤立”是英国政治传统中的保守主义和功利主义、外交文化中的制衡观念以及不列颠民族特性和岛国文化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英国刚开始工业革命,处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前夜;而中国正在清王朝乾隆皇帝的统治下达到一个盛世。马嘎尔尼率领的使团,为了建立贸易和外交关系,将两个王朝联系起来。英国和清王朝都基于自己的政治文化和以往的世界观看待这次交往。在使团访华过程中,两国外交文化的差异表现得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3.
乌克兰危机自2013年11月开始发酵以来,紧张局势在不断的升级,尤其是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加入俄罗斯联邦更是把乌克兰危机这个国家性的危机瞬间转化成了能够牵动整个国际局势的国际性热点事件。乌克兰危机从表层看反映的是本国民族、政治派别间的矛盾,但从其本质上则折射出了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中隐含的文明冲突、经济、政治,以及在大国国家整体战略方面深层次系统性的问题。乌克兰危机能否妥善的化解直接考验着各国在应对突发的重大热点事件时的外交能力。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在新世纪采取的战略举措,是中国和平外交思想的新发展,它体现了中国外交的世界精神,是21世纪中国外交的一面新旗帜。对此,学术界进行了比较深入、全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和谐世界的内涵、基本特征、背景、理论渊源、意义和基本途径等。  相似文献   

15.
论核威慑战略及其在俄罗斯的重新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威慑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常用的战略方法,冷战后的今天,核威慑重新在俄国得到强化.本文在探讨核威慑理论的基础上,对俄罗斯新核威慑战略的转变过程、特点以及后果进行了分析,对俄罗斯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未来外文关系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俄国于16世纪后期越过乌拉尔山,向亚洲北部殖民扩张,许多俄罗斯人在清初先后来到中国的史料。认为清初来华的这些俄罗斯人员大致由四部分组成:俄国哥萨克远征军、俄国东正教传教士、俄国来华贸易商人、俄国来华外交使团。  相似文献   

17.
政治诚信观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以诚信治国、以诚信修身、以诚信用人、以诚信躬行、以诚信建外交、以诚信治军等思想观念。研究中国传统政治诚信观对当代社会政治诚信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近年来,高校网络化进程明显加快,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并带来严峻挑战。研究网络文化特征及其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与应对策略,对加强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具有特定内容的社会目标.反映了现代政治文明的走向和需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是实现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她统治英国长达四十馀年。这期间既是英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外交诸方面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也是英国向近代化道路迈进的时期。她的外交政策不仅对英国社会而且对欧洲政治发展产生重大作用。十六世纪六十年代末以前,她利用西法矛盾.建立英西联盟关系,把西班牙作为英国主要的国际支柱,对抗法国,提高英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此后,随着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迫切需要扩大海外贸易,寻找新的市场,长期拥有海上霸权的西班牙又成为英国对外扩张的主要障碍,为此,伊丽莎白女王改变外交政策,转而同法国结盟对抗西班牙.开辟了英国外交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