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米饭罐头     
据《台湾农业经济》报道,台湾食品工业研究所食品科技组研究制作的米饭罐头,已获得初步成果。经品尝贮藏了一年多的什锦米饭罐头,其色香味都不逊于现场刚炒出的什锦饭。只要使用稳定性的香料,这种罐头通常可存放两年以上,而鲜度不减。什锦米饭罐头的制作方法是,先将米浸水一昼夜,  相似文献   

2.
优质营养米引人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向以面包为食的美国人,近年掀起了吃米饭热。目前,美国每周至少吃一餐米饭的家庭已占七成,比起60年代增加1倍多。此外,在英、法、荷等国,食米饭者的比例也超过美国,且呈上升趋势。西方人热衷于吃米饭,除换口味外,更多的是出于健康的考虑。美国营养学家研究发现,米饭所含蛋白是由独特的氨基酸组成,有明显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之效。米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铁质、粗纤维等。此外,米饭的热量低于面食,有间接减肥之效。近几年来,我国广大消费者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讲究起稻米的内在营养。有专家认…  相似文献   

3.
可能不可能     
炎炎夏日,还有什么比吃上一块冰爽的西瓜更舒坦的吗?而且,吃水果既能填饱肚子又能减肥,真是一举两得!可当你正享受美味西瓜的时候,你的小伙伴却跑来告诉你,吃一个西瓜相当于吃六碗米饭,不但不能减肥,  相似文献   

4.
一、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千万不要多选哦!)1.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  相似文献   

5.
骄傲的黑烟     
王子玉 《少儿科技》2011,(11):38-38
烟囱每天从早忙到晚,冒出一股又一股浓浓的黑烟,为人们能吃上喷香的米饭、喝上无菌的开水、尝到美味的佳肴,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它却一直默默无闻,不声不响,丝毫没有惹人注意、炫耀自夸的意思。而黑烟则不然,它出了烟囱,便忽东忽西、忽南忽北,永远是一副飘然自得、趾高气扬的样子。  相似文献   

6.
Q&A     
Q:面食比米饭更容易让人长胖吗?A:人长胖还是变瘦主要取决于摄入的能量和消耗的能量之间的平衡。所以,在决定一种食物是不是更容易让人长胖这一命题中,比吃什么更重要的因素是吃了多少。我们说某种食物更有助于减肥,往往是说当人们吃到  相似文献   

7.
大米是东方人的主食。正是因为每天都要吃,所以人们希望它可以更美味。近年来,拥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可以将米饭烹煮得更美味的高性能电饭煲正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  相似文献   

8.
正生食与熟食——地理差异造成的文化差异稻作文化是指稻作农耕以及伴随这种农耕而出现的一些相关文化现象。虽然日本的稻作文化源于中国,但由于地理、历史环境的差异,中日两国已经发展出了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大米在中日两国都常常被作为主食,但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环境,两国民众在饮食习惯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日本人喜欢吃凉的米饭,热腾腾的米饭出锅后要搅拌凉了做成寿司、饭团,并将其作为招待客人的高级料理。而且这种习惯从儿童时代就开始养成。幼儿园里小孩子吃的午饭便当  相似文献   

9.
正人们把米饭、面食这些谷物食品叫做主食,因为它们是我们每餐都要吃,而且往往是吃得最多的一类食品。谷物主要是提供淀粉这类碳水化合物的。淀粉在消化道里消化成葡萄糖,被吸收到血液里。葡萄糖为我们人体提供了生命活动必须的能量。大脑监测到血液里的葡萄糖浓度足够高以后,知道有了足够的能量,就会让人产生吃饱了的感觉。所以吃主食最容易填  相似文献   

10.
<正>米饭是很多人的主食,每天都吃清一色的白米饭,再好吃也会令人觉得乏味,如果经常变换些花样,日积月累,不知不觉就能起到防病抗衰的作用,对慢性病人极为有益。茶和稻米都是中国传统的作物,也许你没有想到,将这两样东西放到一起,竟然是天然的防病上品。近年来很多见的一些疾病都可以被他们一扫而光。茶水煮饭功能一:防治心血管病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市售挤压方便米饭的主要品质评价指标,对国内市场畅销品牌的挤压方便米饭进行品质评价。选取19种市场畅销的挤压方便米饭产品,探究不同品类的方便米饭品质主要指标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挤压方便米饭产品品质的评价指标进行筛选,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对挤压方便米饭产品进行分类。与其他类型的方便米饭以及新鲜米饭进行对比,验证挤压方便米饭品质评价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牌的挤压方便米饭主要的复水特性指标以及质构品质指标差异较大。挤压方便米饭的硬度和胶黏性与复水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适口性、滋味和冷饭质地及感官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提取的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1.24%,其中PC1(38.97%)主要包括了复水时间、感官评分、硬度、胶黏性和回复性。以综合得分为变量将19种样品分为3类,对比其他类型方便米饭和新鲜米饭的品质关联性指标,发现综合得分及感官评分高的样品,复水时间较长,硬度和胶黏性也较大,其指标特征更接近于粳米新鲜米饭,小于籼米新鲜米饭,胶黏性大于传统α化方便米饭和冻干方便米饭,硬度大于传统α化方便米饭,但略小于冻干米饭。因此,复水特性指标中的复水时间以及质构特性指标中的硬度和胶黏性可作为挤压方便米饭品质评价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2.
正一方天气养一方水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见面最常问的一句话就是"吃了吗?"《礼记》中也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即是说人的食欲是人生最大的欲望之一。从古至今,吃在生活中占的"霸主"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在《红楼梦》里,仅粥就有碧粳粥、枣熬粳米粥、红稻米粥、燕窝粥、腊八粥、鸭子肉粥、江米粥、绿畦香稻粳米饭、  相似文献   

13.
正人们把米饭、面食这些谷物食品叫做主食,是我们每餐都要吃,而且往往是吃得最多的一类食品。即使是参加宴会吃遍山珍海味,最后不吃点主食还是觉得没吃饱。谷物主要是提供淀粉这类碳水化合物的。淀粉在消化道里消化成葡萄糖,被吸收到血液里。葡萄糖为我们人体提供了生命活动必须的能量。大脑监测到血液里的葡萄糖浓度足够高以后,知道有了足够的能量,就会让人产生吃饱了的感觉。所以吃主食,最容易填饱肚子。在食物缺乏的年代,进餐的首要目的是获得足够的能量,谷物就成了最重要的食物,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植物油脂对米饭食味的影响,对添加稻米油、芝麻油和大豆油的粳稻米饭进行质构、感官品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添加食用油可显著增加米饭的硬度和弹性,降低黏度。在0~100μL油脂/(50g米)的添加范围内,随稻米油添加量的增加,米饭硬度和弹性显著增加、黏度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米饭相比,添加稻米油、芝麻油、大豆油的米饭,挥发性风味成分总含量分别减少了65.77%、59.75%、74.79%。结合米粒微观结构的观察发现,添加食用油会抑制米饭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挥发释放。结合感官评价的结果表明,添加食用油会使米饭的香气变淡,更多的风味物质保留在米粒内部,使米饭的滋味更加醇厚。  相似文献   

15.
0 前言 近年来迅速地兴起了对稻米品质的兴趣.稻米品质,尤其是食味品质,它受一种难以解释的器官感觉因素强烈地控制着.然而,人民认为米饭的结构特征是食味品质中的最重要因素,因为米饭的味觉基本上是低的. 评价米饭的食味品质除某些器官感觉试验外,应分析其结构. 稻米品质受成熟期环境条件的影响.众所周知,齐穗时施用氯肥能提高米粒的蛋白质含  相似文献   

16.
米饭里有沙子 学校食堂的米饭里有沙子,以下为意见簿上的留言:1.数学系:沙子和米饭的比例是1:250,含沙量千分之四。2.物理系:沙子和米饭搅不出混凝土来。  相似文献   

17.
在台湾吃面     
周惠民 《世界博览》2013,(10):85-85
台湾面食的蓬勃发展要感谢日本人、1949年以后入台的各省移民以及朝鲜战争时美国支援的小麦,缺一不可。闽、粤地区居民均以米食为主,17世纪以后,外省移民来到台湾,也将原乡饮食习惯带入,但传统台湾食物也并未发展出面点。日本人喜欢吃面,日据时期,日本饮食渐渐传入,拉面一味自然少不了。此后,台湾开始有了"大面",除了熬汤的手法不同外,  相似文献   

18.
以东北粳米为原料,复配发芽糙米,采用两因素交叉分组试验设计,以感官评价和老化度为指标,优化方便米饭生产工艺.结果 表明,方便米饭最优生产工艺为:发芽糙米添加量15%,米、水比例为1∶1.2.在不同贮藏时间,测定复配发芽糙米方便米饭的老化度,以老化度为指标构建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方便米饭老化度与贮藏时间的老化动力学模型Avrami方程.复配发芽糙米的方便米饭老化程度有所延缓,感官和食用品质得到提升,在方便米饭品质改良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猴子总动员     
台湾布农族的民间传说中,猴子是人变成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老人家都聚在一起生活,也聚在一起吃东西。他们常常煮芋头。当时的芋头还没有经过改良,所以吃起来涩涩的,必须用大火煮两个小时以上,才能去除涩感。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即食风味米饭在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酸价和过氧化值随时间的变化,分别以二者为指标建立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预测即食风味米饭的货架期,并且通过验证试验检验即食风味米饭预测值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即食风味米饭的动力学模型可以准确的反映出其在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在25、35、45℃贮藏温度下,即食风味米饭货架期的预测值分别为161、86、48 d和206、130、84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